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醫療水平的發展,新型的癌癥治療手段相繼出現,其中免疫治療如火如荼地開展,給腫瘤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但大家同時又會有些許疑惑,既然免疫治療那么好,那傳統的治療手段是否要放棄了呢?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實際上,腫瘤治療其實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單純憑借某一種治療手段很難取得良好的效果,腫瘤治療需要綜合各種手段相互配合才有可能在抗癌的斗爭中取得最后的勝利。
“放療+免疫”強強聯合,抗癌效果倍增!
免疫治療真正的高光時刻源于2000年,科學家和醫生在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身上,第一次見識到了免疫治療的威力。后來,在PD-1抗體把復發/難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5年生存率,從5%提升到16%,我們更是切實感受到,免疫治療給癌癥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
然而免疫治療的不足在于僅有10%~30%的患者響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治療。這與癌細胞、免疫系統和腫瘤微環境的復雜性密不可分。
一直以來,放療在腫瘤治療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臨床實踐中約70%的腫瘤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療。但是,作為局部治療手段,放療的作用靶點僅局限于腫瘤細胞,對微環境影響較小,這也是其中的不足之處。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近兩年來“免疫+放療”模式成網紅明星組合,尤其是晚期癌癥患者,非常“熱衷”。不可否認,這種組合給很多患者帶來了利好。放療過程是一個照射過程,可以促進腫瘤抗原的釋放,激發免疫效應,使很多的冷腫瘤變成了熱腫瘤,有利于治療。
反過來,免疫治療也同樣能解決制約放療效果的一些瓶頸,比如通過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療會使腫瘤血管正常化,從而改善腫瘤常見的乏氧狀態,使癌細胞對射線更敏感,容易被放療殺傷。放療聯合免疫治療,可相互助力,的確可達到1+1>2的效果。
放療與免疫治療具有互補、協同作用
因此,不管是在肺癌治療領域還是其他腫瘤領域均有良好的療效!今天小編查找權威雜志發表的數篇重磅論文,以論證免疫療法聯合放療的互補、協同作用。
“免疫+放療”徹底改寫III期不可手術肺癌的治療模式
比較著名的PACIFIC研究,主要旨在評估度伐利尤單抗作為鞏固治療,用于接受了標準含鉑方案CRT后,未發生疾病進展的Ⅲ期不可切除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療效與安全性。
該試驗治療III期肺癌(局部晚期肺癌)時,采用的方案是免疫治療接在同步放化療后,也就是序貫治療。但免疫治療入局的時機,顯然不止一個,它可以作為誘導治療,也可以和放化療同步進行。
度伐利尤單抗(durvalumab)是阿斯利康旗下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去年底基于PACIFIC研究結果在中國獲批上市,成為中國首款PD-L1抗體。
結果顯示,對比安慰劑組,度伐利尤單抗顯著延長了中位PFS約11.6個月(17.2 vs 5.6個月)。總生存時間(OS)也得到顯著延長,度伐利尤單抗對比安慰劑組的中位OS分別為未達到(NR)和29.1個月。3年總生存率方面,兩組分別為57.0% vs 43.5%。此外,度伐利尤單抗維持治療還可以顯著延長至發生死亡或遠處轉的時間(28.3 vs 16.2個月)。
就在今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上,PACIFIC研究更新公布最終的總生存期數據和4年生存率數據,進一步奠定了其標準治療地位,讓III期肺癌(局部晚期肺癌)患者看到了治愈的希望。
中位總生存期:47.5個月,幾乎達到了4年之久,與安慰劑組的29.1個月相比,延長了18.4個月,也就是1年半的生存時間,且死亡風險降低了29%(HR=0.71)。
度伐利尤單抗組4年總生存率為49.6%,而安慰劑組則為36.3%,換句話說,有近乎一半的患者通過PACIFIC模式活過了4年。
“放療+免疫”治療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安全又有效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Minn等對放療和免疫檢查點的反應機制和生物標志進行了單一機構的Ⅰ期試驗研究。結果提示:放療聯合抗-CTLA4治療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黑色素瘤PD-L1升高是一種占主導地位的抗性機制。小鼠模型實驗顯示,放療結合抗-CTLA4、抗-PD-L1促進治療反應有不同的作用機制。這項研究結果有助于將放療從局部治療模式向系統治療模式轉換。
結果顯示:在所有接受治療的患者中,沒有觀察到劑量限制毒性的發生,大多數腫瘤消失。中位隨訪21.3個月,總生存率為35%。小鼠模型研究顯示:放療聯合抗-CTLA4提高了療效;而未接受放療的腫瘤,其表現與患者身上的腫瘤表現是一致的,對治療是抗拒的。
與小鼠模型的研究結果一致,在臨床觀察病例中,黑色素瘤PD-L1低表達患者,放療聯合抗-CTLA4治療科顯著延長總生存期和無進展生存期,而PD-L1高表達患者疾病快速進展,T細胞也枯竭。
免疫聯合放療能使30%~60%患者癌癥停止擴散
第59屆美國放射腫瘤學會(ASTRO)年會上,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癌癥中心放射腫瘤學副教授James Welsh等報道的放療聯合免疫治療的結果是針對IV期癌癥患者的新研究:發現放療聯合免疫治療可以通過刺激人體的免疫系統來攻擊腫瘤,從而減緩腫瘤的生長。
在II期試驗中,肝或肝轉移的晚期癌癥患者對聯合治療有反應。不同的治療組緩解情況有所不同,結果顯示有30%~60%的患者癌癥停止擴散。
聯合治療的療效和毒性取決于放療介入的時機
一項刊登于《European Urology》上,由比利時根特大學醫院放射治療部和癌癥研究所等多家研究機構共同參與的,用Pembrolizumab(派姆單抗)結合隨機序貫SBRT(立體定向放射)治療轉移性尿路上皮癌(mUC)的I期臨床試驗中,研究者發現不同的時間節點加入SBRT治療mUC,最終聯合治療的療效不同。
結果顯示,先用派姆單抗3周后,再用SBRT治療的患者的響應率為44%,明顯優于先用SBRT,1周后再用派姆單抗治療的患者(0%)。
【無癌家園專家解讀】
這表明,聯合治療的療效和毒性取決于放療介入的時機,明顯先用派姆單抗治療,后介入放療的效果更佳。
小編有話說
目前免疫加放療的這種治療模式,在多個腫瘤治療中都有應用,特別是肺癌、食管癌、頭頸部腫瘤以及婦科腫瘤。這些腫瘤都伴有免疫功能的異常,特別適合聯合治療的模式。若想了解更多關于國內外最新免疫及放療前沿進展及臨床試驗請聯系無癌家園。
雖然免疫聯合放療的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小編要在這里提醒各位癌友,此種療法并不是人人適用,患者是否選擇免疫治療,以及是否選擇放療聯合免疫治療,必須經過專家們多學科的會診進行嚴格的評估,才能進行診治。
無癌家園的專家告誡各位癌友,目前最前沿、最優化的良策是精準治療。多學科的聯合、對患者“一對一”地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才能讓治療更為精準,療效才最大化。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