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楊衿記教授:MET靶點診療全面攻略,真實病例集提供臨床診療新思路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賽沃替尼書寫MET異常患者診療新篇章!

    2021年6月,高選擇性MET-TKI賽沃替尼在中國上市,這意味著中國的MET靶向治療從此邁入了嶄新的階段。國內的腫瘤患者也迎來了新的機會和曙光。醫學界傳媒特推出“MET勝例在沃——罕見突變腫瘤MET抑制劑賽沃替尼治療優秀病例征集活動”,旨在通過向廣大腫瘤臨床醫生征集典型病例,以臨床病例展示為載體,以大咖病例點評為橋梁,提高臨床醫生對MET通路異常的認識,推動罕見突變腫瘤的規范化診療。


    2022年3月,醫學界腫瘤頻道篩選并發布了5個優秀病例,分別由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高歌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梁璇教授、江蘇省腫瘤醫院高津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田江芳教授、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王碩教授提供。對此,本平臺特邀楊衿記教授針對這5個病例進行總結點評。

    病例精彩內容回顧

    病例1:56歲男性,腫瘤原發部位不明,診斷為左側鎖骨區、腹膜淋巴結轉移性低分化腺癌伴MET擴增,在2周期白蛋白紫杉醇+卡鉑(TC方案)化療進展后,予賽沃替尼二線靶向治療一個月后腫瘤達到部分緩解(PR),腫瘤標志物明顯下降,且肝腎功能總體較好。(點擊查看完整病例)

    病例2:該患者診斷為肺腺癌,基因檢測結果為EGFR、ALK、BRAF野生型,PD-L1高表達。其先后接受化療、免疫聯合化療治療、免疫維持治療,再次疾病進展后,患者接受免疫聯合化療治療,但因免疫治療不良事件停用免疫治療,單用化療1周期后患者再次疾病進展(PD)。

    患者基因檢測結果顯示MET擴增,故予以賽沃替尼治療。僅僅12天后,療效評估發現腫瘤獲得PR。至最后一次隨訪時,該患者已接受賽沃替尼治療6月余,疾病控制良好,且未見明顯不良反應。(點擊查看完整病例)

    病例3:該例患者為78歲局晚期左肺腺癌患者,初診時基因檢測結果為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該患者選擇自行接受中藥治療7個月以后,疾病持續進展。隨后,患者開始接受賽沃替尼靶向治療,并在使用賽沃替尼治療1個月后獲得PR的近期療效,且無明顯不良反應,生活質量較高,后續隨訪過程中腫瘤進一步縮小,目前仍處于持續獲益中。(點擊查看完整病例)

    病例4:76歲男性,診斷為右肺上葉低分化癌累及右肺上葉靜脈伴縱隔、右肺門淋巴結轉移(cT4N2M0 IIIB期),基因檢測結果為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患者接受賽沃替尼新輔助治療,腫瘤獲得PR,為提高后續手術療效、延長患者生存期創造了機會。(點擊查看完整病例)

    病例5:該病例為45歲的原發灶不明腫瘤患者,淋巴結繼發惡性腫瘤,先后使用兩種化療方案均快速進展,在檢測出MET擴增后換用MET抑制劑賽沃替尼。給藥后,患者的左側腹部疼痛癥狀在2周內明顯好轉,且腫瘤快速縮小,獲得PR。截至最后一次隨訪時,患者已用藥7個月,仍維持PR,生活質量也得到了提高(點擊查看完整病例)

    楊衿記教授總結點評

    MET通路異常形式主要有MET過表達、MET擴增及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等。在中國NSCLC中,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發生率約為1%~3%[1],多見于高齡男性晚期NSCLC患者,雖然比例較少,但由于肺癌發病人群龐大,出現該基因異常的絕對人數并不少。MET擴增也是MET通路異常激活的重要方式,最常見于EGFR-TKI耐藥后,MET擴增比例可達10%~20%,NSCLC中原發MET擴增比例為1%~5%[2-4]

    2021年6月,MET-TKI賽沃替尼獲批上市,為MET通路異常的患者帶來了更優的治療方案,極大地改善了此類患者的生存,推動了中國腫瘤“精準診療”的進一步發展。

    2022年3月,“MET勝例在沃——罕見突變腫瘤MET抑制劑賽沃替尼治療優秀病例征集活動”篩選并發布了5個病例,其中包括2例原發部位不明的MET擴增患者,2例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的患者以及1例MET擴增肺腺癌患者。其中部分為經過多線治療等較為難治的患者。

     
    但這些患者均通過賽沃替尼治療獲得了快速的緩解,其中一例患者僅12天便達到了PR。此外,一例76歲高齡患者通過賽沃替尼新輔助治療獲得了手術切除的機會。未來隨著腫瘤診療的進一步規范化,賽沃替尼有望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生存。接下來對以上5個病例進行總結和分析,希望可以為臨床用藥帶來值得借鑒的經驗。

    01

    精準靶向診療還需“檢測先行”

    從病例2的診療經過中可以看出,賽沃替尼對于此前經過多線治療的MET擴增肺腺癌患者仍然能夠帶來顯著獲益,該病例僅12天便獲得了PR,并且至今仍然持續PR。但是該患者最初的基因檢測并未包含MET基因檢測,且其他檢測的靶點均為陰性。

    這也表明,臨床醫生精準診療的前提在于精準檢測,且除了EGFR、ALK等驅動基因以外,還需要主動進行MET擴增的檢測,尤其是在化療、免疫等治療效果不佳時,更應該進行動態檢測,使患者獲益最大化。在NSCLC的治療過程中,多次進行組織活檢、動態基因檢測也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和意義。未來期待基因檢測技術不斷突破,更好地為肺癌患者的精準治療保駕護航!

