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癌癥在全球范圍內造成了相當大的負擔。2018年,全球新增癌癥病例1700萬例,癌癥死亡950萬例,使其成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2020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預計將花費超過70億美元用于癌癥研究。
值得慶幸的是,在2020年最新發布的美國癌癥協會年度統計報告顯示,從1991年至2017年,癌癥死亡率下降了29%,其中從2016年至2017年下降了2.2%,這是有史以來單年度癌癥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
而在2020年9月發表在《醫學經濟學雜志》上一項新的大型的研究表明,由于治療方案的不斷改進,在2000年至2016年期間,新藥物讓120萬癌癥患者避免了死亡。在15種最常見的腫瘤類型中,死亡人數下降了24%!
2000-2016,106種抗癌新藥讓死亡率直線下降
這項最新的研究表明,從2000年到2016年,針對這15種最常見的腫瘤,16年批準了106種新療法-包括大腸癌,肺癌,乳腺癌,非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黑色素瘤,胃癌和腎癌。這些新的抗癌藥物的批準讓15類癌癥死亡率降低了24%!那么究竟是哪些藥物拯救了越來越多的癌癥患者呢?
盤點15類癌癥“革命性”新藥
在2000-2008年,白血病獲得了眾多批準(例如alemtuzumab,dasatinib,伊馬替尼,尼洛替尼);
2015年,肺癌的眾多藥物依次獲批(例如,阿法替尼,尼古魯單抗,奧西替尼,派姆單抗)
…..
隨著眾多抗腫瘤新藥的紛紛上市,病友們有了更高的生活質量和更長的生存期限,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查閱了大量文獻為大家盤點了15類癌癥近年來上市的“革命性”新藥,為病友們點亮新的希望!
?
1.非小細胞肺癌
?
自2000年以來,FDA共批準了24款藥物用于治療非小細胞肺癌。2003年首個用于治療晚期NSCLC的靶向治療藥物吉非替尼在美國上市,肺癌的個體化精準治療時代全面開啟,近年來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值得一提的是:
2018年,全球首款不限癌種靶向藥“拉羅替尼”上市,這是第一款FDA批準的不分年齡和癌種類型針對NTRK融合的廣譜TRK抑制劑,主要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TRK家族蛋白是酪氨酸激酶,如果能抑制激酶活性,就能抑制癌癥生長。
2019年,NCCN指南更新,將拉羅替尼納入NTRK融合陽性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
2020年3月25日,MET靶點迎來了全球首個靶向藥,Tepmetko?(Tepotinib)被日本厚生勞動省獲批用于治療治療MET 14外顯子跳躍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臨床數據顯示,接受Tepotinib治療的患者客觀緩解率達到了42.4%,讓這部分患者獲得了更長生存期;
2020年5月8日,全球首款用于治療攜帶RET基因變異的精準療法獲得FDA批準上市,用于治療攜帶RET基因變異的癌癥患者的精準療法。臨床數據顯示,入組非小細胞肺癌隊列有105例經過重度治療的RET融合患者以及39例未經治療的RET融合患者。
對于如此晚期的患者,總的客觀緩解率(ORR)達到64%,其中81%的患者持續應答≥6個月,創下了歷史新高。原文鏈接:提前獲批!傳奇抗癌藥LOXO-292震撼上市,這三個問題一定要了解
….
除此之外,全球腫瘤醫生網為大家盤點了目前肺癌獲批的所有靶向及免疫治療藥物供大家參考。
2.小細胞肺癌
小細胞肺癌是肺癌中疾病進展更快、惡性程度更高,治療的效果更差的一類肺癌,盡管目前臨床上已經有大量針對肺癌的靶向藥物,但小細胞肺癌至今仍沒有任何靶向藥物獲批。
2020年6月,小細胞肺癌終于迎來重磅好消息,FDA宣布小細胞肺癌新藥魯比卡丁(lurbinectin)用于治療含鉑治療后進展的小細胞肺癌(SCLC)患者,這是30年來小細胞肺癌的首個新化療方案!
