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腫瘤專科醫生潘戰和。經常有人問,得了癌癥可以不手術嗎?我就很奇怪,如果本來是應該手術也是可以手術的,為什么不手術呢?有手術機會說明很可能爭取治愈的機會,為什么要放棄這個機會,只是擔心所謂的風險?世界上有毫無風險的事嗎?當手術的收益明顯超過風險時,那點風險算什么?
還有人問,得了癌癥可以不化療嗎?當然可以,不是所有的癌癥患者都需要化療,但如果本來應該化療,經評估也可以耐受化療,為什么不化療?如果只是擔心所謂化療副作用而不想化療,那同樣是不懂辯證思維,世界上有毫無風險的事嗎?不付出哪有收獲?當化療收益明顯超過風險時,那點風險算什么?
說到癌癥治療,手術和化療是非常常用的兩個治療手段,那是不是所有癌癥都必須得手術和化療?當然不是。有的人害怕做手術,害怕做化療,于是問:癌癥患者在不手術不化療的情況下,最多可以活多久?這個問題給人的感覺好像得了癌癥不是手術就是化療,如果不做手術不做化療,就活不了多久。
事實當然并非如此,癌癥治療手段除了手術和化療,還有放療、靶向藥物治療、免疫治療,以及像消融治療、熱療、光動力治療、介入治療等多種治療手段。
手術和化療當然是非常重要的治療手段,可以說大多數癌癥都可能會用到手術和化療,特別是那些有治愈可能的早中期癌癥,手術是最主要的治療,手術前或手術后可能會輔助化療;某些對化療高度敏感的晚期癌癥(比如淋巴瘤、白血病)則以化療為主,還能爭取治愈。可見手術和化療在癌癥治療中的重要地位。本來應該手術和化療的,千萬不要拒絕而錯過機會。但當然,手術和化療也不是萬能的,并不是所有情況都一定要手術和化療。有的癌癥既不用手術也不用化療,仍有爭取治愈的機會。
1、單靠放療有可能治愈的癌癥
比如早期喉癌、鼻咽癌、宮頸癌、肺癌、食管癌、皮膚癌、部分淋巴瘤等,放療也能起到“根治性”效果。但也要看具體情況,并非所有這類癌癥都是首選放療。
首先分期要早。放療和手術一樣只是局部治療手段,如果癌癥已經轉移,不能手術,也同樣不能放療(這里指的是根治性放療以追求治愈的目的,如果姑息減輕癥放療那是另一回事)。比如宮頸癌早期(1期),既可以手術,也可以放療,療效一樣,而中期(IIB期以上的宮頸癌)通常不手術而是以放療為主(當然這種情況通常還要配合化療,即同步放化療)。
其次對放療敏感,像上面列舉的那些癌癥都是對放療敏感的腫瘤。比如淋巴瘤,早期局限的淋巴瘤可以單純放療作為根治性治療手段。
最后,手術難于進行,原因可能是這個部位如果做根治性手術對會器官功能和外觀造成嚴重的難行讓人接受的損失,也可能病人的身體情況或合并其他疾病導致病人承受不了手術。前者比如聲門型喉癌、鼻咽癌,這個部位做手術的話,面部毀損極大,而放療可最大程度保留器官功能比如保留喉的發聲功能,而放療可以達到手術同等的效果;當然如果分期稍晚比如有區域淋巴結轉移,還需要配合化療,但極早期的患者單靠放療就可以。后者比如早期肺癌,如果能手術,當然首選手術,但如果患者年齡太大或者合并基礎疾病較多,經評估后確實難于耐受手術,那么放療也可以作為手術的替代手段。
一句話,只要掌握好適應癥,找到合適的病人,單獨放療可以作為部位癌癥病人的根治性治療手段,爭取治愈。
2、局部毀損治療對部分癌癥病人情 況可能達到根治性效果
包括射頻消融、無水酒精瘤內注射、超聲聚焦萬、微波固化、冷凍等。
最典型的代表是肝癌的射頻消融和無水酒精瘤內注射治療,通過這種局部毀損治療,在對肝功能影響較小的情況下可導致腫瘤壞死,部分病人可參獲根治性的效果。多適用于腫瘤小,直徑3cm以下,治療小肝癌的療效與手術相當。
皮膚癌某些情況可采用液氮冷凍療法、電灼、激光消融、光動力治療等局部治療手段,完全緩解率高,可爭取治愈。
3、非化療藥物治療對部分癌癥也能達到爭取治愈的效果
最典型的代表是胃粘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MALT淋巴瘤),有時單靠抗HP治療就能治愈。對于局限期的胃MALT淋巴瘤,如果HP(幽門螺桿菌)陽性,那么抗HP感染治療是首選治療手段,腫瘤的完全緩解率可達60%以上甚至達到100%的完全緩解,平均約80%完全緩解,完全緩解后復發率低于10%,這是非常好的成績,僅靠普通的抗HP感染就能治好一種惡性腫瘤,不管是身體上的代價(副作用)還是經濟上的代價(花錢少),這簡直不要太好。
隨著靶向藥物和免疫治療等非化療藥物治療手段的不斷研發上市,這類新型治療手段特別是免疫治療潛力巨大。不過目前單純靶向或免疫治療治愈癌癥的可能性不大,但未來一切皆有可能,對于晚期癌癥,無化療時代已悄然來臨。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