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升板有例,抗癌無憂|海曲泊帕高效治療CTIT,護航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伴肝硬化及脾功能亢進患者抗腫瘤治療

    導讀

    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亞型,具有高度異質性和侵襲性[1]。該類患者需要采用足量、足療程化療以期腫瘤在短期內得到緩解,而治療過程中往往伴隨腫瘤治療所致血小板減少癥(CTIT)等并發癥的發生[2,3]。CTIT增加患者出血風險的同時,還可能嚴重影響腫瘤治療進程及臨床療效,故而有效管理CTIT至關重要[2]

    本期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李亞青醫師分享了一例DLBCL患者治療期間出現的CTIT的診療管理,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王新華教授進行了精彩點評,醫脈通特別整理,期待為CTIT的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病例分享專家

    李亞青 醫學博士

    • 醫學博士,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腫瘤內科 主治醫師

    • 鄭州大學及挪威奧斯陸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

    •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生物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

    • 河南省抗癌協會癌癥篩查與早診早治專業委員會委員

    • 河南省腫瘤防治聯盟淋巴瘤專業委員會委員

    • 主持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一項,省部聯合共建項目一項

    • 擅長惡性實體性腫瘤及淋巴瘤的化療、分子靶向及免疫治療

    病例資料

    01
    基本信息

    一般資料:患者男,56歲。

    主訴:上腹部疼痛3月余。

    現病史患者3月前于外院診斷胃竇DLBCL(生發中心亞型)。此外,PET-CT檢查發現肝硬化、脾臟腫大、門脈高壓伴側枝循環形成。2022年3月4日、2022年3月29日分別接受2個周期的R-CHOP方案化療。2022年4月18日進入我院。

    *PET-CT,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R-CHOP,利妥昔單抗+環磷酰胺+多柔比星/表柔比星+長春新堿+潑尼松

    既往史:2010年確診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門靜脈高壓、側枝循環形成。2012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行胃鏡下胃底曲張靜脈套扎術。

    02

    輔助檢查

    胃鏡檢查

    進鏡距門齒30cm以下可見食管壁黏膜靜脈顯露。胃竇巨大潰瘍樣改變,潰瘍長徑約2cm。診斷為食管靜脈顯露,胃淋巴瘤治療后。


    胸腹部CT檢查

    雙肺少許輕微炎癥,右肺葉間裂類結節;肝硬化、脾臟腫大、門靜脈主干栓子形成,脾靜脈迂曲擴張;膽囊炎并膽囊結石;前列腺鈣化灶。

    圖1 胸腹部CT檢查結果

    骨髓活檢

    胃竇活檢示符合DLBCL,生發中心B細胞樣(GCB)型。免疫組化示CyclinD1(-),SOX-11(-),P53(70%+),PD-1(70%+)。


    伴隨診斷

    PD-L1(22C3):CPS(20)。


    分子檢測

    送檢組織標本中未見C-MYC、Bcl-2及Bcl-6基因斷裂;送檢組織標本中未檢測到TP53基因第5/6/7/8外顯子的相關位點突變。


    基因檢測

    EZH2、KMT2C突變。

    03

    臨床診斷
    • DLBCL(GCB型,IE期,侵犯胃竇壁;aaIPI評分0分;低危);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門靜脈高壓,脾臟腫大,脾功能亢進;

