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DK4/6抑制劑引領HR+/HER2-乳腺癌靶向治療新征程
張瑾教授:內分泌治療是HR+乳腺癌治療的重要手段,從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他莫昔芬,到芳香化酶抑制劑如依西美坦、來曲唑等,再到選擇性雌激素受體下調劑氟維司群,雖然治療方案不斷優化,但部分HR+晚期乳腺癌患者經內分泌治療后產生原發或繼發性內分泌耐藥,降低了臨床療效,限制了后線治療的選擇,成為亟待解決的臨床困境。
張瑾教授:內分泌治療是HR+乳腺癌治療的重要手段,從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他莫昔芬,到芳香化酶抑制劑如依西美坦、來曲唑等,再到選擇性雌激素受體下調劑氟維司群,雖然治療方案不斷優化,但部分HR+晚期乳腺癌患者經內分泌治療后產生原發或繼發性內分泌耐藥,降低了臨床療效,限制了后線治療的選擇,成為亟待解決的臨床困境。
肝細胞癌起病隱匿,早期癥狀不明顯,多數人就診時已失去手術時機,無論是手術、介入治療或是化療,其對肝癌的治療效果仍然不是很滿意,肝癌的 5年生存率較低。
近日,在2020世界肺癌大會線上主席研討會上公布了一項重磅研究進展:一線治療惡性胸膜間皮瘤的關鍵III期臨床研究CheckMate-743取得重大突破,納武利尤單抗聯合伊匹木單抗一線治療不可切除的惡性胸膜間皮瘤,總生存期較單獨化療顯著改善,死亡風險降低26%。
CSCO頭頸部腫瘤專家委員會對指南更新的工作非常重視,在郭曄教授領導下,組織包括病理、影像、外科、放療、內科的醫生組成的MDT團隊經過多次線上會議討論,最終完成2020年CSCO頭頸部腫瘤診療指南的更新。
近年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等新藥或新模式的出現,為中國食管癌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選擇和希望。近日,中國醫師協會腫瘤多學科診療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大會于2020年8月29日北京順利召開,會議期間,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黃鏡教授就食管癌免疫治療的新進展和挑戰進行了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