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五口,四人患癌,三人去世,是因為運氣差嗎?
劉女士今年42歲,被檢測出患有胃癌,更可怕的是,她的父母和丈夫在前些年均相繼患癌去世,只留下一個兒子和她相依為命。劉女士直言一家人生活方式都挺健康的,沒有抽煙和酗酒的,也沒有遺傳性疾病,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一家人相繼患癌呢?
醫生深入探究后發現,罪魁禍首是劉女士的做菜及飲食習慣。劉女士每次做完飯后,砧板沒有徹底清洗也不不晾干,砧板多處都發霉了。經檢測,其家里的筷子和砧板上,都有黃曲霉素,這是一種一級致癌物……
而且,劉女士家愛吃咸魚,一天不來一點都覺得“嘴巴很淡”。醫生直嘆氣:吃到一塊兒,病到一塊兒啊……
一、世衛組織:中國一年有457萬人確診癌癥
相信大家也有所察覺,癌癥現在變得越來越常見了。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2020年發布的數據,2020年全球新發癌癥病例1929萬例,其中中國新發癌癥457萬人,占比23.7%;2020年全球癌癥死亡病例996萬例,中國癌癥死亡人數300萬,占癌癥死亡總人數30%。
人口基數大,加上老齡化社會的加劇,導致我國患癌人數和癌癥死亡人數都遠超世界其他國家,成為名副其實的“癌癥大國”。
而且一年457萬人確診癌癥,意味著我國每一分鐘就有大約7個人確診癌癥,這個數字相當令人觸目驚心了。
二、研究發現:中國癌癥高發,都是豬肉惹的禍?
肉類可以根據生肉的顏色分成“紅肉”和“白肉”。紅肉主要為牛、羊等哺乳動物的肉;白肉主要包括雞、鴨、鵝、魚、蝦等非哺乳動物的肉。
早在2015年,世衛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已將紅肉歸入“2A類致癌物”,也就是“可能致癌物”。研究人員指出,紅肉相對白肉脂肪含量更高,而且其中包含了一定量的反式脂肪。而且大量流行病調查也發現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疾病和紅肉的攝入有一定關系。
按這么說,我國癌癥高發是否因為豬肉吃多了呢?
首先,世衛組織也表示紅肉只是“可能致癌物”,并不是一定會致癌。其次,拋開劑量談毒性是在耍流氓,豬肉等紅肉并非完全不可以吃,只是要適量食用。根據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正常成年人每天應攝入魚蝦類50~100克(1~2兩),畜禽肉類50~75克。
三、國際公認:4種食物,再喜歡吃都要管住嘴
紅肉只是可能致癌,而下面這幾種食物是國際公認的一級致癌物。
1、中式咸魚
在那個沒有冰箱的年代,我們的先祖就發現一種保存食物的方法:用鹽腌制后曬干保存。但是高鹽度的腌制、暴曬而脫水的加工過程,讓咸魚產生大量亞硝酸鹽,吃到胃里,在胃酸的作用下,會產生一級致癌物亞硝酸銨。
就在2012年,世衛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就把咸魚列入“一級致癌物”的名單,而且清清楚楚地寫著:中國式咸魚。
(圖源網絡)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每天吃咸魚的人相較于成年后沒有或很少吃咸魚的人,發生鼻咽癌的風險增加了1.8~7.5倍。
2、加工肉類制品
所謂加工肉,是指經過熏、腌或用其他方式處理的長久保存的肉類,比如火腿、培根、臘肉、熱狗、牛肉干、熏肉、肉脯以及肉罐頭等。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早在2015年就將加工肉類歸為“一級致癌物”。因為制作肉制品時為了能延長保質期,一般都會添加亞硝酸鹽,亞硝酸鹽與肉類蛋白質反應后,會生成毒性和致癌性很強的亞硝基化合物。
3、霉變食物
一般來說食物上霉變會產生一種叫黃曲霉的菌體,黃曲霉菌會產生黃曲霉素,這是目前發現的最強致癌物質,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列為1級致癌物!往往只需1mg/kg的劑量,便可誘發各種臟器癌癥。
(圖源網絡)
黃曲霉素除了具有強致癌性,還會導致肺部感染,從而引發咳嗽、咯血等,嚴重危及生命,可謂是食物界真真正正的殺手。
4、煎炸燒烤
最近淄博燒烤可謂是火遍了大江南北,燒烤和炸雞確實香,蛋白質加高溫產生了美妙的美拉德反應,讓人對此欲罷不能。
但溫度過高,時間過長,不僅破壞了食物中的氨基酸和糖類,還會產生一種叫雜環胺的致癌物質。一般情況下,溫度越高、時間越長、水分含量越少的食物,產生的雜環胺越多。
四、60歲后,是癌癥爆發期!預防癌癥要趁早
據統計,我國61.2%的惡性腫瘤患者都在60歲以上,可以說“60歲是癌癥風險的一道坎”。俗話說治不如防,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陳萬青教授開出了以下“防癌處方”。
1、健康飲食
避免暴飲暴食的同時注意合理搭配膳食,減少攝入紅肉、加工肉類制品、腌菜、熏炸燒烤類食物。每周攝入紅肉的量最好控制在350-500克的范圍內,其它三類則能不吃就不吃。
還要注意蔬菜水果的攝入,適當吃一些粗糧,增加腸胃蠕動,讓我們的腸胃保持活力。
2、適度運動
想一想自己上一次運動是在什么時候?適當運動可以降低肝癌、腎癌等13種惡性腫瘤的發病風險,建議成年人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等),每天運動時間最好在三十分鐘以上。
3、控制體重
浙江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研究所,曾做過4000萬人的大型數據研究與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肥胖會導致食道癌、直腸癌等18種癌癥風險。
男性腰圍應控制在90cm以下,女性腰圍應控制在80cm以下;BMI=體重(kg)/身高(m)的平方,一般應控制在18.5-24之間。
癌癥確實可怕,但癌癥大多是可預防的,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一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癌癥的發生概率。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