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常見的胃部反流是胃酸反流,了解最多的也是胃酸反流。今天就給大家講講膽汁反流。長期膽汁反流可以導致食管炎、胃黏膜糜爛性、增生性、活動性炎癥、胃潰瘍、甚至促使發生胃癌。那要怎么治療呢?
在中醫看來,胃主通降,以降為和,胃氣通降與膽汁的排泄關系密切。若胃失和降,氣機上逆,就會導致引起膽汁反流。一般多是因為飲食不節,肥膩、煎炸、辛辣燒烤類的東西吃多了釀生濕熱,既傷胃,也損傷肝膽,使肝膽濕熱逐漸滋長,疏泄失常;或者胃部手術后,瘀血內留,胃失和降,導致胃中氣滯,升降失司,膽汁上犯,出現了脘脅疼痛、痞脹、食欲不振、口苦等癥狀。那么要如何治療呢?和其他疾病一樣,需要根據患者表現分型論治。
如果患者平時表現為急躁易怒,脘腹脹滿還會牽引脅肋,經常噯氣,還會吐酸水或苦水、食欲下降,那么說明是肝胃不和引起的膽汁反流,這個時候就要疏肝理氣,和胃利膽。可以用柴胡、郁金、佛手、香櫞、陳皮等藥治療,治療過程中患者嘔逆明顯,加半夏;口苦苔黃,加梔子;氣滯明顯,加青皮。
如果患者平時表現為右脅脹痛或絞痛,胃脘悶痛,厭油,納呆,口苦,泛惡,說明是膽胃蘊熱引起的膽汁反流,這個時候就要清熱利膽、和胃降逆。可以用柴胡、黃芩、龍膽草、枳殼、竹茹、香附、蒼術等藥來調理,治療過程中,患者右脅脹痛明顯,可加青陳皮、郁金以理氣疏肝;若納呆明顯,可加雞內金、砂仁以健胃消食。
除了上述兩種證型,像脾胃虛弱、脾胃虛寒也有可能導致膽汁反流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的中醫辨證還是比較復雜一些的,建議大家去找專業醫生進行辨證,看看自己到底屬于哪一種證型的疾病,再辨證用藥,這樣才能達到更好治療的效果。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大家有什么問題可以給我留言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