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醫學界血液頻道,為您360°全方面盤點ASH大會血液領域最新重要進展!
萬眾矚目的血液學領域盛會——2020年第62屆美國血液學會年會(ASH)將在近日召開。作為美國最大的醫療會議之一,ASH大會每年更新全球血液領域最令人期待的前沿及研究進展。
本次ASH年會將于12月5日上午7:00(美國西部時間)正式開幕,12月5日-8日,四天內大家可以前往八個不同專場進行學習,本次會議涉及血液、骨髓、免疫、止血與血栓等血液系統各領域研究及進展。屆時,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的兩萬多名血液醫生、學者和研究人員共聚一堂,共享血液領域一場學術交流的饕餮盛宴(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ASH官網)。
本次大會亮點不斷,欣喜之余是否也有些手足無措?別擔心,這次醫學界血液頻道將攜手中國抗癌協會(CACA)專家給大家解讀重點內容。緊跟國內頂尖專家的腳步,精彩當然不會錯過!
12月3日起,醫學界血液頻道將每日邀請一位CACA專家深度解析本次ASH前沿內容,360°全方面盤點ASH大會血液領域最新重要進展,更有大咖專家做客直播間,實時答疑速遞!
ASH重磅內容:
發中國之聲、邀大咖解讀、揚觀點爭鋒
1 觀點爭鋒:免疫治療大勢已來,CAR-T療法未來將如何發展?
新藥時代來臨,CAR-T細胞治療作為萬眾矚目的焦點將如何發展?終極治療 or 橋接手段?單靶點 or 多靶點?未來CAR-T治療發展之路還很長,聽聽大咖怎么講!
集結周劍峰教授、張曦教授、黃河教授和陸佩華教授,四位大咖坐等打CALL!
2 中國大咖,解讀10大腫瘤領域ESMO會議亮點
觀邱錄貴教授盤一盤多發性骨髓瘤研究新進展!
聽石遠凱教授捋一捋淋巴瘤新藥研究新動向!
看王建祥教授講講白血病研究新進展!
3 四場中國之聲,國內勁爆研究閃耀ASH舞臺
中國專家直播解讀榮登ASH大會的中國勁爆研究
黃慧強教授:
深入解讀復發或難治性外周T細胞淋巴瘤和結外NK/T細胞淋巴瘤的藥物選擇及用藥安全性研究
金潔教授:
年輕成人AML皮下注射阿糖胞苷與靜脈滴注阿糖胞苷療效有何差異?
吳彤教授、李智慧教授:
遺傳性和獲得性血液學和免疫學基因變異對惡性血液病患者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結局有何影響?
王東出教授:
通過流式細胞學對CAR-T細胞治療后CRS進行檢測,給臨床診療帶來哪些獲益?
掃碼關注醫學界血液頻道
掃碼關注“CACA專家帶你看ASH”專區
DAY1:發中國之聲
今天,小編嘔心瀝血地整理了ASH大會中最有看點的中國研究(如有遺漏,歡迎留言補充):PD-1單抗又有哪些新嘗試?BTK抑制劑如何“閃耀”血液病領域?“新舊”藥物如何再出新組合?CAR-T治療進化到第幾代了?這里統統都有!
悄悄告訴你,文末邀請蘇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黃海雯教授與我們分享她對于本次ASH中國研究的更多認識和觀點!之后我們還會直接邀請研究者解讀研究成果并對熱點問題發表學術見解,帶你走向“國際舞臺”,站在“學科前沿”!
PD-1單抗
能為復發/難治淋巴瘤治療帶來什么?
