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聞過一則新聞報道,說的是一位名企女員工,30歲不到,日日加班,幾乎每天夜里12點下班,忙到半夜一兩點是家常便飯。
有時候加班到凌晨4點,早上9點上班,還被要求不能遲到。而且沒有加班工資或加班調休。更有時發燒、頭痛、脖子腫到不能說話,病假也請不下來。
后來去醫院全面檢查,被確診為甲狀腺癌。
別拿健康去換錢
其實,這種新聞并不少見,甚至出現過在我們身邊親友身上。試問一句,如果讓你擁有和馬云一樣多的錢,但通知你只有1天生命,你愿意嗎?如果讓每天熬夜加班做到總經理的位置,但身體垮了,你愿意嗎?
因為工作因為事業,斷送了大好未來,縱使成功了,所剩的時間也有限,值得嗎?
癌癥是一種與心身有著密切關系的疾病,情緒在癌癥的發生與防治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臨床表明:那些心情開朗豁達、善于傾訴、能釋放壓力的患者,與那些不善表露,對負性情感一味控制、將壓力積壓在內部的患者,即使兩人的病情差不多,接受同樣的治療,治療效果卻大相徑庭。
因此,心身醫學非常強調病人“要善于及時表達情感”和“及時宣泄壓力”!
學會表達自我想法
幾年前,筆者接診一位晚期鼻咽癌患者。她剛來時,情緒特別糟糕,說話聲音嘶啞,已經出現吞咽困難。
在幾次聊天后,得知她一貫非常認真、謹慎,工作兢兢業業。但前期生活不太順利,且很內向,不太愿意表達、傾訴和宣泄自己的內心想法及情感,受挫折感明顯。
我便明確告訴她,要學會及時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善于經常宣泄自己的情感。剛開始,她總覺得不太習慣,可慢慢地,她的話多了起來,情緒也開始有所放松。幾個月下來,病情也逐漸有了好轉。
懂得適當發泄
后來,筆者還復診過一位廈門女患者,她原來是有一定作為的領導,本身又是高學歷者,患的是肺癌。
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當時她的肺癌控制得不錯,已經穩定了一年半了,但是癥狀就是改善不了,表現為下午有低熱等。她告訴我,“內心像有一把火”似的,然后舌紅紅的、干干的,脈玄數。
我給她分析,說:“你是內郁化火!你這人平時太壓抑自己了,其實應該好好地發泄出來,發一通火也未嘗不可!”她先生在旁邊不斷地點頭,說我分析得對!因為她原來是領導,在別人面前一直壓抑自己,表情很莊重。
我就給她一個很重要的建議,我說:“你用各種方式都可以,哪怕到大自然去哭一場,哪怕在家里摔摔東西!”當然這個不是最提倡的!反正要把郁著的火發泄出來,等到那時,癥狀自然也就好了!
人生,需要得過且過
不止是腫瘤患者,所有人都應該學會及時宣泄自己的情感,學會表露與表達,而不要做“悶葫蘆”!這是心身醫學所著重強調的。
就像癌患,得了癌固然是人生的大不幸,但你千萬不要因此而一個勁地生悶氣,不要打落門牙往肚里咽,要把積壓在心頭的“怨氣”釋放出來!
要善于自得其樂!自找樂子!要會說,會哭,會笑,會及時宣泄,及時傾訴,及時從痛苦中走出來,解放自己,自己快樂自己!
筆者將這些病案分享給大家,一則是為了告訴大家,癌癥并非不可治,治愈的案例比比皆是。二則就是為了疏通大家的“壓力”。
平日看留言,經常看到有患者說:勸解別人容易,自己能做到難啊;生活根本不給自己喘息的機會,想快樂但沒法快樂…
當然,每個人都會遇到不愉快的事情,都或多或少有過情緒內耗,都有過抑郁的日子。
但如《道德經》所言:“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歸其根。”從這個意義上,人天然具有從抑郁中康復的能力。
痛苦和幸福本就是一體兩面,如果沒有痛苦的感受,那幸福感還存在嗎?
就好比如果沒有饑腸轆轆的餓一頓,能體會到飽腹一頓的快感嗎?沒有得到的快樂,那就沒有失去的痛苦。我們不應該只放大看痛苦,而無視人生的幸福時刻。
同時,也不應過分追求“完美”。所謂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人生不可能完美,也不可能無憾,不管你做的多么優秀,總有人會覺得你不夠好。有時“能過且過”,也不無道理。
有一個段子說得好:每人都是3萬多(天),要學會好好活,慢慢拖!活好每一天,是一種方式!急吼吼,拼了命往前沖,不顧后果,不計代價,也是種活法!
后者也許前期可以很輝煌,很光鮮,但一定是縮短總進程,甚至中途摔倒,或者折壽的!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