    • 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食管胃底靜脈套扎術后。

    *aaIPI,經年齡校正的國際預后指數評分

    04

    治療經過

    1

    2022年3月4日、3月29日

    在外院接受了2個周期的R-CHOP方案治療。

    2

    2022年4月19日-4月25日

    II級血小板減少,予以升板治療。

    3

    2022年4月27日

    療效評估顯示,R-CHOP方案治療2個周期的療效為疾病穩定(SD),擬調整治療方案為R-GDP(利妥昔單抗+吉西他濱+順鉑+地塞米松)。

    4

    2022年5月2日

    接受第1個周期R-GDP方案治療。治療后患者出院,5月12日回院復查發現血小板降至8×109/L,予以升板治療。

    5

    2022年5月24日

    接受第2周期R-GDP方案化療。療效評價為部分緩解(PR)。治療后血小板持續降低,最低至16×109/L,予以升板治療。

    6

    2022年6月17日

    接受第3周期R-GDP方案化療。化療前與患者溝通預防血小板減少,未采納。

    7

    2022年6月23日-7月7日

    化療后5天,發生II級血小板減少,開始升板治療。升板治療之初,血小板繼續下降,最低值達22×109/L。升板治療7天患者血小板無明顯改善。因患者骨髓結果未見明顯異常,考慮血小板減少可能與乙肝、肝硬化和脾功能亢進有關,擬擇期行脾臟栓塞術并調整了升板治療藥物劑量,此后患者血小板快速提升。期間間斷發熱,肺炎克雷伯桿菌感染,經抗生素治療后體溫控制可。

    8

    2022年7月15日

    行脾動脈栓塞術。

    9

    2022年7月25日

    利妥昔單抗治療。

    10

    2022年7月23日-8月3日

    II級血小板減少,予以升板治療。

    圖2 患者診療經過

    *PLT,血小板

    05

    療效評價

    R-GDP方案治療2個周期后

    胃鏡檢查示食管靜脈顯露,胃淋巴瘤治療后。胃竇黏膜病理檢查顯示,黏膜慢性炎,送檢組織未見腫瘤證據。PET-CT檢測顯示胃竇部胃壁略增厚,放射性分布,較濃聚,SUVmax約5.9(肝臟SUVmax約3.5,縱隔血池SUVmax約2.3)。

    圖3 PET-CT檢查結果

    *SUV,標準攝取值

    R-GDP方案治療3個周期后

    胃鏡檢查示進鏡距門齒30cm以下可見食管左側壁有靜脈隆起,呈條索狀,曲張靜脈表面呈藍色。胃竇后壁見一巨大深潰瘍,上覆白苔,周圍粘膜呈結節樣充血,取活檢。診斷食管靜脈曲張(輕度),胃淋巴瘤化療后。胃竇3塊病理診斷為黏膜慢性炎伴潰瘍。

    圖4 胃鏡檢查結果

    PET-CT檢測顯示胃竇部胃壁略增厚,放射性分布較濃聚,SUVmax約3.7(肝臟SUVmax約3.3,縱隔血池SUVmax約2.2)。

    圖5 PET-CT檢查結果

    06

    CTIT治療經過

    1

    2022年4月19日-4月25日

    入院檢查顯示R-CHOP方案治療導致患者出現II級血小板減少,血小板(PLT)計數為52×109/L,予以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療,治療后PLT計數得到改善。

    2

    2022年5月12日-5月19日

    R-GDP方案治療后患者出院,5月12日(化療結束10天后)回院復查發現PLT計數降至13×109/L,予以血小板輸注(4U)聯合rhTPO(15000U皮下注射1天)治療。此后予以血小板輸注(2~4U/天)4天,患者PLT計數經最低值8×109/L后緩慢上升。升板治療6天后患者仍為III級CTIT,予以rhTPO(7500U皮下注射1天)治療。此次CTIT治療歷時8天恢復至II級。

    3

    2022年5月30日-6月14日

    本周期R-GDP化療后第6天,患者PLT計數降至57×109/L,隨后進一步降至23×109/L,先后予以海曲泊帕(5mg qd,連續使用7天)聯合rhTPO/血小板輸注治療,以期縮短血小板減少的時間,減輕CTIT嚴重程度。化療后12天,患者PLT計數達最低值16×109/L。此后予以rhTPO(15000U皮下注射1天)聯合海曲泊帕(5mg qd,連續使用7天)升板治療,1周后(6月14日)患者PLT計數升至141×109/L

    4

    2022年6月23日-7月7日

    第3周期R-GDP化療前與患者溝通,建議進行CTIT二級預防,患者未采納。化療后第5天,患者PLT計數降至55×109/L,予以rhTPO 15000U皮下注射3天后,患者PLT計數仍在降低,故聯用海曲泊帕2.5mg qd治療,連續使用7天。聯用后PLT計數無明顯提升,加大rhTPO劑量后PLT計數仍無明顯提升,隨后加大海曲泊帕劑量至7.5mg qd,并聯合rhTPO治療,此后患者PLT計數逐步上升,4天后CTIT恢復至II級,6天后恢復至I級

