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這么常見,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1、幽門螺桿菌感染。說起胃癌的發病危險因素,大家首先會想到幽門螺桿菌,這也是說得比較多的因素。幽門螺桿菌感染真的會導致胃癌嗎?對于這個問題,大家應該這樣理解,幽門螺桿菌感染確實會增加胃癌的發病風險,但不能簡單地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會得胃癌。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細菌,早在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就將其列為人類的1類致癌因子,所謂1類致癌因素,并不是說它是一個特別兇猛可怕的細菌,1類是指證據等級高,有充分的研究證據支持說幽門螺桿菌會增加胃癌風險,
就像煙草煙的煙霧也是1類致癌因子,這個當然指的也是證據等級,是說它的致癌性是明確的,確實會致癌,但不等于吸一口煙就會得癌,更不等于說這個東西很毒,吸一口就會中毒。
2、N-亞硝基化合物。含有亞硝基團的化學物質稱為N-亞硝基化合物,是明確的致癌物,致癌作用強,致癌譜廣。而人胃內的酸性環境是N-亞硝基化合物合成的理想環境,通過食物攝入胃內的前體物可進一步內源性合成N-亞硝基化合物,從這個角度,胃癌可以說是“吃”出來的。
3、飲食因素。這里說的飲食因素,是指飲食本身的因素,剛才上面說的那條說的是通過飲食可能攝入N-亞硝基化合物的前體物。飲食因素在胃癌的發生中起著重要作用,胃癌確實某種程度上是吃出來的癌癥,
像高鹽飲食、常吃腌、熏、燒烤和油煎食物,以及霉變食品等,都是胃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與之相反,新鮮蔬菜和水果則對胃癌的發生具有保護作用,因為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其他抗氧化物質。
從這里也可以知道,想要降低得胃癌的風險,就要盡可能不吃或少吃腌、熏、燒烤和油煎食物,避免高鹽飲食,避免霉變食物,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4、遺傳因素。所謂遺傳因素,不是說胃癌會直接遺傳,父母得胃癌,子女不會因此遺傳父母的胃癌,將來也不是一定會得胃癌,只是“遺傳”了一種容易得胃癌的易感性傾向,將來不是一定會得胃癌,會不會得胃癌,還取決于以后的環境因素,
但在同樣的環境因素中,在家族史的人有更高的風險。胃癌按照組織發生學可分為腸型和彌漫型兩類,腸型胃癌的發病通常較晚,好發于胃竇部,而彌漫型胃癌發病通常較早,患者年齡較輕,好發于胃體,彌漫型胃癌有更高的遺傳傾向性。
估計有的人會說,那是不是以上這些因素我都做好了,或者都沒有,就一定不會得胃癌?當然不是啊,但可以肯定的是,你得胃癌的概率會相對較少,但不能保證一定會得胃癌,
因為并沒有說以上就是胃癌全部的危險因素,更何況, 確切的發病原因并沒有完全弄清楚,現在還不能做到絕對避免得癌癥,所謂預防就是最大可能降低得癌風險。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