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結節,實際上是一個醫學術語,臨床上說的是B超、CT與核磁等影像上面的陰影,然后稱之為結節。
那么至于這個結節到底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在臨床上不能簡單的歸結為大一些的就是惡性,而小一些的就是良性,因為臨床上手術切除以后做病理,大的也有可能是良性,而小的卻也出現了微小癌變病灶。所以單單從影像學上看,還不能完全確診是良性、惡性,只有做了穿刺之后,才能最終確診。
那在還沒確診是良性、惡性之前該怎么辦呢?
按照中醫的經驗,一定要主動觀察、主動干預,尤其是重用動物藥來干預,讓它縮小,如果一旦縮小了,那么不管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都是一個好消息,也就是抑制住病情的發展了,如果是惡性的縮小了,那最好,如果是良性的,至少證明大概率不會向惡性的方向發展了。所以結節問題,先不要管它是良性還是惡性,只要縮小了,就達到我們的目的了。
記得有一名甲狀腺結節患者,就屬于比較大的那種,大概直徑有兩公分多左右,這名病人經過了很長時間與多種手段的治療,總是反反復復,減小之后又增大。之后就來到了中醫門診,然后本著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經過一個月的治療,體積縮小了近一半。
所以結節不管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只要是縮小了,就證明目前的措施與治療手段針對于病人來說就是適當的。
所以結節一定要主動干預,這樣既可以逆轉病勢,也可以降低惡性發生的概率,而且中藥的主動干預,是必要的。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