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患者面臨的“天價抗癌藥”問題,始終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一個社會“痛點”。
“看病難,看病貴”,一旦罹患癌癥,就意味著整個家庭被拖入疾病的深淵。某些抗癌藥物,一個月就需要4~6萬元,再加上其它治療費用,因癌返貧甚至家庭支離破碎的例子比比皆是。
一邊是病床上遭受病痛折磨亟待救治的親人,另一邊是價格昂貴的抗癌特效藥,夾在中間的為難,實是讓人感受到人生不易。
所幸,國家早已關注到了這個問題,也在通過多種措施進行改革,減輕癌患家庭“買藥貴”的問題。2018年,經過數輪醫保談判,多個重磅抗癌藥物列入國家醫保支付范圍,讓患者們熱淚盈眶。詳情參考:17種高價抗癌藥進醫保,平均降幅56.7%,11月底前執行!
2019年,又有多個重磅抗癌新藥繼續列入醫保范圍,為癌患們帶來更多的治療希望。
當然,我們這場對抗高價抗癌藥的狙擊戰遠未結束,除了通過醫保體系降低藥物負擔以外,政府部門還采取了另一個重磅武器:藥品集中采購制度,這個制度又被患者們形象的稱為藥品的“超級團購”。
2020年3月,我國第二批集中采購的中選藥品首次公布。也標志著大量抗腫瘤藥物全面進入集采范圍。全國25個城市和地區都發布第二批帶量采購結果,并通知開始全面執行。
在所有藥物中,有一類癌癥患者最為常見,同時也是重磅化療藥物的「白蛋白紫杉醇」的降價最惹人注目:
原本需要上萬元的進口白蛋白紫杉醇在本地化后,憑借藥物集采的浪潮實現了大額的價格降幅,2020年,白蛋白紫杉醇就已經由上萬元降至不到800元:
而如今三年過去后,藥品集中采購日趨完善的今天,白蛋白紫杉醇的價格又是多少呢?
通過查詢藥品統一采購平臺,我們獲悉了白蛋白紫杉醇再一次實現的價格突破:相較于2020年,白蛋白紫杉醇再有了近7倍的降幅,價格來到了最低114元。這個價格甚至已經比普通的紫杉醇注射液更低了。
作為使用范圍最廣的化療藥物之一,白蛋白紫杉醇在副作用和藥物療效方面都有著其他同類藥物無可比擬的優勢。最低114元/支的白蛋白紫杉醇對患者們而言意義重大,每一次降價,都關乎患者的生命。
那么,白蛋白紫杉醇到底強在哪里呢?
紫杉醇是目前臨床中抗腫瘤能力最強的藥物之一。但在癌癥治療中,它同樣有著巨大的不足:雖然能夠發揮阻礙癌細胞有絲分裂并誘導其凋亡的抗腫瘤作用,但卻是一種脂溶性藥物,不溶于水,因此極易被肝臟代謝,自身抗腫瘤的能力也被削弱。
為了提升紫杉醇的溶解度及臨床效果,“第一代”紫杉醇藥物通常是將聚氧乙烯蓖麻油和無水乙醇作為助溶劑,造就了如今的紫杉醇注射液“多西他賽”。
但多西他賽的復合機構,卻也給患者帶來了嚴重副反應的隱患,在患者使用過程需要重點關注紫杉醇的使用劑量,也一定程度上對抗腫瘤治療產生了影響。
在運用多西他賽前,通常需要對患者進行糖皮質激素或抗組胺藥(如地塞米松、苯海拉明等)的脫敏處理,但這樣的處理方式帶來了更多的隱患。
隨后,紫杉醇脂質體的橫空出世打亂了計劃。通過采用獨特的納米技術,將助溶劑也換成了膽固醇、卵磷脂微粒,大大提升了化療藥物的利用率。
最后,則是今天我們的主角:白蛋白紫杉醇。
它是一種以人體內疏水性分子的自然載體——人血白蛋白作為紫杉醇助溶劑的一種藥物,不僅自身的水溶性以及抗腫瘤作用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極大減輕了藥物對人體的毒性反應,同時增加了藥物在體內的結合率及有效率,使用前還不必特意對患者及逆行脫敏處理,患者的治療負擔進一步減輕。
同時,在臨床上也有一些既往臨床數據驗證:白蛋白紫杉醇相比正常的紫杉醇注射液而言有著更優效的療效。
從紫杉醇注射液到白蛋白紫杉醇,從動輒上萬元的價格到最低114元的價格……
白蛋白紫杉醇創造了中國抗癌藥物降價集采的最佳樣板。隨著購藥成本的進一步下降以及抗腫瘤效果逐漸提升,藥物副反應逐步降低,臨床應用也越來越便捷,期待未來抗癌藥物進一步發展,為廣大患者帶來更多獲益!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