臨床數據顯示,lurbinectin在鉑類化療進展的患者中達到35.2%的總緩解率(ORR),疾病控制率達到了68.6%。給小細胞肺癌患者帶了新的希望。
除此之外,免疫治療在小細胞肺癌治療中也帶了里程碑式的變革,阿特珠單抗、得瓦魯單抗、納武單抗和派姆單抗均被寫入指南,分別作為一、二、三線治療方案。
3.乳腺癌
1977年,突破性抗雌激素他莫昔芬(NOVALDEX?)被FDA批準用于治療晚期乳腺癌,1998年批準了藥物曲妥珠單抗(HERCEPTIN?),給乳腺癌患者帶來了長期生存的希望。截止到2020年6月,FDA共批準了17款乳腺癌的靶向治療藥物。值得一提的是:
2019 年 12 月 21 日,FDA 批準 DS-8201 用于 HER2 陽性乳腺癌。先前接受過曲妥珠單抗,TDM-1治療的HER2陽性不可切除和/或轉移性乳腺癌患者。
2020年4月,FDA批準用于聯合曲妥珠單抗和卡培他濱用于治療局部晚期無法切除或轉移性HER2陽性乳腺癌的患者,包括腦轉移瘤患者,這些患者已分別或聯合接受至少三種先前的HER2指導藥物。
除此之外,全球腫瘤醫生網為大家盤點了目前乳腺癌獲批的所有靶向及免疫治療藥物供大家參考。
4.三陰性乳腺癌
三陰性乳腺癌最少見,大概只占10%,但這是最讓人頭痛的一類,是所有乳腺癌中最惡性的一種,發展迅速,容易轉移和復發。
作為一種全新的治療模式,通過基因分子分型進行“分類而治”,可有效改善三陰乳腺癌患者的預后。
2020年4月22日,美國FDA加速批準抗體偶聯藥物Trodelvy(sacituzumab govitecan-hziy)上市,用于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2種療法的轉移性三陰乳腺癌(mTNBC)成人患者,這是FDA批準的首個治療三陰乳腺癌的抗體偶聯藥物,也是全球首個獲批的靶向人滋養層細胞表面抗原2(Trop-2)的抗體偶聯藥物。
2019年3月,FDA加速批準atezolizumab(TECENTRIQ?,Genentech Inc.)與紫杉醇蛋白結合,用于成人患者無法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TNBC)。這是全球首款用于治療乳腺癌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原文鏈接:逆轉生存期!四大新型藥物為三陰乳腺癌打開長生存大門
5.食管癌
中國每年的食管癌新發和死亡患者數,占全球發病和死亡的一半,化療方案的有效率有限,5年生存率處于5%的水平停滯不前。近年來,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迅速崛起,尤其以PD-1/PD-L1抑制劑為代表的免疫治療的成功,為食管癌的治療突破帶來了新的契機。
2019年7月,美國FDA批準了Keytruda(pembrolizumab,K藥,派姆單抗,帕博利珠單抗)用于食管癌的治療,用于PD-L1陽性的復發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食管鱗狀細胞癌。這讓食管癌治療50年來第一次看到了新藥帶來的曙光。
2020年6月11日,納武利尤單抗(Nivolumab,商品名:Opdivo,中文商品名:歐狄沃)獲得FDA加速批準,用于既往氟尿嘧啶和鉑類藥物化療后不可切除的晚期、復發性或轉移性食管鱗狀細胞癌(ESCC)患者的治療。這是被批準用于上述ESCC患者群體、無論PD-L1表達水平如何的第一個腫瘤免疫療法。
2020年6月19日,國產PD-1卡瑞利珠單抗(商品名:艾瑞卡)獲批用于晚期食管鱗癌的二線治療。
6.結直腸癌
目前晚期結直腸癌的生存時間由之前的不到一年提升至3年,并且有20%的患者可以生存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這是巨大的進步。
2020年4月8日,輝瑞(Pfizer)公司宣布美國FDA已經批準Braftovi?(encorafenib,康奈非尼)和Erbitux?(cetuximab,西妥昔單抗)聯合用藥方案(Braftovi二藥方案),用于治療攜帶BRAF V600E突變的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患者。
這些患者已經接受過一種或兩種前期療法。這是針對攜帶BRAF基因突變mCRC患者的首個靶向療法。
2018年上市的廣譜抗癌藥NTRK抑制劑拉羅替尼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消化道腫瘤亞組的總緩解率為43%,其中結腸癌患者的總體緩解率為50%。
2019年上市的第二款NTRK抑制劑恩曲替尼也專門采集了entrectinib 在ALKA-372-001和STARTRK-1,STARTRK-2研究中NTRK融合陽性的胃腸道惡性腫瘤患者數據。結果顯示:結直腸癌的有效率25%。
更多結直腸癌進展請點擊:2020結直腸癌7大靶點解讀及進展盤點!分子靶向免疫時代開啟!
