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參與代謝及信號轉導,
雙重途徑促進癌癥發展
癌細胞愛吃“糖”
癌細胞對“糖”有特殊嗜好,早在1921年,諾貝爾獎獲得者Otto Warburg就發現,癌細胞代謝所需要的葡萄糖是正常細胞的10倍以上,正常細胞主要通過“氧化磷酸化”途徑代謝葡萄糖并產生能量,而癌細胞卻選擇應用產能效率較低的“糖酵解”途徑,其關鍵原因在于“糖酵解”途徑不僅可以供能,還能夠產生大量的中間代謝產物用于蛋白質、脂肪和核酸的合成,為癌細胞活躍的生長需求提供物質保障1。
(來源:攝圖網)
很多科學證據也顯示,高糖飲食促進了癌癥的風險。2023年8月,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在JAMA雜志上發表了一項21年的長期隨訪數據:納入的9.8萬例絕經婦女中,每天飲用一杯或更多含糖飲料(約355mL/杯)的女性比每月飲用少于三杯含糖飲料的女性患肝癌的風險增加了85%2。
(來源:攝圖網)
2023年2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黃引教授團隊在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發表了一篇涵蓋了73項薈萃分析及83項健康報告的大型綜述,結果顯示糖的攝入量與乳腺癌、肝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7種癌癥風險顯著相關,并增加了人群總癌癥風險和癌癥相關死亡率3。
葡萄糖可獨立致癌
對于糖的促癌機制,既往學界普遍認為,葡萄糖通過增加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環等代謝路徑促進了癌癥的發生發展。2023年8月,美國杜克大學醫學院Hui-Kuan Lin教授團隊在Cell Metabolism雜志上發表了一項令人震驚的研究成果(圖1),葡萄糖竟可獨立于代謝途徑,作為一個致癌信號分子,直接促進癌癥的發生,并增加免疫治療的耐藥性4。
圖1:Hui-Kuan Lin教授團隊在Cell Metabolism雜志發表的最新研究
該研究首先應用質譜檢測技術從人胚腎細胞293(HEK293)的裂解液中篩選出了與葡萄糖相互作用的潛在靶蛋白NSUN2,進一步研究顯示,葡萄糖自身,而非其代謝產物,可以直接與NSUN2的1-28號氨基酸結合,促進NSUN2的寡聚化,激活其甲基轉移酶活性。既往研究報道,NSUN2是一種有利于維持RNA穩定的RNA 5-甲基胞嘧啶(m5C)甲基轉移酶,在多種癌癥中高表達5。葡萄糖激活NSUN2后,可以導致100多個基因的RNA發生m5C甲基化修飾,其中最關鍵的是核酸外切酶TREX2的編碼基因。TREX2作為一種核酸外切酶,可降解單鏈DNA(ssDNA)和雙鏈DNA(dsDNA),其中,dsDNA觸發的cGAS/STING通路具備監視癌細胞的功能。因此,葡萄糖通過激活NSUN2,促進TREX2的表達,加速dsDNA的降解,導致游離dsDNA水平下降,從而抑制cGAS/STING通路,阻礙了免疫T細胞的活化和浸潤,最終促進了癌癥的發生(圖2)。
圖2:葡萄糖作為信號分子參與促癌過程4
最后,研究者進一步探索了靶向葡萄糖/NSUN2/TREX2軸的治療效果。敲除PD-L1抑制劑耐藥的乳腺癌細胞和前列腺癌細胞系中編碼NSUN2或TREX2的基因,結果發現,無論是NSUN2還是TREX2編碼基因的缺失,都可以激活cGAS/STING通路,進而發揮抗癌活性,并克服細胞對PD-L1抑制劑的耐藥性,靶向葡萄糖/NSUN2/TREX2軸可能成為控制癌癥發生發展和克服免疫治療耐藥的一種極具潛力的治療新思路。
優質脂肪供能成為抗癌治療新方向
基于蘭德爾循環理論6,葡萄糖和脂肪酸之間總是存在著一定的競爭,葡萄糖攝取和胰島素可抑制脂肪組織脂肪酸的氧化,而脂肪酸也可以通過抑制糖酵解對葡萄糖代謝造成損害,因此,減少葡萄糖攝入,提高脂肪供能比例,似乎可以成為控制癌細胞發生發展的有效手段。目前已經有多項研究證實,高脂肪供能比的營養支持可以為癌癥患者帶來獲益,ω-3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通過阻礙細胞周期啟動、促進癌細胞凋亡等多種途徑發揮抗癌作用7(圖3),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學Emeline Dierge研究團隊也在Cell Metabolism雜志上發表了重要的研究成果,通過補充外源性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以促進酸性腫瘤微環境中癌細胞的脂質過氧化,誘導鐵死亡并最終減緩腫瘤生長8。
圖3:ω-3不飽和脂肪酸的多重抗癌機制
結語
癌細胞具有獨特的代謝特性,需要消耗大量的葡萄糖通過“糖酵解“途徑為其提供能量以及物質支持,最新科研成果還表明,葡萄糖可獨立于代謝,直接作為信號分子參與致癌過程和免疫治療耐藥。葡萄糖和脂肪酸之間存在著競爭,減少葡萄糖攝入,提高脂肪供能比例,能夠抑制糖酵解途徑以及葡萄糖/NSUN2/TREX2軸,為抗癌治療提供新方向。
(來源:攝圖網)
專家簡介
– 孔玲玲 –
-
山東省腫瘤醫院 胸部放療四病區 主治醫師
-
腫瘤學博士
-
山東省臨床腫瘤學會轉化醫學專家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委員
-
山東省臨床腫瘤學會腫瘤放射治療專家委員會第一屆青年委員會委員
-
濟南市醫學會第一屆立體定向消融放射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
-
致力于食管癌、乳腺癌、肺癌的臨床和研究
-
參加多項國家及省市級課題研究
-
發表論文10余篇,SCI收錄5篇
– 邢力剛教授 –
-
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
-
山東省腫瘤醫院 院長助理 科教外事部部長
-
中華醫學會放射腫瘤學分會委員
-
CSCO腫瘤放療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放射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
-
中國抗癌協會癌癥康復與姑息治療分會委員
-
山東省抗癌協會腫瘤營養與支持治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
山東省醫院協會腫瘤臨床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參考文獻
1. Vander Heiden MG, et al. Science. 2009 May 22;324(5930):1029-33.
2. Zhao LG, et al. JAMA. 2023 Aug 8;330(6):537-546.
3. Huang Y, et al.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023 Apr 5;381:e071609.
4. Chen T, et al. Cell Metab. 2023 Aug 3:S1550-4131(23)00267-X.
5. Chellamuthu A, et al. Cells. 2020 Jul 22;9(8):1758.
6. De Oliveira MP, Liesa M. Cells. 2020 Dec 4;9(12):2600.
7. Asefy Z, et al. Mol Biol Rep. 2021 Mar;48(3):2909-2916.
8. Dierge E, et al. Cell Metab. 2021 Aug 3;33(8):1701-1715.e5.
審校:Faline
排版:Faline
執行:Babel
本平臺旨在為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傳遞更多醫學信息。本平臺發布的內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如該等信息被用于了解醫學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臺不承擔相關責任。本平臺對發布的內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觀點。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權利人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處理。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