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胃癌肝轉移是否只能選擇化學藥物治療?究竟還有沒有手術機會?中日專家給出了完全不同的治療方案!
35歲確診胃癌Ⅳ期
2022年春天,35歲的M先生突然出現了腹痛,一開始以為是飲食不當造成的,但這種疼痛并沒有好轉反而愈發嚴重,M先生去醫院做了詳細的檢查,最終發現胃上有一個2公分左右的惡性病灶,更糟糕的是,全身的影像檢查發現肝臟上也出現了密密麻麻的轉移病灶,醫生說,M先生已經是胃癌Ⅳ期。
2022年5月,43歲的M女士因腹痛,大便異常前往醫院檢查,不幸確診為Ⅳ期結直腸癌,除了大腸部的病灶,肝上已經長出了多個大大小小的病灶。
這對于剛剛結婚生子,事業穩定的M先生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M先生和家人奔走多家榜上有名的大醫院,希望爭取手術根治的機會,最終得到的結論都是這種切除難度高,風險大,沒有醫生肯接。
M先生只能進行晚期胃癌化療聯合免疫治療方案,幸運的是藥物方案有效,M先生的病灶有了一定程度的縮小。
抱著一線希望再次咨詢了國內的患者是否有手術機會,有的專家認為這種切除是很少見和困難的,肝臟轉移灶超過3個不建議手術;有的專家說PET-CT顯示肝部的腫瘤已經失去活性了,如果手術可以只切除胃部病灶,不用處理肝部的病灶。兩種完全不同的方案讓M先生和家人更加陷入了迷茫。
胃癌肝轉移還有機會手術嗎?中日專家給出完全不同的方案
在一次直播講座中,M先生了解到日本胃癌治療排名第一的癌研有明病院進行復雜胃癌根治手術的介紹,仿佛終于看到了曙光。M先生馬上聯系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并順利申請到了被譽為“神之手”的胃癌外科主任布部創也醫生進行了會診。在列的十個問題中,M先生實際上最想知道的是,目前的情況,他究竟還有沒有手術根治的機會。
布部醫生明確表示胃部病灶可以切除,針對肝部的多發以及高風險病灶專門組織了肝膽胰外科伊藤醫生的聯合會診討論,最終制定了完善的手術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伊藤醫生不認同國內醫生的說法,首先病灶的活性并不能通過影像來決定,病理結果才是最終的手段。肉眼能看到的病灶放任不管,不去切除,這樣的手術沒有意義。并且從目前的影像看至少要切除6塊病灶,但是不位于高風險區域,所以手術難度并不是很高。而且手術的模式可以采用掏空模式(類似楔形切除),因此不會是左(右)肝葉切除法。完全消除了患者和家屬擔心的切除范圍會不會很大的顧慮。
最后日本專家提醒患者,由于目前藥物方案效果非常的好,所以持續進行治療也是一種手段。至于它的效果能持續多久并沒有太多的數據能夠證明。所以是手術好還是持續化療能給患者更大獲益,無人可知。需要患者和家屬謹慎決定。
分享M先生的案例是想告訴大家,即便是晚期,國內沒有手術機會,大家也千萬不要放棄希望,日本對于消化道腫瘤的治療水平世界范圍內首屈一指,很多像M先生一樣的轉移性患者在國內得不到更好的治療方案,或者國內專家意見不一致,在日本獲得了明確的治療方案。當然,海外就醫花費不菲,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日本專家也許能帶來新的生機!
哪些胃癌患者適合前往日本接受治療?
日本先進的醫療技術和藥物讓國內的癌癥患者可以有更好的治療選擇,但并不是所有的胃癌患者都適合前往日本接受治療,提醒病友們,這兩類患者適合赴日治療。
1.剛確診的早期胃癌患者。初次手術的效果直接影響到治愈率,因此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強烈建議早期胃癌患者前往日本頂尖的癌癥中心進行手術。
2.明確日本有更好治療方案的晚期胃癌患者。上面的介紹的醫院在強烈呼吁晚期患者別輕易放棄手術機會,因為在日本他們已經有豐富的內外科聯合方案治愈了很多中晚期患者,但這并不是對所有晚期患者都有效,因此不要盲目前往日本,可以先在國內請日本專家做個遠程會診,如果明確日本有更好的方案,可以考慮前往日本治療。
提醒大家,上述介紹只能作為就醫參考,實際選擇醫院時,還是要根據患者的個體化病情和經濟條件綜合而定。治療癌癥的手段越來越多,希望大家堅定戰勝癌癥的信心,早日康復!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