    5

    2022年7月15日

    行脾動脈栓塞術。

    6

    2022年7月23日-8月3日

    7月23日檢測患者PLT計數為61×109/L,給予海曲泊帕5mg qd,連續使用14天。7月25日患者接受了利妥昔單抗治療,考慮到治療對PLT計數的不利影響,7月26日給予rhTPO 15000U皮下注射2天。此次升板治療期間患者PLT計數迅速改善。

    圖6 患者治療過程中血小板計數變化

    診療思考

    DLBCL屬于高侵襲性腫瘤,惡性B細胞可能累及淋巴結、胃腸道、肝臟、脾臟、骨髓或其他器官[4],患者生存結局差,需要積極治療。R-CHOP、R-GDP等方案是DLBCL的經典治療方案[3],但這種多藥、多療程聯合治療方案骨髓抑制發生率高[2,5],并且藥物毒性隨著治療周期的增加呈現累積效應,導致患者后期出現的CTIT可能愈加嚴重[6],因此需要對患者CTIT進行良好的管理,以保證抗腫瘤治療順利進行,為患者爭取最大獲益。

    該患者有慢性乙肝、肝硬化病史,且檢查發現門靜脈高壓和脾功能亢進,這類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血小板減少[7],加之采用含有吉西他濱和順鉑等骨髓抑制發生率高的方案[2],治療過程中頻繁發生嚴重CTIT且升板較為困難,特別是在第3周期R-GDP方案治療后,患者的CTIT經24日才恢復正常,導致每隔3周進行1次的化療延遲了17日。

    所以,有效治療CTIT并使PLT計數在下一化療周期開始前恢復正常對患者如期、足劑量、足療程完成后續化療,取得更佳的療效至關重要。在CTIT的治療中,使用了rhTPO、血小板輸注以及海曲泊帕等目前治療CTIT的各種單藥及聯合方案。幾經嘗試發現海曲泊帕聯合rhTPO治療可有效提升患者血小板計數,為患者抗淋巴瘤治療成功帶來了希望。

    海曲泊帕為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型小分子、非肽類血小板生成素受體激動劑(TPO-RA),結構經改造升級后療效增強、肝腎毒性降低[8]。其通過與血小板生成素受體(TPO?R)的跨膜區相結合,激活TPO?R依賴的STAT、PI3K和ERK信號轉導通路,刺激巨核細胞增殖和分化,促進血小板生成[8]。因其與TPO?R跨膜區結合,不同于rhTPO與胞外區結合的作用機制,故與rhTPO聯合使用可發揮協同增效作用,縮短升板治療時間,更高效地提升血小板水平[8,9]

    本例患者的治療也充分印證了此點。加之該患者伴肝硬化、脾功能亢進等會引起血小板降低的合并癥,其CTIT經海曲泊帕單藥及聯合治療成功得到控制,提示海曲泊帕在該類患者中也有臨床潛力,期望未來在該領域有更廣泛的應用,造福更多患者。

    專家點評

    王新華 教授

    •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腫瘤內科

    • 主任醫師、博士、碩士生導師

    •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精準治療委員會副主委員

    •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淋巴疾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 中國老年淋巴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

    • 河南省抗癌協會淋巴瘤專業委員會委員

    • 河南省免疫學會委員

    • 河南省淋巴瘤診療中心骨干成員

    • 擅長:淋巴瘤、食管癌、乳腺癌、肺癌、胃癌等多種惡性腫瘤的診斷治療,尤其對淋巴瘤的基礎與臨床方面有較深的研究。

    • 2014年-2016年受國家留學基金委委派至美國希望之城國際醫療中心(City Of Hope International Medical Center)淋巴瘤生物中心學習深造2年。

    • 主持參與國家級、省廳級科研項目5項, 發表專業論文30余篇

    醫脈通:依您看,本例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CTIT的原因有哪些?

