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已經成為人們日常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和調味品之一,更是有“吃肉不吃蒜,香味少一半”的說法,可見人們對于大蒜的喜愛。
中國人與蒜結緣,可追溯到上千年前,《博物志》中記載,大蒜在漢朝時期就被引入到我國。這么漫長的陪伴過程中,也催生了不少說法:廣為流傳的就是:多吃大蒜能抗癌!那這是真的嗎?
一、大蒜真的能抗癌嗎?
北京大學臨床腫瘤學院院長游偉程團隊曾針對3365名胃癌高發地區的人進行了一項干預實驗,干預措施包括幽門螺桿菌治療兩周、補充維生素七年以上以及補充大蒜七年以上。結果顯示,對于預防胃癌的發生,根除幽門螺桿菌和長期維生素補充顯示出良好的效果,但令人意外的是,長期攝入大蒜補充劑并未顯著降低胃癌的發病率。
不過,在降低胃癌死亡率方面,三種不同的干預措施都表現出明顯的效果。幽門螺桿菌治療能夠將胃癌的死亡率降低38%,攝入維生素補充劑能夠將其降低52%,而攝入大蒜補充劑也能夠降低34%。
此外,綜合考慮了生活方式因素后發現,在不喝酒的人群中,攝入大蒜補充劑的保護效果更為顯著。與對照組相比,這一人群的胃癌死亡風險下降了67%。換句話說,長期攝入大蒜補充劑,對于預防胃癌發生用處不大,但對于降低胃癌死亡率有效。
為何不起眼的大蒜有這樣神奇的效果呢?其實,這與其所含的4種成分有關。
1.大蒜素(大蒜素是多種烯丙基有機硫化物復合體)
烯丙基硫化合物,不僅具有抑菌和消炎的作用,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幽門螺桿菌。此外,它們通過抑制致癌物的活化以及調節致癌物的代謝等機制,積極參與抗癌過程。
2.大蒜多糖
大蒜多糖是大蒜中的功能性成分之一,擁有抗氧化、抗病毒、增強免疫力、保護肝臟等多種作用。它還有利于增加腸道內益生菌的數量,對維持腸道健康至關重要,并且其含量高于70%,具有很高的開發潛力。
3.多酚化合物
大蒜中富含各種多酚化合物,如酚酸、黃酮、黃酮醇和黃烷酮等。這些物質表現出強大的抗氧化和抗炎特性,有助于預防癌癥和心血管疾病,同時有助于延緩衰老過程。
4.硒元素
大蒜中富含硒,特別是脫水大蒜中的硒含量可高達19.3微克/100克。硒具有出色的抗氧化作用,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可達維生素E的50-500倍,有助于降低炎癥和癌癥的風險。此外,硒還能激活P53腫瘤抑制蛋白,修復DNA,直接對抗癌細胞,起到抑制癌細胞生長和轉移的作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日常膳食中攝入的大蒜含有的活性物質相對有限,再加上在烹飪過程中可能會引起一定的營養損失,與研究中使用的高濃度提取物相比,其抗癌效果可能有限。此外,攝入大蒜過多可能反而對口腔粘膜、食道粘膜和胃粘膜產生刺激作用。
因此,單憑食用大蒜并不足以達到顯著的抗癌效果,不應夸大大蒜的“抗癌功效”,應該以平常心對待,適度攝入大蒜,同時也要注意多樣化的膳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以維護整體健康。
二、如何正確吃大蒜?