7.胰腺癌
近年來,基因檢測作為精準治療的基礎,在肺癌、乳腺癌的治療中已取得了重大成效,在胰腺癌中的應用也出現了曙光。
2019年12月17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腫瘤藥物顧問委員會(ODAC)舉辦聽證會,基于POLO試驗結果,以7票對5票的投票結果,建議批準靶向抗癌藥Lynparza(中文品牌名:利普卓,通用名:olaparib,奧拉帕利),作為一線維持單藥療法,治療接受一線鉑類化療至少16周后病情無進展、攜帶生殖系BRCA突變(gBRCAm)的轉移性胰腺癌患者!
除此之外,全球腫瘤醫生網為大家盤點了目前胰腺癌獲批的所有靶向及免疫治療藥物供大家參考。
8.卵巢癌
卵巢癌本身是一種非常容易復發的腫瘤,晚期卵巢癌患者,術后3年內的復發率高達70%~80%。近期的一項研究的結果顯示,將奧拉帕利作為維持治療的方案,能夠將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從13.8個月延長至56.0個月,超過4倍!
奧拉帕利是首款獲批上市的PARP抑制劑藥物,于2014年獲批了乳腺癌的適應癥。2017年8月,奧拉帕利曾獲FDA批準用于BRCA陽性的復發性卵巢癌患者;2018年12月時,奧拉帕利的適應癥擴展到了BRCA陽性晚期卵巢癌的一線維持治療方案。
2019年12月時,奧拉帕利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批準在中國上市,作為BRCA陽性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一線維持治療方案。
9.膽管癌
全世界膽管癌發病率最高的地區在東南亞及我國,但是針對膽管癌的靶向藥物非常少。
2020年4月17日,FDA批準Pemazyre(pemigatinib),用于治療既往接受過治療的攜帶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2(FGFR2)融合或重排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膽管癌患者,這款藥物二線治療膽管癌患者的有效率ORR達35.5%,疾病控制率DCR為82%,成為膽管癌歷史上第一個靶向藥物!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10.胃癌
與肺癌相比,胃癌的獲批靶向藥物非常少,具有治療潛力的靶點也沒有肺癌多,主要包括TP53、EGFR、HER2、VEGF、VEGFR、MET、FGFR2、mTOR和Claudin 18.2等。從患者的角度來說,目前最值得關注的靶點有三個——HER2、VEGFR2和Claudin 18.2。
目前,雷莫蘆單抗已經獲得FDA批準上市,但未能進入國內市場;我國自主研發的抗血管生成藥物阿帕替尼已經在國內上市。
2020年3月,歐狄沃獲批成為中國首個胃癌免疫腫瘤治療藥物,用于治療既往接受過兩種或兩種以上全身性治療方案的晚期或復發性胃或胃食管交界腺癌患者。
11.胃腸間質瘤
12.肝癌
肝癌的病因特別復雜,為進一步提升肝癌治療的效果,需要以“組合拳”,即免疫腫瘤藥物聯合介入治療、抗血管生成藥物、化療和其他免疫腫瘤藥物等是目前臨床研究的重點和熱點。
2020年10月28日,羅氏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其腫瘤免疫創新藥物阿替利珠單抗(商品名:泰圣奇?,Tecentriq?)聯合貝伐珠單抗(以下簡稱“T+A”聯合療法)用于治療既往未接受過系統治療的不可切除肝細胞癌(HCC)患者。
這是目前唯一獲得FDA批準一線治療無法切除或轉移性肝細胞癌的癌癥免疫治療方案。也是十幾年以來,與標準治療藥物索拉非尼(Sorafenib)相比,首個改善患者總生存期和無進展生存期的治療方案。它有望改變肝癌患者的一線治療方式。
13.前列腺癌
14.白血病
15.淋巴瘤
除了上述研究和藥物,還有眾多有望延長晚期癌癥患者生存期的新藥和藥物組合療法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更多的研究進展大家可以咨詢全球腫瘤醫生網。
曾經,癌癥是不治之癥。但隨著抗癌手段的不斷更新,尤其是分子靶向藥物等新一代治療方法的出現,人類全面戰勝癌癥的那天不再遙不可及,讓我們一起見證這一天的來臨!
以下是一些目前備受矚目的抗癌好藥的臨床招募信息,需要的病友可以點擊申請:
告別天價“神藥”,數十款PD-1/靶向抗癌藥免費用!|臨床招募進行中(肺癌,胃癌,結直腸癌…)
不限癌種!拉羅替尼&恩曲替尼國內招募正式開始,免費用藥攻略快收藏!
國內已上市的PD-1/PD-L1用藥信息大匯總
【實體瘤招募】CAR-T細胞治療晚期實體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臨床研究
想了解癌癥的科普、預防及治療,癌癥心理咨詢等,請搜索我們的三個公眾號:1,女性癌健康;2,植物硒教授;3,癌友群,關注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