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藥”PD-(L)1還能用來做什么?
PD-(L)1現在已經成為很多癌癥的救命神藥,那你有沒有想過,PD-(L)1還能用來預防癌癥?
最近的亞太肝臟研究協會2023年年會上,就出現了一項PD-(L)1“預防”癌癥的研究[1]。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王貴強團隊使用PD-L1抑制劑ASC22實現了乙肝的功能性治愈。
王貴強教授
乙肝是一種古老的疾病。在乙肝的治療中,長期以來一直有兩大類分庭抗禮的療法:
第一類是核苷(酸)類似物。他們的作用是迷惑乙肝病毒的DNA合成酶,抑制病毒復制。這類藥物可以有效阻止肝臟纖維化和肝硬化,副作用較小,也是目前治療慢性乙肝的主流藥物。
但是,核苷(酸)類似物對HBsAg的水平影響很小,即使終生治療HBsAg的轉陰率也不高[2]。而HBsAg是幫助乙肝病毒逃避免疫監視,維持慢性感染的一個關鍵分子。這就使得大多數乙肝患者都需要長期服藥,一旦停藥很容易復發。
另一類乙肝療法則是以干擾素為代表的免疫治療。相比于核苷(酸)類似物,干擾物治療更容易實現HBsAg的轉陰,長期保持療效,而且不會產生耐藥性。不過盡管有這么多優點,干擾素引起的免疫相關不良反應卻嚴重制約了它在乙肝治療中的應用[3]。
不過近些年來,PD-(L)1類藥物在癌癥中嶄露頭角。作用同樣是激活免疫系統的PD-(L)1,能否代替干擾素更為安全的治療乙肝,甚至實現功能性治愈?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本次研究共納入了63名乙肝患者,其中48人接受了24周的PD-L1抑制劑ASC22的治療,15人接受了24周的安慰劑治療,之后又都進行了24周的隨訪。
研究顯示,24周的ASC22治療可以導致患者HBsAg水平顯著下降。尤其是在基線HBsAg≤100 IU/mL的7名患者HBsAg下降最為明顯,其中還有3人實現了HBsAg轉陰,并持續到隨訪結束,實現了乙肝的功能性治愈。
HBsAg≤100 IU/mL的患者下降最為明顯
安全性上,PD-L1抑制劑ASC22的表現也明顯優于干擾素的歷史數據。研究中絕大多數(97.5%)的不良事件都只有1~2級,而且沒有發生藥物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
目前,除了PD-L1抑制劑ASC22,還有反義寡核苷酸藥物bepirovirsen、VIR-2218,以及HBsAg抗體VIR-3434等多種能實現乙肝功能性治愈的在研新藥。相信乙肝的治愈在不久的將來就能實現。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