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能嫁或娶家里有人得過癌癥的人嗎?
除了“癌癥傳染”,另一個類似的問題也困擾著很多人,那就是:癌癥會不會遺傳?有的人干脆直接問:男友或女友家里有人得過癌癥,要不要跟他/她結婚?將來生的孩子會不會遺傳癌癥?有的人甚至直接說,癌癥是遺傳病,不要娶或嫁家里有人得過癌的人。
這同樣是一個認識誤區,不過嚴格地說,這又算不得是真正的誤區,因為這話有些許的道理,但又不完全對,因此有必要科普解釋一下。
坦白地說,某些癌癥確實是有遺傳易感性傾向的疾病,某些癌癥具有家族聚集發生的現象,比如,某人的母親或姐妹是乳腺癌患者,那么她發生乳腺癌的概率確實可能比一般女性要高。
研究發現,具有血緣關系的親人可能攜帶有相同的致癌基因,正是這些基因導致她們患癌的概率增加,而基因是遺傳物質,可以遺傳給下一代。
但必須要明確,所謂的癌癥遺傳性也只是一種可能性,遺傳的只是一種將來可能得癌的傾向和風險,而不是癌癥直接從父輩母輩身上傳給下一代。
除了遺傳基因因素,多數情況下得不得癌癥,外因(環境因素)才是主要原因。其實不只是癌癥,很多疾病都有遺傳傾向,但最終是否會轉化為現實的可能性,取決于后天的生活環境。
某些所謂“遺傳性”癌癥只是遺傳一種得癌的“風險”易感傾向,在同等條件下罹患癌癥的風險概率更高,但將來是不是真會得癌癥,還未知,還取決于后天的環境因素。比如,有肺癌家族史的人,他得肺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一些,但如果他注意得好,不抽煙,生活所在地區的環境也好,也沒有各種不良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說他的后天環境好,他很可能不得癌癥,而那些沒有肺癌家族史但每天抽一兩包煙的人惹上肺癌的風險可能更大。
另外,真正有明確遺傳傾向的癌種其實也并不太多,而即便是具有遺傳傾向的癌癥,也不是所有的這種癌癥都與遺傳有關,比如乳腺癌是大家所熟知的有遺傳傾向的癌癥,但并不是所有的乳腺癌都具有遺傳傾向,只是攜帶某種特定基因的乳腺癌才具有遺傳傾向,所以要具體來分析。
某個人家里有人得癌癥或曾經有人得過癌癥,甚至先后或同時有幾個人得癌癥,不見得就是這家人是遺傳基因有問題,而可能是這家人因為有著相同的不良生活和飲食習慣,生活在相同的不良環境中,跟血緣沒關系。
比如養子養女,并不是親生,沒有血緣關系,但生活在同一個家庭,有同樣的生活和飲食方式,同吸二手煙,那么這個養子養女也同樣癌癥高發。
生活在同一地區的人也可能容易集中得某種癌癥(這些生活在同一地區的人可能根本沒有直接的血緣關系,很多是各地遷來的移民)。
為什么會有這個現象?因為這個地區的人有類似的風俗習慣、類似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可能正是這個類似的環境因素導致某種癌癥集中在這個地區發生。一個地區是這樣,一個村莊甚至一個家庭也可能是這樣,因此才有所謂的癌癥地域分布以及所謂的癌癥村、夫妻癌。夫妻先后或同時患癌,顯然跟基因沒關系,夫妻之間沒有血緣關系。
因此,當某個人的家人得過癌癥,應該要弄清楚幾個問題。
首先, 他的這個家人得癌癥,可能完全是偶發的,是因為他的生活方式有問題,因為他的家族只有他一個人得了這種癌癥。
其次,即便他的家人有兩個以上的人得癌癥,也很可能是由于有相同的不良生活方式和習慣,這種癌癥與遺傳根本無關,根本不必因此而不去娶或嫁這家的某個健康人。如果家庭有兩人以上先后或同時得癌,甚至是同一種癌,必須要反思一下這個家庭的生活和飲食方式,正如有的人全家都長期過咸飲食,或脂肪攝入過多、超重肥胖,一家人的胖子,他們一家人得高血壓以及某些癌癥的概率當然會更大。
作為尊重知情權和選擇權,基于某些癌癥確實有遺傳易感傾向,對于有某種癌癥家族史的人,你是否選擇嫁或娶,這當然是你個人的權利。
但沒必要過于擔心,遺傳不是傳染,對你這個沒有血緣關系的人沒有直接影響,而你們兩人生育的下一代,盡管比普通人群可能有更高一些的某種癌癥發病風險,但只要注意得好,是有可能做到不得癌,甚至由于比其他人有更好的防癌意識,得癌的概率反而可能更低,或者因為更重視早診篩查,更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更何況,現在癌癥發病率這么高,如果不注意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大的環境得不到改善,不管是誰,得癌的概率其實都很大。想要不得癌癥,正確認識、科學防治才是根本的王道。
最關鍵的一個問題:你們之間的感情怎樣?你真的愛他/她嗎?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