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一種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最快的惡性腫瘤之一。肺癌主要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小細胞肺癌,占總類型的約20%左右;另一類是非小細胞肺癌,約占80%左右。其中非小細胞肺癌包括兩種臨床常見類型,即肺腺癌和肺鱗癌。
肺鱗癌占原發性肺癌的40%~51%。多見于老年男性,與吸煙有密切關系。肺鱗癌生長緩慢,轉移晚,手術切除機會較多,5年生存率較高。
肺腺癌屬于非小細胞癌,大約占肺原發腫瘤的 40%,肺腺癌較容易發生于女性及不抽煙者。發病率比鱗癌和未分化癌低,發病年齡較小,女性相對多見。
1、癥狀不同:
肺鱗癌的典型癥狀主要有發高燒、咳嗽、咳血和胸痛等,20%-30%的肺鱗癌患者都是以發高燒為首發癥狀,其次是咳嗽,以咳嗽為首發癥狀者占35%~75%。
常見的發熱包括炎性發熱、癌性發熱等。如果是炎癥引起的發熱可以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不過容易復發。癌性發熱正常情況下是已經壞死的腫瘤組織被機體吸收造成的,此時用抗生素是不能降低體溫的。
肺腺癌早期沒有什么特殊的癥狀,要是有癥狀的話絕大多數都是呼吸系統表現出來的癥狀,包括咳嗽、低熱、胸痛等,不是太嚴重容易被忽略。在肺腺癌早期,患者常有骨關節癥狀,表現為骨關節腫脹,可發生在身體不同的關節。肺癌可累及肋骨還有胸壁組織,引起肩背痛。隨著癌細胞轉移,可對咽喉神經造成壓迫,導致聲音嘶啞。
2、病因不同:
肺腺癌則與大氣環境、肺部疾病、職業因素等有關。肺鱗癌多與吸煙有關,主要是由于支氣管黏膜柱狀上皮細胞受慢性刺激和損傷、纖毛喪失、基底細胞鱗狀化生、不典型增生和發育不全,最易突變成癌。
3、發病人群不同:
肺腺癌較容易發生于女性及不抽煙者,發病年齡較小,女性相對多見。
肺鱗癌多見于老年男性,與吸煙有密切關系。
肺癌高發人群
除了年齡和遺傳因素外,肺癌的發病與三霾(室外的霧霾、室內的煙霾及心理的陰霾)有密切關系。年齡是一個重要因素,肺癌的發病率從45歲開始逐漸上升,到80歲達到高峰。我國目前肺癌篩查項目鎖定的年齡是50歲以上。
肺癌家族史是另外一個重要因素,這類患者具有同樣的遺傳基因、生活環境,再有同樣的生活方式,具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也被定為肺癌的高危人群。另外,既往有肺部疾病史,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結核病等都屬于肺癌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