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2020CSCO完整日程全公布;口服紫杉醇類藥物呼之欲出 | 腫瘤情報

    每天1分鐘,給你腫瘤圈內的專業“談資”!(如需文獻原文,可加小編微信yxj-oncology獲取)

    要點提示:

    1. Lancet:Liso-cel治療復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獲得較高客觀緩解率且安全性可控

    2. CCR:放化療后的晚期NSCLC患者對于自體NK細胞療法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3. CCR:納武利尤單抗聯合Ipilimumab一線治療sRCC患者結果顯著優于舒尼替尼

    4. CCR:阿貝西利在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繼發腦轉移患者的腦轉移組織中達到治療濃度

    5. 新藥:創新口服紫杉醇配方獲FDA優先審評資格

    6. 新藥:FDA批準首款急性髓系白血病持續治療藥物

    7. 日程發布 | 第23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暨2020年CSCO學術年會

    1

    Lancet:Liso-cel治療復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獲得較高客觀緩解率且安全性可控

    Lisocabtagene maraleucel(liso-cel)是一種自體的、CD19導向的、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產品。9月1日,一項評估liso-cel在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中的活性和安全性的研究在Lancet雜志發表。

    研究者在美國的14個癌癥中心招募了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成年患者(年齡≥18歲)。

    患者被分配到三種目標劑量水平的liso-cel中的一種,在試驗中依次進行測試[50×10 CAR6 +T細胞(一劑或兩劑),100×10 CAR6 +T細胞和150×10 CAR6 +T細胞],以相等的目標劑量依次輸注兩種成分(CD8+和CD4+CAR+T細胞)。

    主要終點是不良事件、劑量限制性毒性和客觀緩解率(ORR)。

    344例患者接受了白細胞注射術制造CAR+T細胞(liso-cel),其中269例患者接受了至少一劑liso-cel。入組患者中位總生存期(OS)為18.8個月(95%CI 15.0-19.3)。

    liso-cel的總體安全性和活性沒有因劑量水平而異。在納入療效評價集的256例患者中,186例(73%,95%CI 66.8-78.0)患者獲得客觀緩解,136例(53%,95%CI 46.8-59.4)患者獲得完全緩解(CR)。

    最常見的≥3級不良事件是中性粒細胞減少(161例,60%)、貧血(101例,37%)、血小板減少(72例,27%)。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和神經系統事件分別發生113例(42%)和80例(30%),其中≥3級事件分別發生6例(2%)和27例(10%)。

    9例(6%)患者出現劑量限制性毒性,其中1例患者在接受一次50×106CAR+T細胞后因彌漫性肺泡損傷而死亡。

    該研究表明,在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中,包括組織學亞型多樣和高危特征的患者中,使用liso-cel可獲得較高的ORR,且≥3級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和神經系統事件發生率低。Liso-cel療法還需進一步評估。

    2

    CCR:放化療后的晚期NSCLC患者對于自體NK細胞療法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9月1日,一項評估通過離體激活的自然殺傷(NK)細胞治療經過放化療后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耐受性和療效的II期、隨機臨床試驗結果發表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

    在高危腫瘤上選擇性表達的熱休克蛋白70的膜結合形式(mHsp70)可以作為靶向mHsp70的NK細胞的靶標。因此,mHsp70陽性的晚期NSCLC的患者可能會受益于NK細胞的治療。

    這項研究納入了患有不可切除的mHsp70陽性NSCLC(IIIa/b期)的患者。試驗組首先接受60-70Gy的放療和鉑類藥物化療,接著進行4個周期經TKD/IL2體外激活的自體NK細胞治療,對照組只進行放化療。

    主要終點是無進展生存(PFS),次要目標是生活質量(QoL,通過QLQ-LC13問卷)、毒性和免疫生物學反應的評估。

    結果顯示,患者對于放化療后的NK細胞療法耐受性良好,兩組之間的生活質量指標均未發現顯著差異。

    試驗組的1年PFS率為67%(95%CI 19%–90%),對照組1年PFS率為33%(95%CI 5%–68%),但單邊log-rank檢驗的結果并不顯著(P=0.36)。試驗組患者的臨床緩解率與外周血中激活的NK細胞數量相關。

    研究者表示,放化療后晚期NSCLC患者經過體內TKD/IL2激活的自體NK細胞治療后,耐受性良好,且能獲得一定的臨床緩解。

    3

    CCR:納武利尤單抗聯合Ipilimumab一線治療sRCC患者結果顯著優于舒尼替尼

    9月1日,一項通過對CheckMate 214臨床試驗的事后分析比較納武利尤單抗聯合ipilimumab(NIVO+IPI)和舒尼替尼(SUN)一線治療晚期肉瘤樣腎細胞癌(sRCC)的療效和安全性的研究結果發表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

    這項研究納入了通過腫瘤組織庫的獨立中央病理學檢查或根據局部病理學報告的組織學鑒定的sRCC患者。患者以1:1的比例隨機分組:

    • 試驗組接受NIVO(3 mg/kg)聯合IPI(1 mg/kg),每3周一次,總共12周,然后每兩周一次接受NIVO 3 mg/kg;

    • 對照組每日一次口服SUN 50 mg,每服藥4周,停藥2周。

    研究者僅對患有中/低危疾病的sRCC患者進行分析,試驗終點包括OS、PFS、ORR。

    結果顯示,在CheckMate 214試驗的1096例患者中,139例sRCC患者有中/低危疾病,6例sRCC患者有高危疾病。研究者對患有中/低危疾病的sRCC患者進行了至少42個月的隨訪,

