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實性結節風險高?也未必!這種結節就隨訪好轉了,良性!!

    網絡咨詢病例:

    前言:我們常講肺磨玻璃結節不怕,因為發展慢、觀察窗口期長,隨訪不至于耽誤,但若實性的,惡性的話要更加警惕些。不過好在實性的則良性的更常見,當然也有的病灶不敢下結論,不管醫生還是患者都心中忐忑。這不,近日有位問診的結友發現肺部實性結節,就擔心是惡性的,我們來看看到底會不會是惡性,以及我們如何從影像細節上來判斷良性可能性大還是惡性可能性大。

    病史信息:

    基本信息:

    男 60歲。

    疾病描述:

    1)2021年3月體檢,發現右肺基底段相較于上次體檢(2019年)新發現一個12mm結節。

    2)2021年5月復查,薄層CT,未見明顯變化,醫囑3-6月后復查。

    3)2021年12月復查,薄層CT,未見明顯變化,醫囑3-6月后復查。

    4)2022年6月復查,薄層CT,報告提示結節仍然存在但似乎略有縮小,醫囑6月后復查。

    5)2023年4月復查,薄層CT,報告提示結節從12mm減小到9mm。 (特別補充說明一下,病人有30多年吸煙史,后又改吸7年多電子煙,正式停吸電子煙是2022年5月。

    希望獲得的幫助:

    希望葉主任能判斷一下結節性質,以及接下來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如果復查的話,多長時間復查一次合適?

    影像展示與分析:

    先看2021年12月的影像:

    病灶出現,淡磨玻璃影,有條狀偏高密度穿行。

    偏高密度的像血管,藍色所指的也是血管嗎?感覺密度也較高。

    上圖層面見病灶實性成分密度過高,桔色箭頭所指的是小血管,但藍色所指的則密度高的比較多,而且與前面部分連著,感覺不像是血管,而是病灶下側凹陷進去的關系可能性大些。

    病灶有小毛刺征,有點銳利的。

    病灶邊緣相對比較平,膨脹性不強。凹進去的位置比較突兀,不是腫瘤收縮引起的分葉征。就是說拐彎比較僵硬。

    上圖層面顯得病灶邊緣有暈征的樣子,這種表現在肉芽腫性炎中多見些。

    上圖暈征也明顯,實性成分密度過高。

    表面不平,缺乏收縮力。

    邊緣部分看上去有點像混合磨玻璃結節。但我們要上下層面一起來考慮的。

    像磨玻璃密度,比較淡,顯得瘤肺邊界不是很清。

    冠狀位見病灶密度高,有血管征,但邊緣有點平,缺乏膨脹感。

    表面不平有棘突,但沒有突起的地方相對平直。

    血管沒有明顯的異常增粗。

    三維重建的圖像上看像圓形或類圓形,似乎與腫瘤符合,但判斷性質這種圖像不行,還是要薄層上仔細分析。

    縱隔窗見病灶中間密度似乎略低于周圍,會不會是肉芽腫的干酪樣壞死?

    再看中間于2021年12月和2022年6月最大層面的影像:

    2021年12月時病灶實性,密度過高,邊緣平直,缺乏膨脹性。

    2022年6月時,感覺似乎較前略有縮小,至少沒有進展。邊緣仍平直,缺乏收縮力,也無膨脹性。

    最后看2023年4月的影像:

    病灶出現。

    中間密度高,毛刺顯長,邊緣較前有收縮。

    邊緣之前是平直,現在是有點向中間凹了。

    范圍較前明顯有縮小。

    此層就像條狀了。

    密度高,偏條索狀。

    邊緣仍有磨玻璃密度的樣子,考慮是纖維增生的關系。

    縱隔窗不單是小了,而且中間明顯有壞死液性密度的成分,考慮是肉芽腫性炎。

    我的回復:

    你這個病灶雖然是實性的,但你上傳的最早2021年12月時的便周圍似有暈、邊緣沒有膨脹性、灶邊緣似見細支氣管擴張的樣子、棘突顯長,不太像惡性的。然后隨訪到今年4月份,病灶明顯有縮小,不管肺窗還是縱隔窗都是較前小了些,基本可肯定就是良性的、炎性的。建議以后常規年度體檢復查就好,不需要擔心。意見供參考!

    感悟:

    肺實性結節的性質判斷比磨玻璃結節難得多,但有兩大法寶需要我們關注:一是細致的影像分析。很多結友在門診或問診時盯著大小有沒有相差1或2毫米、CT值有沒有不同、血管征如何,其實很多時候很小的差別是不影像臨床風險程度的判斷的。但細致分析主要體現在邊緣清晰與否、毛刺是否銳利的感覺、血管的增粗與否、整體膨脹性與收縮力的影響、中間有沒有壞死密度等;二是在風險不太大,病灶不典型時讓時間來回答良性還是惡性。

    關鍵時先短后延長的隨訪間隔,沒有進展就繼續隨訪,到一定的時候,它就會給你信息,給你結論。不要急!近日到某衛生院坐診時碰到有位病人,幾年前發現肺結節,隨訪后說上葉的結節有增大,從5毫米長到7毫米,是實性的,中葉有磨玻璃結節,結果做了手術。上葉切除加中葉楔形切除,結果上葉是肉芽腫性炎,中葉是微浸潤性腺癌。

    這多可惜!雖然中葉是惡性的,開一刀也不虧,但上葉被切了可惜呀!實性結節隨訪長了2毫米能認為是增大進展嗎?測量有誤差、層面也可能有不同,況且肉芽腫也可能會略增大。如果能再隨訪下,半年復查發現沒有繼續增大,再半年到一年復查也沒增大,真要切也只需中葉楔切,那么就完美許多。

    實性結節可怕些,但實性結節更復雜,并不總是惡性,良性的比例高得多;磨玻璃結節容易是惡性,特別是持續存在的,但它卻能安全隨訪到進展再動手術。所以很多時候不能急,給機體一點時間,讓它告訴我們該不該手術。

    (此處已添加醫療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