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四川省遂寧市中醫院 盧小清
當人體的口咽以及喉嚨部位出現病變,就會出現咽喉腫痛的癥狀,特征就是咽喉部位紅腫、疼痛、吞咽不適等,在西醫當中診斷為急性或者慢性的咽炎、急性或者慢性的扁桃體炎、喉炎等也會產生這種癥狀。
咽喉腫痛的病因
中醫認為,咽與胃相連通,喉與肺相連通。當外界的風熱邪毒從口鼻入侵的身體當中,就會導致人體的咽喉部位首先出現癥狀。如果進食辛辣過熱的食物,牽動胃部火熱,灼燒人體內的水形成痰液,痰火郁結在喉部,就會導致喉部發腫。或者是邪熱損傷到體液,導致體液不能達到咽喉部位,形成咽喉上火,產生炎癥,導致咽喉腫痛。
辨證論治的治療方法
中醫在治療咽喉腫痛時會分為實證和虛癥,進行辨證論治治療。實證:①主證:咽喉部位紅腫、疼痛,吞咽更痛,似撕裂。伴有感覺寒冷、發熱,咳嗽、聲音嘶啞。或者高熱,口渴,口臭,便秘,舌苔發黃,脈搏加快。②分析:咽喉正是肺部和胃部的表現,風熱侵入肺部或者胃火導致咽喉發炎,出現咽喉腫痛。
風熱主要淤積在機體的外部,肺氣難以宣發出來,就會出現類似高燒的寒熱、咳嗽、聲音嘶啞癥狀。而胃部的火氣上涌至口部,就會導致口渴、口臭。而邪熱郁結在體內,就會導致大便干燥而便秘,舌苔變黃,脈搏加快。③治療原則:疏風清熱利咽。
④處方:主要選取手太陰、手足陽明經的腧穴。使用瀉法針刺。主要選取少商穴、列缺穴、合谷穴、曲池穴、內庭穴等。(少商穴是中醫急救的主要穴位,用于治療咽喉腫痛、扁桃體炎、發熱、昏迷等)④處方意義:少商穴為手太陰經井穴,淺刺出血可以清熱利肺。列缺穴可以祛除體內邪熱,利咽喉。合谷穴+曲池穴增加驅邪退熱的效果,曲池穴+內庭穴可以清熱瀉火。⑤加減:高熱增加大椎穴,便秘增加支溝穴、大橫穴、照海穴。
虛癥:①主證:咽喉僅有泛紅,沒有特別嚴重的腫痛癥狀,咽部較干,手足心發熱,舌頭發紅,脈搏變細變窄變快。②分析:病人體內缺水,不能壓制體內火氣,導致虛火上行,灼燒咽喉,因此咽喉變紅、腫痛。體內熱氣較為旺盛,導致手足心發熱,咽部較干,舌頭發紅,脈搏變細變窄變快。
③治療原則:滋陰降火利咽。④處方:選取手太陰、足少陰經的腧穴。用補法針刺,選取太溪穴、照海穴、魚際穴。④處方意義:太溪穴是足少陰經的原穴,照海穴是足少陰經和陰脈的交匯處,兩條脈絡均經過咽喉,因此選取這兩穴可以調理兩條經脈的經氣。
魚際穴是手太陰的滎穴,可以利咽清肺。以針刺這三個穴位,可以清虛火,減少對體液的蒸發,有效緩解咽喉腫痛。
臨床上的其他常用療法
1、耳針:使用毫針瀉法針刺,留針30分鐘。在耳背靜脈刺血,首先用手揉捏耳部,使其充血,之后在靜脈顯現的地方用針刺一兩個點,放兩三滴血,每天刺1次,但是不能天天刺一個位置。
2、穴位注射:選取合谷穴(不適用于兒童,容易魚際肌攣縮),注入0.5~1%的鹽酸普魯卡因0.5ml,1天1次,或者在大椎穴、曲池穴注射0.5ml維生素B12,1天1次。
3、使用皮膚針刺第4~7頸椎的兩側,使用中、重度叩刺,1天一兩次。
4、食療:①滋陰清熱飲:天冬、麥冬各12g,桔梗9g,山豆根、甘草各6g,崗梅30g,用水煎服,1天1劑。治療咽喉炎及扁桃體炎。② 羅漢果利梅煎:雪梨1個/雪梨干30g、羅漢果半個、崗梅20g,水煎服,1天1劑。
治療咽炎。③銀耳沙參雞蛋飲:銀耳、北沙參各10g、水煎取汁,打入雞蛋1~2個,蛋熟后根據口味可以添適量的糖。治療陰虛肺燥致咽干喉痛、口渴。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