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個人問了個很奇怪的問題:為什么癌細胞只在一個地方聚集?
何出此言啊?誰說的癌細胞只在一個地方聚集?果真這樣的話,那就太好了,癌細胞如果只聚在一個地方,不亂跑,不擴散,不轉移,那要干掉它就太容易了,一切下去一窩給它端了。
可事實并非如此,兔子還知道“三窟”呢,何況癌細胞?癌細胞可比兔子狡猾多了。最初,一個正常細胞異變成癌細胞,如果這個癌細胞成功了逃過了免疫系統的打擊,成功的僥幸存活下來,那么它就會開始“生兒育兒”,不斷繁殖下一代,數量越來越多,組成癌細胞“集團”,當這個“集團”的數量達到至少10個9次方的量級,那這個癌細胞“集團”就達到了臨床可以診斷的大小,成為癌細節,并繼續長大成為癌癥腫塊,這就是大家所說的“癌癥”。
癌癥一旦長成,它是不會停下發展勢力范圍的腳步。一是會往周圍侵犯,腫瘤持續長大,或往深部浸潤,穿破或壓迫周圍器官組織;二是會轉移到周圍的區域淋巴結;三是會擴散轉移到遠處的組織器官,這就是晚期。
可見,癌癥最初當然是聚在一起的,但生長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它必然要向周圍擴展勢力范圍,繼而還會向遠處派送癌細胞并駐扎下來,最終在新的地方形成新的根據地(轉移灶)。
癌癥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不安分守己,不會老老實實呆在一個地方,而是會到處跑,侵犯擴散轉移,癌之本性也。
癌癥容易擴散轉移到哪些地方呢?
除了毛發、指(趾)甲,癌癥可以轉移到任何器官組織部位,但轉移概率并非都是一樣的。有的不容易轉移,有的特別容易轉移,比如肺肝腦。
為什么呢?一是這些器官血流豐富,癌細胞容易到達這些地方,二是即便癌細胞到了某個地方也未必就會轉移至此,因為它可能不停下來駐留此地,或者通俗地說,癌細胞不喜歡這個地方,也可能是這個地方不歡迎癌細胞。肺肝腦骨血流都非常豐富,為癌細胞的高頻轉移提供了可能性,加上對特定癌細胞的“親和性”,一拍即合,轉移成為現實。
當然這只是總體而言,具體到不同的癌癥,又各有不同,有的癌癥最容易肺轉移,有的容易肝轉移,或骨轉移,腦轉移。比如骨與軟組織肉瘤容易血行轉移,因而肺是最容易轉移的器官,而比較少見淋巴結轉移。結直腸癌最容易發生肝轉移。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