    王新華教授:該患者發生CTIT,可能原因包括兩個方面:

    其一為接受的治療方案:患者先后接受了R-CHOP、R-GDP方案治療,文獻報道R-CHOP方案治療患者3~4級CTIT發生率為5~9%[10],而含吉西他濱方案如GDP等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全等級CTIT發生率達50%以上,最高可達73%,其中3~4級CTIT發生率約20%,最高達48%[2]。R-CHOP、R-GDP作為淋巴瘤常用治療方案,治療過程中普遍會發生CTIT,應重視CTIT的防治。

    其二為慢性肝炎、肝硬化病史以及脾臟腫大和脾功能亢進。脾臟是血小板儲存和代謝的重要器官,脾亢與巨脾會導致血小板破壞增加[11]。此外,肝臟是促血小板生成素(TPO)的主要合成場所,肝硬化會導致肝臟TPO產生減少,進而導致血小板生成減少。肝硬化患者在TPO生成減少和脾臟對血小板破壞增加的雙重作用下,血小板減少的可能性顯著增加[12]。在臨床上,約70%的肝硬化患者伴有血小板減少。因此,腫瘤患者伴脾亢/脾腫大以及肝硬化等更應關注CTIT的防治。

    醫脈通:依您看,該患者是否有必要進行二級預防?若有必要,如何進行二級預防?

    王新華教授:該患者外院R-CHOP方案治療后血小板最低至37×109/L,而R-GDP方案治療后血小板計數又降至8×109/L、16×109/L,反復出現CTIT并且從開始的III級加重至IV級,除了跟治療方案有關,也是骨髓毒性隨治療周期增加而累積的體現;目前患者已因嚴重CTIT而延遲第4周期化療,若不改變現狀,后續化療可能進一步受影響。同時患者本身存在肝硬化和脾功能亢進,發生自發性出血的風險極高。

    因此,對該患者積極進行CTIT二級預防能避免在后續治療中發生嚴重出血事件從而導致不良結局,減少血小板輸注,降低治療費用。此外,積極進行CTIT預防才能保證患者按時、足劑量、足療程完成后續聯合化療,取得更好的療效。因此,建議該患者進行CTIT二級預防。

    2023年CSCO《腫瘤治療所致血小板減少癥診療指南》對二級預防人群及使用方法做出了推薦,針對上一周期血小板計數<50×109/L的患者,以及<75×109/L且有出血高風險因素的患者,可使用升板藥物進行預防,如口服藥物海曲泊帕(II級推薦,2A類證據)[5]

    醫脈通:請您結合本病例談談海曲泊帕的臨床潛力及未來的應用前景。

    王新華教授:在該DLBCL病例CTIT的治療中,海曲泊帕聯合rhTPO顯示出較好的升板效果,提示海曲泊帕聯合療法及海曲泊帕單藥在DLBCL的CTIT治療領域具有廣闊的研究價值和應用前景。

    此外,海曲泊帕聯合療法及海曲泊帕單藥在實體瘤CTIT的治療領域已積累了較多的循證醫學證據。國內一項關于58例CTIT患者的回顧性研究數據顯示,海曲泊帕(5mg/d)聯合rhTPO治療7天的緩解率顯著優于rhTPO單藥(75% vs 30%,P<0.05),中位治療時間較rhTPO單藥縮短3天(6.5天 vs 9.5天;P<0.001),提示海曲泊帕聯合治療可更快、更有效地提升血小板水平[9]。而海曲泊帕單藥治療CTIT的多中心、隨機、Ⅱ期臨床研究顯示,海曲泊帕(起始劑量7.5mg/d)可顯著提高CTIT患者的治療緩解率(P=0.0001),且患者耐受性良好[13]

    除了用于CTIT的治療,海曲泊帕在實體瘤CTIT的預防中亦展現出巨大的潛力。在一項前瞻性研究中,患者接受海曲泊帕預防性給藥后均有效預防了CTIT的發生(即PLT計數≥100×109/L)[14]。基于良好的療效,海曲泊帕獲得2023年CSCO《腫瘤治療所致血小板減少癥診療指南》Ⅱ級推薦用于CTIT的預防和治療[5]

    綜合來看,海曲泊帕在包括血液腫瘤及實體瘤在內的所有腫瘤患者的CTIT預防和治療領域都有巨大的應用潛力。此外,海曲泊帕為口服制劑,提高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減少了患者頻繁往返醫院的次數,為CTIT的院外管理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期待未來前瞻性研究以及真實世界病例的積累,讓海曲泊帕及其聯合方案給腫瘤患者帶來更多獲益。


    END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