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3年IASLC世界肺癌大會(WCLC)于9月9-12日在新加坡舉行。WCLC是致力于肺癌和其他胸部惡性腫瘤的多學科腫瘤學會議,每屆都有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的7000多名專業人士參會,共同探討肺癌和其他胸部惡性腫瘤的前沿診療進展。本次大會中,局部晚期肺癌的新輔助治療領域依然是探索熱點,一項“可手術切除ALK融合型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新輔助靶向治療入選”壁報專場,醫脈通整理編譯如下。
研究背景
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是一種高度異質性的實體腫瘤,需要綜合性治療方法。目前,新輔助治療廣泛應用于局部晚期NSCLC患者。既往研究表明,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可能是EGFR突變型患者的最佳治療策略。但對于具有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的患者,靶向治療是否是一種可行且耐受性良好的治療方法目前尚不清楚。
研究方法
本研究入組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胸外二科收治的11例IIB-IIIB期ALK陽性NSCLC患者,術前接受克唑替尼或阿來替尼作為誘導治療。所有患者均診斷為腺癌或鱗癌,均通過免疫組化、TaqMan聚合酶鏈反應(PCR)或二代測序(NGS)證實存在ALK融合突變。
研究結果
所有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6例,診斷時的中位年齡為55歲。其中9例患者從未吸煙,2例患者(患者1和4)目前或曾經吸煙。肺腺癌患者10例,鱗癌1例。所有患者均確診為臨床IIB-IIIB期且存在ALK融合突變。共有9例患者接受ALK-TKI作為初始誘導治療,其中3例(患者1、6和10)接受克唑替尼治療,劑量為250mg,每日兩次;6例患者(患者2、4、7、8、9和11)接受阿來替尼治療,劑量為600mg,每日兩次。另外2例患者(患者3和5)接受鉑類化療作為初始誘導治療。所有患者基線評估為疾病穩定(SD),然后開始接受阿來替尼治療。
ALK-TKI 治療的中位持續時間為8周(6周-16周),2例患者(患者4 和患者5)在ALK-TKI誘導治療期間出現輕度肝損傷。根據術前放射學評估,9例患者(72.7%)達到部分緩解(PR),2例患者(患者2和6)仍保持疾病穩定(SD)。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術,其中7例(63.7%)接受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4例(36.3%)接受開胸肺葉切除術。1例患者(患者3)術后出現肺炎,1例患者(患者9)術后出現持續性漏氣,經過保守治療后均康復。根據病理評估,1例患者(患者5)達到病理完全緩解(pCR),2例患者(患者4和8)達到主要病理緩解(MPR)。
研究結論
靶向治療是一種可行且耐受性良好的治療方法,可能成為可手術切除的 ALK重排型局部晚期NSCLC的最佳誘導策略。
參考文獻:
N. Wu, et al. Neoadjuvant Targeted Therapy for Resectable ALK-fusion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CLC 2023 P2.01-02.
審校:Faline
排版:Squid
執行:Babel
醫脈通是專業的在線醫生平臺,“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臺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