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30天在頭條寫日記#@腫瘤科潘文俊#癌癥##深圳頭條##腫瘤##免疫##腫瘤防治科普##秋日中的健康知識##城市觀察員#
本文作者:潘文俊(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腫瘤內科)
“醫生,為什么我跟他都是肺癌,他回家吃藥就行了,我還要住院化療呢?”
“醫生,我的一個朋友說,他吃了靶向藥物治療幾年一點事都沒有,我能不能也吃那個藥啊?”
出于為了得到更好的治療,每一位肺癌患者都是多方打聽,托各種親戚好友咨詢權威專家,這種心情是非常常見并且可以得到理解的,但是仍然建議患者相信主管醫生制定診療方案,這不僅是因為每一位醫護人員出發點都是緩解病痛,還因為哪怕是都是肺癌,也存在著很多不同的治療區別,這也是我們臨床上說的同病異治。
分期不同
肺癌的分期基本上可以確定患者的治療方向,如I、II期患者大部分可以接受根治性手術治療,III期患者在行根治性手術治療后還需輔助化療、放化療,部分患者術前還會行新輔助化療以縮小腫瘤、降低收手風險,對于IV期患者而言,就只能接受非手術之外的治療手段。而有些早期患者腫瘤位置比較特殊如位于肺門,手術治療評估需要行單側肺全切時候,考慮手術對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大,也可能選擇手術外的治療手段。
病理類型不同
即使是肺癌一個癌種,病理類型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分為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腺癌、鱗癌、腺鱗癌、神經內分泌瘤等,對應的治療手段也不同,如小細胞肺癌對放化療敏感,部分患者還會接受預防行放療。
基因表達不同
這是判斷患者能否口服靶向藥物的重要檢查。目前針對肺癌靶向治療的常見基因有EGFR基因、ALK基因、ROS-1基因,如果說存在這些基因突變則可以通過口服靶向藥物治療手段達到控制腫瘤的目的,但不同的基因突變的患者所選擇的藥物也不相同,獲得的療效也是有個體差異。
身體狀況不同
抗腫瘤治療如同打戰,不僅是需要有經濟支撐,還需要有強健的體魄,哪怕是相同的病理類型、相同的分期,老李可以接受手術治療,老王因為嚴重的心臟病耐受不了手術只能做內科治療;中年的老黃可以接受完整劑量的化療,年邁的老陳接受減劑量后的化療方案。這不同的治療方案與劑量所對應的療效、預后都是不同的。
癥狀不同
雖然說很多腫瘤患者沒有特殊癥狀,在做好分期、病理及基因檢測之后就能將抗腫瘤治療提上日程,但是部分肺癌患者出現了嚴重并發癥如腫瘤累及大血管、上腔靜脈壓迫綜合征、高鈣血癥、肺栓塞、腦轉移導致意識障礙等時,會根據患者病情行對癥治療還是全身系統性治療。
因此,我們雖然不阻止患者多方咨詢,但是往往由于患者提供的資料有限,導致獲得的治療方案并非患者本人最佳的治療方案,建議患者相信你的主管醫生,他比任何人都希望您獲得最好的治療方案。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