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個故事值得深思:某公司女領導,曾是個非常擔憂未來的人,總擔心事業,想攢更多的錢,讀更多的書,拿更高學位。高齡時懷上孩子,可當時在讀博士,學習緊張,為了更優秀,徹夜苦讀,結果孩子流產,后再也沒有懷上孩子。她后悔了,徹底醒悟了。
此后她便檢討說:必要的享受是人生進步。為將來而省略生活中應有享受時,生活就打了九折;如果犧牲自由與親情,生活打了七折;如果放棄自己意愿,生活就打了對折,再富足的生活也經不起打折。因此,她倡導不能過打折的生活。
此言不虛!的確,對于年輕人,有精力,有能力,不應該過分委屈自己。但很多情況下,生活打個折也同樣是有意義的。這就需要在兩者中做出一種取舍。
部隊退役的老曹患了鼻咽癌,他是先發現左顎下轉移的淋巴結腫大才確診的。因此,化療同時,局部還做了較大劑量放療。他第一時間就用中醫藥配合,總體康復情況不錯。比同期同病房患者來說,局部癥狀(包括顎下硬塊,口干咽燥程度等)都要輕得多。
然而,因放療等的關系,他左耳出現了明顯的放療后水腫和中耳炎,逐步失聰,伴嚴重耳鳴,嗡嗡作響。有一段時間,他特別焦躁,老覺得生不如死,每次來都是埋怨:早知道這樣,寧可不放療!他夫人一直勸他,都沒用。
他原來期望的生存目標,就是想再活三四年,雖然已大大超過了期望值,但情緒不好,脾氣依舊!我注意到這些,每次都開導他,效果也不佳!
有一次,我和他說開了,我不停地勸他說:
生活中,伴隨著衰老,伴隨著疾病,誰的生存質量難免都會打點折!你這樣去想,無非就是提前進入衰老而已。
耳鳴,如果你不太在意的話,就算了!中耳炎可以適當用點藥,無非就是聽力減弱喪失而已!你另一側聽力還在,打個折,有什么不可以呢?
你千萬不要和沒病者相比較,也別和你的過去相比較!要比,不妨和你同期患者相比。這樣想一想,就只是“打折”而已,沒有根本性影響!
再說,打了折,聽力不好,視覺還可以啊。一側聽力不好,另一側聽力還可以啊。發展到后面,實在不行,還可以用助聽器啊。
我建議他多從這些方面思考一下。同時,加強了抗焦慮治療。現在十多年過去了,他再也不提這個問題了。偶爾談及,他反而覺得聽力差一點,少煩心。有些事,不知道更好。當然,他聽力沒差到這地步,這是調侃著這樣說。
人這一輩子,很多事情既然無法改變,只有坦蕩地接受它,哪怕是再嚴重的缺陷或不足。就拿癌癥來說,才有直面它,逐漸地適應它,并爭取與它和諧相處,這樣才反而更加有利于我們的疾病康復。須知,容許人生有缺憾,也是生活智慧之一。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