    NIVO+IPI組的中位OS顯著長于SUN組[NR(95%CI:25.2-NE) vs 14.2個月(95%CI 9.3-22.9);HR 0.45(95%CI 0.3-0.7);P=0.0004],中位PFS同樣獲益(26.5 個月vs 5.1個月;HR 0.54(95%CI 0.33-0.86);P=0.0093)。

    NIVO+IPI組的ORR(60.8% vs 23.1%)和CR率(18.9% vs 3.1%)也都十分可觀。

    研究者表示:在未經治療且患有中/低危疾病的sRCC患者中,使用NIVO + IPI的患者相對于SUN存活期顯著延長,CR結果也更佳。研究結果支持NIVO + IPI用于該人群的一線治療方案。

    4

    CCR:阿貝西利在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繼發腦轉移患者的腦轉移組織中達到治療濃度

    9月1日,一項阿貝西利在激素受體陽性(HR+)乳腺癌繼發腦轉移患者中應用的II期研究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發表。

    該研究主要評估了接受阿貝西利在HR+轉移性乳腺癌(MBC)繼發腦或垂體轉移(LM)患者中的顱內客觀緩解率(iORR),及顱外響應、阿貝西利藥代動力學、腦轉移組織暴露和安全性。

    這項非隨機的II期研究(NCT02308020)招募了腫瘤亞型特異性隊列A-D的患者:A(HR+/HER2- MBC)、B(HR+/HER2+ MBC)、C(HR+ MBC LM)和D(腦轉移手術切除)。

    使用了阿貝西利200 mg作為單藥治療或與內分泌治療聯用,或阿貝西利150 mg與曲妥珠單抗聯用,每日兩次。

    研究結果顯示,在隊列A(n=58)中,3名患者被確認為應答者,iORR為5.2%(95%CI 0.0-10.9),顱內臨床獲益率(iCBR)為24%(95%CI,13.1-35.2)。中位OS為12.5個月(95%CI 9.3-16.4)。38%的患者有目標顱內病變腫瘤的體積減少。

    在隊列B(n=27)中,沒有確認的顱內響應,iCBR為11%(95%CI 0.0-23.0)。中位OS為10.1個月(95%CI 4.2-14.3)。22%的患者經歷了目標顱內病變的體積減少。

    在隊列C(n=10)中,觀察到一個確認的完全實質響應。

    在隊列D(n=9)中,未結合的腦轉移總活性阿貝西利分析物濃度為CDK4體外IC50(半抑制濃度)96倍且為CDK6體外IC50的19倍。安全性與以往研究一致。

    雖然該研究未達到其主要終點,但阿貝西利與重度預處理的HR+/HER2- MBC患者的iCBR為24%相關。阿貝西利在腦轉移組織中達到了治療濃度,遠遠超過CDK4和CDK6抑制所需的濃度。未來還需要包括評估基于阿貝西利新型聯合療法的進一步研究。

    5 新藥:創新口服紫杉醇配方獲FDA優先審評資格

    今日,Athenex公司宣布,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接受該公司為口服紫杉醇遞交的新藥申請(NDA),并授予其優先審評資格,適應證為轉移性乳腺癌。FDA預計在明年2月28日之前做出回復。

    Athenex公司開發的口服紫杉醇配方由紫杉醇和新型P-糖蛋白(P-gp)抑制劑encequidar組成。P-gp是一種活躍于胃腸道表面的轉運蛋白,許多抗癌藥物是P-gp的底物,當口服時,這些藥物被P-gp運送回胃腸道,限制它們的吸收。

    6 新藥:FDA批準首款急性髓系白血病持續治療藥物

    9月1日,百時美施貴寶(BMS)宣布,FDA已批準該公司開發的Onureg(阿扎胞苷300 mg片劑,又名CC-486)上市,作為繼續治療(continued treatment)手段,治療經強力誘導化療后獲得首次CR或CR伴血細胞計數不完全緩解(CRi)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

    該藥是FDA批準的首個也是唯一一個用于緩解期患者的AML持續治療藥物,是一種口服的低甲基化制劑。它的主要作用機制被認為是DNA的低甲基化,以及對骨髓中異常造血細胞的直接細胞毒性。低甲基化可能恢復對細胞分化和增殖至關重要的基因的正常功能。

    7

    日程發布 | 第23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暨2020年CSCO學術年會

    由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北京市希思科臨床腫瘤學研究基金會和國家癌癥中心主辦的第23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暨2020年CSCO學術年會即將于2020年9月19日-9月26日召開。

    大會日程新鮮出爐,CSCO年會學術周即將盛大開啟!

    更多日程內容,請打開CSCO官網(http://www.csco.org.cn/)或文末“閱讀原文”查看。

    參考資料:

    [1]Jeremy S Abramson,M Lia Palomba,Lisocabtagene maraleucel for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large B-cell lymphomas (TRANSCEND NHL 001): a multicentre seamless design study, THE LANCET. DOI: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1366-0

    [2]Multhoff, G., et al. Targeted Natural Killer Cell–Based Adoptive Immun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NSCLC after Radiochemotherapy: A Randomized Phase II Clinical Trial[J].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2020, 10.1158/1078-0432.ccr-20-1141

    想了解癌癥的科普、預防及治療,癌癥心理咨詢等,請搜索我們的三個公眾號:1,女性癌健康;2,植物硒教授;3,癌友群,關注了解。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