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世衛組織癌癥專家安德烈·伊爾巴維表示,2020年確診癌癥的患者數達1930萬人,1000萬人死于癌癥。目前,全球1/5的人在其一生中都會罹患癌癥。乳腺癌已成全球最常見癌癥,在新增癌癥病例中占11.7%,其次是肺癌、結直腸癌。此外,每年約40萬兒童確診癌癥。
據2019年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全國癌癥統計數據顯示,我國2019年惡性腫瘤發病人數約392.9萬人,死亡約233.8萬人,每分鐘有7.5人被確診為癌癥。
2月4日是世界癌癥日,今年的主題是“關愛患者,共同抗癌”。
癌癥是怎樣形成的?
癌細胞是一種變異的細胞,與正常細胞不同,癌細胞有無限增殖、可轉化、易轉移的特點,能夠無限增殖并破壞正常的細胞組織。
癌細胞其實來源于正常細胞,一個正常細胞轉變為癌細胞需要經過多個階段,至少需要3-7次突變。而人體有一套完整的免疫系統,可以隨時消滅癌細胞,因此,在正常情況下,人類患癌癥的概率是很低的。
但是,當人體發生某些疾病,或者免疫功能下降,或者接觸到某些外在致癌因素時,免疫系統不能及時清除或者識別癌細胞,造成癌細胞大量增值,失去控制,就會引發癌癥。
哪些因素可以致癌?
致癌因素包括外在和內在兩部分。
外在因素包括生活習慣、環境污染、病菌感染、慢性刺激損傷、電離輻射、藥物等。
內在因素包括遺傳因素、免疫因素和內分泌因素等。
據統計,在所有致癌因素中,一下八種是最常見的:
1、吸煙
2、肥胖
3、水果和蔬菜攝入量低
4、缺乏鍛煉
5、飲酒
6、人乳頭瘤病毒感染
7、空氣污染
8、家庭使用固體燃料產生的室內煙霧
癌癥可以治愈嗎?
2001年第二屆世界癌癥日的主題為“倡導防癌治癌科學規范、反對封建迷信、假醫假藥”。
癌癥并非不可治療,據統計,約有三分之一的癌癥是可以治愈的。目前的癌癥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放療、化療、免疫、靶向、中醫中藥等多種。早期患者通過手術治療可以治愈,中晚期患者也可以通過多種方法配合綜合治療獲得長期生存。
癌癥的治療需要的是科學的方法,任何保健品、偏方都不能治愈癌癥。中醫中藥對癌癥的治療有很大的幫助作用,但是請到正規醫院,找專業醫生。聽信偏方、秘方往往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2003年第四屆世界腫瘤日的主題是“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大部分癌癥在早期都能達到治愈效果,疾病分期越晚,則預后越差。因此,定期體檢,高危人群進行癌癥篩查,是影響癌癥治療的重要因素。
關愛患者,共同抗癌
癌癥治療是一個長期的事情,每一位患者都需要家庭、醫院和社會的幫助。良好的家庭環境,科學、專業的醫療機構,充滿關愛的社會氛圍,是癌癥患者抗癌成功的希望。
希望我們能夠共同努力,一起鑄就抗癌奇跡!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