雖然適量食用大蒜對身體健康有益且相對安全,但并不意味著吃得越多越好,特別是生大蒜。在空腹狀態下大量食用生大蒜可能引發腸道菌群的變化,導致胃腸脹氣和功能紊亂,還可能導致體重下降和紅細胞溶解性貧血,同時對肝腎造成損傷。
此外,食用過多生大蒜可能會刺激眼睛,引起眼部不適。如果將切片或搗碎的生大蒜放置在皮膚上或者口中含用時間過長,還會導致水泡、皮炎和燒傷等皮膚問題。
因此,每天最好將大蒜的食用量限制在3~4瓣以內,這樣能享受其好處,又可以避免潛在的不適和健康問題。
除了食用量,大蒜的種類和烹調方法對其營養價值也會造成影響。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教授馬冠生指出,不同種類的大蒜含有不同水平的大蒜素,微波加熱是保留大蒜素的最佳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營養價值,其次是水煮和蒸制,油炸的破壞力則最大。
日常中,將大蒜搗碎后,放置一段時間再食用,也可以進一步提高其食用價值。
另外,國家高級中式烹調師黃偉提醒,最好不要用大蒜熗鍋,因為受到高溫影響,大蒜內有抗菌作用的有機硫化物含量會下降,殺菌和保健作用會大大減弱。
而烤蒜也應該謹慎。高溫下烤蒜會產生丙烯酰胺,同時與其他食物一起燒烤時,還可能攜帶苯并芘等致癌物質,從而增加癌癥風險。因此,應該控制燒烤類食物中大蒜的使用,以保持健康。
三、防癌,要主動增加“抗癌力”
上海交通大學何裕民教授通過分析從醫30多年來接觸到的23000多例腫瘤病例發現,人人生來就有抗癌力!這是一種綜合能力,它反映了身體和心理協調運作下,機體對正常生理功能的維護、適應、修復和增進的能力。抗癌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免疫力,它使得癌癥像慢性病,同時也賦予了癌癥自我治愈的可能性。
那么,我們該如何主動增加“抗癌力”呢?下面4個建議希望你能堅持。
1.好的“抗癌力”可以吃出來
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對于培養健康的抗癌力至關重要。一日三餐,需要確保攝入四大類食物,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蛋白質類(特別是優質蛋白質),以及油脂類(包括烹飪用油和堅果)。此外,建議每周攝入25種以上的食物,以保持營養均衡和合理搭配。
2.適度運動能助力“抗癌力”
根據2021年9月發表在《體育運動醫學與科學》期刊上的研究,運動不僅對整體健康有益,還能釋放出一種被稱為肌細胞因子的物質,這種物質有助于減緩癌細胞的生長,創造出一種抑制癌癥發展的環境。
不過,相比過度或使人疲勞的運動,更建議進行輕松的有氧運動,例如跑步、瑜伽、太極拳和八段錦等,以提高體能和耐力。成年人每周應進行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累計時間達到150分鐘。
3.良好的心態是“抗癌力”的保證
海南省腫瘤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宋少軍指出,壞情緒可以被視為一種誘發癌癥的因素。易怒、小心眼、過度壓抑情緒等不良情緒,可能與胃癌、肝癌以及顱內惡性腫瘤等癌癥的發生有關。
為了維護健康,建議合理規劃工作時間,特別是中青年人,可以每天進行放松訓練,適度宣泄負面情緒,保持與外界的社交聯系,讓心態更平穩,有助于提升免疫力。
4.好睡眠是天然的人體免疫屏障
睡眠與人體免疫力密切相關。研究發現,充足的睡眠可以顯著增加體內兩種重要的淋巴細胞數量,而這些淋巴細胞在與惡性腫瘤作戰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相反,如果缺乏足夠的睡眠,身體負責對抗病毒和腫瘤的細胞數量會減少,從而增加生病的風險。
其實,并不一定需要每晚都睡足8小時,關鍵是早上醒來感覺身體和精神都很舒適,不會有疲憊感即可。
總結:大蒜是生活中常見的食物,它的功效還需要更多的科學研究去論證。想要預防癌癥,我們現在能做到的就是主動提升自己的“抗癌力”,從源頭避免問題的產生。
參考資料:
[1]《長期吃蒜,可降低胃癌死亡率?怎么吃,吃多少,大有講究!》.黨建頭條.2022-06-11
[2]《研究山東人22年發現:長期吃大蒜,可降低胃癌死亡率!》.健康時報.2019-09-24
[3]《未來5-10年癌癥患者會明顯增加!要學會增加“抗癌力”!》.科普貴陽.2023-05-3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