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作為相對常見的癌癥,全球的發病率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目前全球的統計數據顯示,男性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在惡性腫瘤的第一位。而女性肺癌的發病率排名第三,死亡率僅次于乳腺癌。
在我國,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肺鱗癌的發病率稍有下降,肺腺癌的發病率則逐年上升,如今占到了肺癌的40%到55%。
肺結節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與哪些原因有關?
首先就是煙草的危害,無論是吸煙還是二手煙甚至三手煙,長期被煙霧籠罩,跟肺癌有直接的關聯。
早在2004年的時候,《英國癌癥雜志》就得出了明確結論:煙齡長達20年的人,75歲左右患肺癌的風險便達到了14%-16%。如果煙齡時間更長的話,風險將會上升到20%到25%,這意味著10個長期抽煙的人,至少就有2個人最后會得癌癥。
而且,這僅僅指的是直接吸煙,還沒有算上二手煙和三手煙的危害。
所以,預防肺癌,推廣戒煙勢在必行。公共場所禁煙必須穩步推進,媒體上關于煙草危害的宣傳也要持續不斷,這樣才能增強人們的禁煙戒煙意識。
其次,空氣污染也是誘發肺癌的主要因素。室內的空氣污染主要是廚房油煙污染,這也導致了女性的肺癌患者通常與這一因素有關。
我國烹飪做飯的油煙溫度往往很高,而油煙在升高的時候,會產生苯并芘、多環芳烴等有毒有害氣體,它會直接刺激人體的口腔、呼吸道和肺部。超過60%的女性肺癌患者,都是由于長期接觸油煙導致的。因此,廚房做好通風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室外的空氣污染主要是工業廢氣、汽車尾氣等工業活動中產生的廢氣污染。迄今為止,我國年紀最小的一位肺癌患者是江蘇省的一名8歲女童,而臨床分析的主要原因就是空氣污染。
世衛組織在2013年的時候,已經把大氣污染以及構成大氣污染的顆粒物列為了主要致癌物質。這些細微顆粒物比如PM2.5,它會沉積在人的肺部引起炎癥,進一步則會誘發癌變。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刻關注空氣指數變化。在空氣污染嚴重的時候,避免開窗通風,外出還要盡量戴好口罩。
除此之外,一些特殊行業的工作者,比如礦工經常接觸粉塵,從事石棉行業的人接觸石棉纖維,消防員在救火中經常接觸燃燒的有害氣體,這些都會對肺造成損傷,嚴重的會導致癌變。
再者,近年來人們的健康意識逐漸提升,主動體檢和篩查的人也越來越多,加上單位組織的體檢,這些加大了的篩查力度,也發現了一些肺癌患者,從而也推高了肺癌的發病率。
肺結節跟肺癌的關系
在體檢中心,肺部出現結節,有的時候可能是肺癌的病癥,有的時候并不是,這就導致普通大眾對于肺部出現結節之后,都會表現的慌亂,因為不知道這種結節到底是什么。
上海市肺科醫院陳昶副院長表示,肺部的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的,跟結節的大小有關。臨床上的經驗是,結節要是小于5毫米的話,通常都是良性的。
除了大小之外,肺部結節的良性和惡性,還要從它的形狀上來看,一般分為室性結節和磨玻璃結節。絕大多數的肺部結節,都是磨玻璃結節,內部是中空的,而且密度比較小,惡性程度低,而且生長的速度也非常緩慢。
如果是實性結節的話,顏色往往比較深,而且生長的速度也比較快,這種結節基本上就是腫瘤了。
發現了肺結節,都要一刀切嗎?
如果是出現了磨玻璃結節的話,醫生通常會根據結節的不同程度,提醒患者來醫院隨訪。如果醫生診治有惡變的傾向,那么就會在體檢報告上注明密切隨訪。如果是一些微小的結節,醫生的建議通常是定期隨訪。
隨訪就是密切關注結節的變化,它是基于具體治療模式之外的觀察階段,通常來說,如果沒有惡性的可能,醫生的建議往往都是隨訪檢查。
隨訪患者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在定期的隨訪過程中,如果結節沒有發生顯著變化,被判定為良性的話,通常來說每年定期做一次體檢就行。如果有顯著的變化,往往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比如增強CT,甚至肺部穿刺活檢等。
若是需要密切隨訪的患者,則說明結節的變化程度還不明朗,一般三個月到半年左右就需要進行隨訪復查,若是沒有變化,那么需要在半年后一年內再進行復查,如果檢查的結果還是正常的話,那以后就可以改成每年一次的定期復查了。
綜合來說,針對肺部的結節,臨床上都有詳細的研判標準,醫生會根據標準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和建議的。而在日常生活中,戒煙以及避免各種危險誘因,定期篩查才是預防肺部疾病的最有效手段。
參考資料:
[1]《檢查出肺結節怎么辦?權威專家教你讀懂報告》.健康時報網.2019-11-12
[2]《遠離“五氣” 幫你預防肺癌》.重慶晚報.2019-12-6
[3]《肺結節不等于肺癌,八成是良性不必治》.中國婦女報.2019-11-25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