    02

    對于原發灶不明的MET擴增患者,賽沃替尼提供精準治療新思路

    雖然大部分腫瘤通過嚴密檢查可以確定原發部位,但臨床上仍有3%-5%[5]的患者無法確定腫瘤原發部位,即原發部位不明腫瘤。由于臨床特征和分子特征研究相對較少,原發部位不明腫瘤目前的標準治療依然為經驗性化療,但約80%的原發部位不明腫瘤對化療不敏感,中位總生存時間只有6-10個月[5]。隨著精準醫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證據提示,部分原發部位不明腫瘤存在驅動基因突變時可考慮靶向治療。

    上述病例1中的患者先后接受多種檢查,但仍未明確明確原發部位,再加上病理類型為腺癌,因此根據2022年第一版美國國家綜合癌癥網絡(NCCN)指南[6]推薦,給予了TC方案化療。

     
    但遺憾的是,患者在僅僅2周期TC方案化療后就出現了PD。在檢測出MET擴增后,患者接受賽沃替尼600mg qd二線治療并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治療1個月后,CT檢查結果顯示腫瘤獲得PR,并且腫瘤標志物水平明顯下降。

    病例5的患者也為原發灶不明腫瘤,且本身疾病惡性程度很高,預后較差,對現有的化療不敏感。該患者先后嘗試了兩種化療方案,但均快速進展。隨后檢測出MET擴增,患者用藥3天后自身癥狀就得到明顯緩解,并且至今仍處于PR狀態。


    結合這兩例真實臨床病例可以發現,對于原發灶不明腫瘤且存在MET擴增的患者,賽沃替尼帶來了全新的治療選擇,此前這類患者的治療手段匱乏,但是二代測序(NGS)基因檢測可以提供診斷和治療的依據,為患者帶來“精準診療”的 機會。

    03

    賽沃替尼助力高齡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患者迎來長生存希望

    病例4中的患者為右肺上葉低分化癌累及右肺上葉靜脈伴縱隔、右肺門淋巴結轉移(cT4N2M0 IIIB期),胸外科就診后建議患者至腫瘤科行新輔助治療。由于新輔助化療的生存獲益有限,僅能提高5年生存率5.4%[7]
     
    考慮到本例患者存在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接受化療的效果不佳,且以往有研究提示,驅動基因陽性的患者可能從新輔助靶向治療中獲益,因此探索性地嘗試了高選擇性MET抑制劑賽沃替尼新輔助治療。治療后,患者腫塊明顯縮小,也順利獲得了接受手術切除的機會。

    這表明,賽沃替尼用于新輔助治療能夠實現快速縮瘤,改善手術效果,未來有望陣線前移,在新輔助治療中進一步開展研究,并驗證其臨床價值。

    專家簡介

    楊衿記 教授

    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中共廣東省人民醫院紀委委員、腫瘤中心黨總支書記、腫瘤中心主任、腫瘤學教研室主任、腫瘤中心肺一科主任 。廣東省醫師協會腫瘤內科醫師分會主任委員、廣東省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理事。曾留學丹麥和美國,主要研修臨床腫瘤學與早期臨床試驗。

    主攻肺癌MDT與精準治療。主持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國家科技部慢病重大項目子課題和2項省自然基金面上項目。研究方向:雙驅動基因肺癌、肺癌c-Met分子信號轉導通路、肺癌分子靶向治療的原發與繼發耐藥、I.O.治療的精準化。

    以第一/共一/通信作者在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Annals of Oncology和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等雜志上發表SCI論文29篇,最高IF2017:21.466。參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次、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1次、省科學技術一/二等獎各/3/2次 。

    2015年度首屆“羊城好醫生”。2018年度“廣東好醫生”。2019年度“國之名醫·優秀風范”。

    主編《怒放的生命:100個活過5年晚期肺癌患者抗癌記》。

    參考文獻:

     
    [1]Awad MM,et al.ASCO 2020

     
    [2]Pasquini G,et al.Expert Opin Investig Drugs.2018 Apr;27(4):263-375

     
    [3]Wang Y,et al.Lung Cancer.2018 Apr;118:105-110.

     
    [4]Ramalingam SS,et al.ESMO 2018

     
    [5]Fizazi K, Greco FA, Pavlidis N, et al. Cancers of unknown primary site: ESM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follow-up. Ann Oncol. 2015;26 Suppl 5:v133-8. doi: 10.1093/annonc/mdv305.

     
    [6]NCCN Guideline for Occult Primary (Cancer of Unknown Primary [CUP]) . Version 1.2022.

     
    [7]Pignon J.P., Tribodet H., Scagliotti G.V., et al. Lung Adjuvant Cisplatin Evaluation: A Pooled Analysis by the LACE Collaborative Group. J. Clin. Oncol. 2008;26:3552–3559. doi: 10.1200/JCO.2007.13.9030.

    *此文僅用于向醫學人士提供科學信息,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