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說起來真的讓人又愛又恨,肚子餓,顧不上做飯的時候,用熱水泡三分鐘就能吃,十分方便,桶裝的方便面更是連碗都不用洗。但是網上卻對此爭議很大,有說法甚至說方便面是世界衛生組織列出的十大垃圾食品之一,尤其是認為桶裝的方便面最容易致癌,這是真的嗎?
圖源網絡
一、桶裝方便面會致癌,是真的嗎?
傳言稱,方便面碗上還附著有一層蠟,人的胃腸道無法消化蠟,進入體內后長期蓄積會威脅健康,事實是如此嗎?
答案是否定的,石蠟的熔點在60攝氏度左右,一般會用于盛裝冰淇淋、冰水等食物。且現在方便面碗的材質也逐漸被聚乙烯淋膜紙塑復合產品替代,食品級的聚乙烯材質耐熱性更高,在熱水泡面的過程中不會發生溶解產生有害物質。
為了驗證桶裝方便面碗的安全性,上海市質監局在2015年對68批次的聚乙烯紙塑復合方便面碗進行了安全評估,結果發現無論是盛裝水、油脂類食物,加熱到100攝氏度時,均不會有有害物質產生。
而網絡上流傳的“十大垃圾食品”名單,世界衛生組織從未發布過相關信息。
雖說方便面不致癌,但這并不代表它就是個健康食物,其存在三個營養bug。
二、方便面不致癌,但是不一定健康
1、鹽超標
膳食指南推薦的每人日均鹽攝入量為5g,一包方便面面餅+調料的鈉鹽含量可達到3g左右,可想而知含量有多高。
2、熱量炸彈
一個泡面面餅大約可達到一餐正餐所需的熱量,占每日總攝入量的30%左右。油炸和非油炸面餅的脂肪含量不同,前者約占一天總脂肪攝入的20~30%、后者則在5%左右。
3、無法滿足蛋白質需求
方便面內的蛋白質不能算新鮮優質的蛋白,無法滿足膳食指南推薦的每日應攝入新鮮優質蛋白的需求。
貝勒大學醫學中心研究員發現,每周攝入方便面2~3次,會導致出現心血管代謝癥候群的風險增加,增加罹患糖尿病、中風以及心臟病等的幾率,對女性的威脅尤為嚴重。建議每周食用方便面的次數保持在≤2次。
生活中存在有不少的垃圾食品,但其實這些都是“誤會”,他們并非傳言中的那么不堪。
三、這些“垃圾食品”其實被誤解了很久
1、水果罐頭
傳言稱,罐頭之所以可以有那么長的保質期,是因為內里添加了大量防腐劑導致的。
這個說法并不可信,罐頭儲存期久是因為其特殊的工藝所致,在灌裝后需要經過排氣、密封、殺菌以及冷卻等一系列的操作。這些工序可以讓大部分微生物被殺滅,罐頭也會完全密封,所以罐頭在常溫下也能保存很久,與添加防腐劑無關。
2、速凍餃子
餃子就得吃新鮮的!速凍的都沒有營養,和垃圾食品沒有區別。相信這個說法大家都聽說過,很多人甚至對此深信不疑。
實際上,這個說法并不可信。速凍食品僅需要15分鐘左右就達到速凍的目的,這樣一來可以達到防止腐敗以及保留營養的目的,不僅可以抑制食物內的微生物繁殖,還可以很大程度的保留營養。在冷鏈運輸的過程中,還會減少運輸過程中的營養損耗,速凍食品反而營養又美味。
當然了,我們不能說完全沒有垃圾食品的存在,一些看似健康的食物,其實是不折不扣的垃圾食品,勸你最好別吃。
四、這些零食才是不折不扣的垃圾食品
1、檳榔
很多商家宣傳檳榔能提神,但它卻是不折不扣的致癌物。檳榔內的化學物質經過咀嚼后會形成亞硝基,該物質是明確的致癌物。且檳榔質地較為堅硬,咀嚼過程中會對口腔造成機械性損傷,這些均會增加身體患癌的風險。
另外,檳榔內還含有檳榔堿成分,該物質會對交感神經帶來興奮作用(提神),時間長了之后會讓身體成癮,且檳榔堿也是個明確的可致癌物。
2、電子煙零食
現在不良商販已經把魔爪伸向了兒童,一些小賣鋪就向一些兒童售賣偽裝成零食、兒童飲料、“奶茶杯”的電子煙。
專業機構對“奶茶杯”進行檢測后發現,其煙油含有甲醛、尼古丁、乙醛等在內的37種化合物,其中大部分都不屬于食品添加劑的國標目錄,青少年攝入后可能會導致生育能力損傷、肺部細胞支氣管閉塞形成肺炎等。
3、能量飲料
能量飲料也是很多人補充能量的首選,它的主要成分有糖、牛磺酸、咖啡因以及維生素等。牛磺酸是一種氨基酸,具有抗氧化、促進免疫功能以及增強心臟收縮力等作用,但在與咖啡因、糖等混合后,可能會對心臟產生影響,讓飲用者心臟收縮力增加,升高血壓,增加心臟病風險。
現階段自媒體發展迅速,各式各樣的信息魚龍混雜,我們要學會辨別真假,不要輕信了不實傳言。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