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病人在進行手術、放化療等治療之后,癌癥的主病灶得到了治療,但是并不代表身體里的癌癥細胞全都被殺死了,仍然會有少量癌癥細胞會存活下來。
這些癌癥細胞可能存活在原有的病灶部位,可能存活在淋巴里、可能存活在血液里,也可能存活在身體的其他部位。這些癌癥細胞很小,小到在術后隨訪過程中都難以被CT、超聲、核磁共振等常規影像學手段發現。隨著時間推移,等到這些腫瘤細胞再次生長,癌癥就會發生復發轉移,病情加重。那么,癌癥患者在病情惡化無法挽救之前,身體上都會有哪些反應呢?
首先,就是體重直線下降。雖然癌癥患者大部分都有會體重下降情況,但到了癌癥晚期擴散階段體重下降更為明顯。因為癌細胞在體內不斷繁殖和新陳代謝,需要從其他細胞中獲取大量的營養進行維持,這也導致了其他細胞營養不足,患者因此迅速消瘦。到了這階段往往還會伴隨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等癥狀出現,特別是發生在消化道的癌癥更為明顯。
體重下降時,監測體重建議每周稱重1次,可以在清晨大小便后,穿著寬松的衣服,用固定的體重秤進行測量。如一周發生非主觀意愿性的體重下降2kg,飲食較平時減少1/3,就可能存在營養風險。
第二,食欲不振。癌癥轉移或者復發時,患者可能會出現食欲不振的癥狀,特別是患有消化道方面的惡性腫瘤,此時癌癥出現的轉移,擴散等癥狀。患者多有厭油膩,食欲不振,胃口下降等情況出現,甚至還會惡心嘔吐。因此,在癌癥手術后出現這種情況需要高度重視,及時進行身體檢查,看看癌癥是否復發了。
第三,病情加重時,癌癥患者還會出現嚴重的疲勞乏力。由于發生癌癥時,由于腫瘤細胞生長非常快,比正常的細胞消耗能量要多,再加上癌癥轉移以后侵犯了正常的組織器官,所以就會造成非常多的不舒服癥狀。這時候,病人就會感覺到非常的疲勞乏力,需要經常躺在床上休息。這個時候也意味著病情比較重,治療效果不是很樂觀。
第四,腳腫。癌癥晚期病人常出現腳腫,這也是癌癥晚期比較危險的征兆。癌癥病人不僅可出現腳部水腫,面部水腫和全身的水腫都是很常見的。這時候說明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腎功能衰竭的問題。同時還有惡病質。
第五,身體莫名發熱。癌細胞生長速度較快,發生轉移后部分癌細胞得不到充足營養供給而逐漸壞死。壞死的癌細胞會逐漸被身體吸收,使得身體出現免疫反應。癌細胞擴散時也會不停的釋放介質,導致患者體溫逐漸升高。
癌癥出現轉移或者擴散,患者會出現多種不良癥狀,一旦發現,就要及時就醫,以免耽誤治療。大多數復發或轉移的腫瘤,通常需要一個非手術性的綜合的治療手段,比如化療、放療、中醫治療等等。
與早期初診腫瘤的根治性治療目的不一樣,晚期復發或轉移的腫瘤的治療的最終目的是能夠使患者“長期帶瘤生存”。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種治療,都需要定期評估療效,不能閉著眼睛一個方案一直用,一般治療期間每2-3個月進行一次療效評價(主要是通過影像學檢查比較治療前后腫塊大小的變化)。
比如說,如果所用的化療方案并沒有效,或開始有效,用了幾次后出現耐藥,通過療效評價就可以知道,一旦發現無效,需要立刻停藥,并考慮改變治療策略和方案。如果相關方案已經無效了,還繼續使用,無疑是讓患者耽誤了病情又受了苦頭。
年齡偏大或體質略差的患者治療需要降低治療的強度,更適合中醫藥治療。如果患者體質很差,不能耐受相關抗腫瘤治療,可以給予中醫治療,能夠延長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中醫藥可以有效的扶正固本,提高抵抗力,壓制癌細胞的復發轉移。
中醫治療癌癥,具有較強的整體觀念,往往能從患者全身的特點加以考慮,而不只是局限在癌癥病灶本身。對于多數復發轉移的癌癥病人來說,局部治療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還必須從整體觀點來看待癌癥的治療。在整體治療中,中醫有它獨特的優勢。再加上復發轉移后,病人現在身體比較虛弱,中醫治療是比較適合的治療方法。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