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被發現之后,多數已經進入中晚期了,有些人被查出癌癥之后,心理會很恐慌,這樣無形中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就進一步加速了癌癥的進展速度。心態才是抗癌過程中最為重要的。
癌癥確診后,患者通常會經歷四個心理階段,在癌癥發現期尚未確診前:惴惴不安、反復求醫、祈禱平安等;癌癥確診后:通常表現為一個心理發展的過程:震驚、否認或拒絕、委屈、憤怒、恐懼、抑郁與焦慮、妥協、平靜、接納等;治療階段:手術后及放化療期間,由于治療的副作用產生的痛苦會給患者的身心帶來壓力與不適,包括恐懼、煩躁、悲觀、猜疑、失眠等,以及對治療療效的擔憂,如果治療不順利,易產生悲觀、失望,或者對治療做出非理性地選擇,貽誤病情;康復期:擔心復發、轉移,憂心忡忡,尤其在復查前夕及等待結果過程中尤為明顯。積極尋找心理問題的根源并進行調整與干預,是非常有助于癌癥患者康復的。
如果不良情緒長期存在,可能影響患者的飲食、睡眠,進而影響機體狀態和免疫力,必將對腫瘤的治療和患者的康復產生不良影響。腫瘤不可怕,可怕的是因腫瘤而產生的絕望、恐懼等負面心理。大凡腫瘤被臨床治愈了的,或者帶瘤生存而得長壽的,都往往有著開朗、積極、向上、樂觀的性格,而平時無病,突然體檢發現腫瘤而迅速死亡的,都可能存在著怨恨、恐懼等負面心理,這是導致腫瘤惡化的罪魁禍首之一。
有很多患者心態不好的原因,就是認為癌癥晚期治療沒有意義了。其實晚期癌癥患者治療還是有意義的。癌癥的惡化程度高,這是人盡皆知的道理,癌癥跟其他普通疾病不同,治療起來難度比較大。有些人出于各種原因,放棄了治療,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選擇,不治療會帶來比較嚴重的后果。
由于癌癥的種類比較多,我們就拿肺癌為例。如果患者放棄了治療,就意味著任其發展,那么針對不同的階段,癥狀會有所不同。對于早期的患者來說,大部分的都是早期的癥狀,并不會太遭罪,就拿肺癌來說,最主要的還是咳嗽,嚴重一點的可能就是咳血。還有一部分患者會伴隨氣短、氣喘等癥狀。中期的患者一般會轉移到附近的組織、器官等,如果壓迫了神經的話,就可能會導致疼痛,并且有多種多樣的疼痛。而隨著腫瘤的生長,還可能會影響人體的正常功能,讓人吃飯、喝水、喘氣都困難,而如果腫瘤穿透了食管或氣管,就可能導致肺部感染,危及生命。
晚期的癌癥往往會轉移到遠端,而轉移到了哪個部位,就會引發相應的癥狀,并且原發灶的痛苦絲毫不會減輕,還需要面對轉移灶帶來的痛苦。并且轉移灶的痛苦也會從輕到重,如果病情無法控制的話,患者會比較痛苦。患上癌癥之后不治療也會出現身體疼痛難忍的情況。這是因為不接受治療,癌細胞就可以不受阻擋的在身體內擴散轉移,腫瘤也會漸漸變大,壓迫到神經系統的時候,就會產生難以忍受的疼痛,甚至會影響體內器官的正常運作,讓人無法吞咽、進食等。所以癌癥到了晚期,還是需要積極治療的。
無論選擇哪種治療方式,病人一定要樹立起生存下去的信心,配合醫生治療。經常見到一些人在沒有知道有腫瘤時,精神還不錯,但一旦檢查到有腫瘤,且是晚期,一下子精神就崩潰了,病情急劇惡化。這也告訴我們,腫瘤患者心態一定要保持好,要勇敢地面對這種疾病,爭取最好的治療效果。
希望癌友們不再痛苦,被疾病折磨的你們依然可以微笑地面對一切,勇敢的與去癌癥抗爭。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