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亞洲和非洲,HBV感染占HCC病例的60%,而西方國家則只占20%左右。在非洲,部分患者會在早于亞洲約10歲左右的30-40歲的時候即出現HCC,則可能與同期暴露于黃曲霉毒素原因,與HBV具有協同作用導致HCC風險增高直接相關。此外,HBV病毒DNA拷貝數增高,HBV感染導致成為肝硬化,尤其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陽性、乙肝e抗原(HBeAg)陽性患者中直接相關和具有著協同作用。
慢性HCV感染是北美、歐洲和日本HCC患者中最常見的基礎肝病。而且主要局限于那些發展為肝硬化或伴有纖維化的慢性肝損傷的患者。有效的抗病毒(DAA)治療和使用具有積極的預防、降低HCC發生風險。近年來,全球丙型肝炎的發生呈上升趨勢,這也是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新問題。
丁型肝炎(HDV)對肝癌的影響相較于單純乙肝病毒感染相比,其嚴重性與肝臟疾病的過程直接相關,尤其包括肝臟纖維化的增加和肝硬化發生的風險。而且,HBV與HDV合并感染導致HCC的發生風險增加更加顯著。
酒精和過量飲酒可導致酒精性肝病、肝硬化和HCC已經是確定了的問題,全球約30%的肝癌歸因于酒精,尤其是男性、美國、西歐國家的患者。目前,越來越多的人們會因為長期飲酒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而患有肝硬化。慢性酒精攝入所致的疾病促進風險則更大。尤其是飲酒、乙肝病毒攜帶者之間的協同風險更加明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目前導致肝硬化的另一個常見病因,這些也是糖尿病、肥胖患者發生HCC的前驅步驟。肥胖現象在全球的日益普遍,就使得NASH成為導致肝硬化發生的最常見病因。
雖然代謝綜合征、NASH導致的肝硬化在HCC發病中低于病毒介導性肝硬化的發生。但是,他具有著很好的實施疾病監測、成本效益控制優勢。此外,在多項研究中也發現,約25%-30%的NASH相關性HCC病例,其發生是在沒有肝硬化的情況下導致的,如此對于HCC、NASH的防控措施和理念也需要適當的前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和知道全球范圍內肝癌的分布、流行和病因等內容,更為主要的也是為了更加廣泛的了解包括肝癌在內的惡性腫瘤疾病的防治手段。并且根據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習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制定具有針對性地防癌、治癌的措施。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