紫菀
【品種來源】菊科植物紫苑的干燥根及根莖。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有節的根莖和泥沙,曬干。
【別名】夾板菜、軟紫苑、小辮兒、驢耳朵菜。
【性味】辣、苦,溫。
【歸經】歸肺經。
【功效】潤肺止咳,消痰下氣。
【應用】
- 常用腫瘤
常用于肝癌等腫瘤。
- 其他應用
(1)治傷寒后肺痿勞嗽,唾膿血腥臭,連連不止,漸將羸瘦:紫菀一兩,桔梗一兩半(去蘆頭),天門冬一兩(去心),貝母一兩(煨令微黃),百合三分,知母三分,生干地黃一兩半。上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2)產后下血:用紫苑末五撮,水沖服。
(3)肺傷咳嗽:用紫菀花五錢,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溫服。一天服三次。
【服用方法】內服:煎湯,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有實熱者忌服。
【文獻論述】
《藥性論》:“補虛下氣。治腦脅逆氣,勞氣虛熱。”
《本草通玄》:“紫菀,辛而不燥,潤而不寒,補而不滯。然非獨用、多用不能速效,小便不通及溺血者服一兩立效。”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