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30天在頭條寫日記##記錄這一刻##癌癥##深圳頭條##腫瘤##免疫##腫瘤防治科普##秋日中的健康知識#
術中放療是抗腫瘤放射治療中的一項新技術,也就是在手術治療的過程中對腫瘤局部實施的放射治療方式,如此操作的目的在于減少腫瘤手術治療后的復發,增加腫瘤的局部控制率。術中放射治療在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在手術過程中單獨使用,也可與術后體外放射治療聯合使用。
術中放療的使用始于上世紀末,但是,理論上的豐富和實踐工作的發展卻是近10年左右的事情,這也是與疾病診療理念、學科合作、設備應用等問題制約直接有關。
說起腫瘤的放射治療,我們最為熟悉的就是在放射治療科的直線加速器下進行的治療。如此說來,進行術中放療的時候,則需要在具有這些裝置、設備的特殊手術室中進行手術治療。
外科醫生在手術治療過程中,對于那些切開暴露的組織、器官,發現腫瘤不能完全切除的,或者是腫瘤存在有殘留病灶的,或者是發現淋巴引流區異常的,這樣就可以在直視的情況下,適當的避開周圍正常組織或者進行必要的遮擋保護以后,對著腫瘤區域進行一次性、安全的大劑量照射。這樣的照射可以使得腫瘤局部獲得高劑量的照射,從而達到提高局部控制率的目的,如此達到控制局部腫瘤的狀況,降低腫瘤術后復發率,延長患者生存期。
在手術治療過程中實施放療包括預防性放療和治療性放療兩種。預防性治療主要針對那些復發率較高的腫瘤,術中放療可以為降低術后復發率,達到錦上添花的作用。而治療性術中放療則是指未切除或殘存腫瘤的放療,達到治療的目的。術中放療的治療劑量較大,單次量可以達到25~30戈瑞,這也是常規治療劑量的10倍左右。
在根治性手術治療過程中,對于可能殘存腫瘤組織的腫瘤手術區域和淋巴引流區,或者是因為腫瘤侵犯了重要的器官而不能手術,需要實施局部保護的時候,則是需要進行術中放療的主要原因。此外,對于那些腫瘤敏感性相對較差,或者是腫瘤周邊具有放射敏感組織,需要實施正常組織保護的也具有進行術中放療的必要,這樣做的目的也是對腫瘤的精準殺傷,對正常組織有所保護,也彌補了手術治療的不足和盲區。
這樣說來,實施術中放射治療的優點就是顯而易見的,即直視下的照射更加準確,對正常組織的保護作用更加顯著。治療的整體時間短,全身反應及骨髓損傷小,也不增加手術并發癥與死亡率,對術后恢復不影響,并可以結合術后放療、化療等其他治療達到綜合治療的目的。當然了,術中放療的缺點也是明顯的,只能進行一次性的大劑量照射,不符合腫瘤分次照射的治療原則,因此,不能給予根治性的治療劑量。這樣也就要求部分患者需要在術后進行必要的體外放療進行補充。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