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30天在頭條寫日記#@腫瘤科潘文俊#癌癥##深圳頭條##腫瘤##免疫##腫瘤防治科普##蛋白質##營養#
惡性腫瘤既是一種遺傳性疾病,還是一種營養、代謝類疾病。正因為如此,腫瘤患者的蛋白質需求、消耗、補充也就成了腫瘤患者疾病診療過程中需要關注的一項重要任務。蛋白質之所以被我們所重視,其主要是因為他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也是人體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可以毫不夸張的說,蛋白質也是生命形態、功能的表現形式。
在腫瘤患者的周圍,每天都會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蛋白質商品宣傳,看著這些名目繁多的商品,神奇的功效真得是讓人眼花繚亂。除了商品的繁雜以外,再有的就是不菲的價格,這也不免讓腫瘤患者和家屬時常有望價卻步之感。
那么,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一種物美價廉的食品可以成為蛋白質的最佳補充來源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說到蛋白質,主要說的是優質蛋白,這也是我們需要優選的內容。在優選蛋白中有兩個指標,一個是“數量”指標,即“蛋白質的含量”,是指每100克食物中蛋白質的數量。另一個是“質量”指標,即“蛋白質的氨基酸評分”,這個可以理解為蛋白質中氨基酸與參考蛋白之間的比較限制性氨基酸的量,這個評分是評價蛋白質質量的指標,評分越高則說明蛋白質質量越好、容易吸收和利用。綜合優質蛋白的兩個指標,我們也可以在日常飲食中發現,其實很多優質蛋白質就在我們的身邊。
雞蛋:雞蛋中的營養素含量豐富,蛋白質含量在13%左右,氨基酸組成與人體需要非常接近,通常可以作為氨基酸評價的參考蛋白來使用。雞蛋中富含有各種維生素,以及鈣、磷、鐵、鋅、硒等礦物質。因此,雞蛋是我們的首選推薦,而且蛋白、蛋黃都要吃。
牛奶:牛奶營養成分豐富、組成比例適宜、易消化吸收,是優質的蛋白質,富含維生素B1、B2和鈣等。牛奶是液態食物,水分含量高,蛋白質含量約3%。牛奶方便飲用,奶制品種類繁多,適合于各類人群食用。
魚肉:魚類富含蛋白質、脂類、維生素和礦物質,其蛋白質含量約為15%-22%,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氨基酸,尤其是亮氨酸和賴氨酸,屬于優質蛋白質。魚肉容易消化、吸收,富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DHA和EPA),可以降低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蝦:蝦營養價值很高,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B1、B2和煙酸、鈣、磷、鐵、鎂等成分,其蛋白質含量約為16%-23%,脂肪含量較低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臟活動、小兒、孕婦尤為有益。
雞肉:雞肉蛋白質含量為20%左右,雞肉是增肌人群主要的蛋白質來源,脂肪含量低,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油酸和亞油酸。同時也含有銅、鐵、鋅等礦物質、B族維生素、脂溶性維生素,尤其是磷脂類物質對人體發育具有重要作用。
鴨肉:鴨肉的營養價值與雞肉相仿,蛋白質含量為16%,以肌漿蛋白、肌凝蛋白、間質蛋白為主。鴨肉含維生素B、E、鉀含量都比較多。
瘦牛肉:瘦牛肉的蛋白質一般在20%以上,牛肉的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與人體需要接近,且比例均衡,人體吸收利用高。牛肉中脂肪含量低。牛肉中富含鉀、鋅、鎂、鐵等礦物質,B族維生素。
瘦羊肉:瘦羊肉蛋白質的含量在20%左右,羊肉中富含有銅、鐵、鋅、鈣、磷等礦物質,賴氨酸、精氨酸、組氨酸和蘇氨酸的含量高。其必需氨基酸與總氨基酸比值達40%以上,是優質的蛋白質食品,人體吸收利用率高。
瘦豬肉:瘦豬肉的蛋白含量大約20%,必需氨基酸組成與人體需要接近。豬肉中含有豐富的磷、鉀、鐵、鎂等元素,是人體所需礦物質元素的重要來源。豬肉中含有微量的水溶性維生素。
大豆:大豆包括黃豆、黑豆和青豆等豆類。作為植物來源蛋白,大豆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鉀和維生素E等。蛋白質含量約為30%-40%,必需氨基酸的組成和比例與動物蛋白相似,而且富含谷類蛋白缺乏的賴氨酸,是與谷類蛋白質互補的天然理想食品。大豆異黃酮、植物固醇、大豆低聚糖等有益于健康。
說到這里,有人會想到鮑魚、海參等所謂高蛋白質食品。研究表明,每100克鮑魚中含蛋白質12.6克,海參為16.5克,這樣的數值并不比大黃花魚的17.7克多,而其他的營養成分與其他水產動物相比,也有高有低,營養價值并不像人們所認為的那么高。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