摘要號664:PD-1單抗(信迪利單抗)聯合組蛋白脫乙酰酶抑制劑(Chidamide)治療難治或復發結外NK/T細胞淋巴瘤,鼻型(r/r-ENKTL):前瞻性、多中心、單臂、Ib/II期試驗的初步結果
報告者:黃慧強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這項研究包括Ib階段(劑量遞增)部分和II期擴展部分。在Ib階段,采用標準的“3+3”設計來確定Chidamide+信迪利單抗的最大耐受劑量(MTD)、劑量限制性毒性(DLT)和建議的第二階段劑量(RP2D)。在II期階段,患者每3周接受6個周期的信迪利單抗(200mg)加Chidamide(RP2D)。
研究結果顯示,在36例可評價療效的患者中,21例(58.3%)獲得緩解,其中16例(44.4%)為完全緩解(CR),5例(13.9%)為PR(部分緩解)。估計1年總生存(OS)率為79.1%,1年無進展生存(PFS)率為66.0%。CR/PR患者的OS和PFS明顯優于SD(疾病穩定)/PD(疾病進展)患者。CR/PR和SD/PD的1年OS率分別為95.0%和51.9%(p<0.001),1年PFS率分別為95.0%和31.2%(p<0.001)。
研究者表示:信迪利單抗聯合Chidamide首次對R/R-ENKTL患者產生了有效的抗腫瘤活性和持久的療效。這是一個很有前途的治療選擇,尤其是那些CPS≥30的人群。表觀遺傳策略與抗PD-1抗體協同作用可能增強R/R-ENKTL的抗腫瘤反應,值得進一步研究。
摘要號1163:Gls-010,一種新的抗PD-1單抗治療復發性或難治性經典霍奇金淋巴瘤:一項II期臨床試驗的初步結果
報告者:宋玉琴北京大學腫瘤醫院
在這項多中心、單臂II期臨床試驗中,先前至少經過二線全身化療后R/R經典霍奇金淋巴瘤(cHL)患者被納入研究,每2周接受240mg GLS-010治療。研究結果顯示:在所有85例患者中,總緩解率(ORR)為90.59%(77/85,95%CI 82.30-95.85),32.9%(28/85)的患者獲得CR,57.6%(49/85)的患者達到PR。
研究者表示:GLS-010對復發或難治性cHL患者具有顯著的抗腫瘤活性(ORR=90.59%),安全性好,可作為一種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
本土BTK抑制劑持續“進攻”血液病不同領域
摘要號2940:BTK抑制劑澤布替尼(BGB-3111)治療華氏巨球蛋白血癥(WM)的II期試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報告者:安剛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
截至2019年8月31日,該研究共有44名R/R WM患者入組并接受治療,對于43例可評估療效的患者每個獨立影響評估(IRC)的部分緩解或更好(MRR)率為69.8%(n=30,表1),32.6%的患者(n=14)實現了≥很好的部分緩解(VGPR)。
研究者表示:澤布替尼在R/R-WM患者中表現出很高的活性,表現為MRR≥VGPR率。澤布替尼的耐受性一般都很好,這與先前關于澤布替尼治療各種B細胞惡性腫瘤的報道一致。
摘要號2229: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患者早期使用澤布替尼單藥治療與更高療效相關:來自3項研究的匯總分析
報告者:徐衛江蘇省人民醫院
本研究分析基于接受澤布替尼單藥治療的CLL/SLL患者(govNCT02343120以及govNCT03189524)的兩個Ⅰ期研究和一個Ⅱ期研究(gov NCT03206918)的數據。
加權后,未經治療(TN)組和R/R組的中位隨訪時間分別為31.3和20.9個月;R/R組有54.4%、18.8%和26.8%的患者既往接受一線、二線和二線以上的治療。TN組的ORR和完全緩解率(CRR)高于R/R組[ORR:100%vs 92.1%(p<0.001),CRR:21.05%vs 6.7%(p=0.09)]。TN組的PFS優于R/R組(p=0.13,HR 0.33,95%CI 0.10,1.09)。TN組24個月PFS率為100%,R/R組為79.1%。
加權后,一線經治組的ORR高于≥二線經治組(97.0%vs 88.3%;p=0.05)。一線經治組的PFS明顯長于≥二線經治組(p<0.001;HR 0.15,95%CI 0.05-0.45),24個月PFS率分別為94.6%和75.3%。
研究者表示:澤布替尼在早期治療中的應用,包括對TN患者和一線經治患者的治療,顯示出更高的總有效率和更持久的治療效果。
新舊藥物,如何“打出組合拳”?
摘要號416:循環置換試驗(CPT)聯合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治療R/R MM: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III期研究(CPT-MM301)
報告者:陳文明北京朝陽醫院
本試驗中415名患者接受CPT聯合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TD)(n=276)或安慰劑+TD(n=139)治療。截止日期時,CPT組PFS顯著長于對照組(5.5個月vs 3.1個月,HR 0.619,p<0.0001)。CPT組的ORR(30.4%vs.13.7%,p=0.0002)和OS(21.8 vs.17.0個月,HR 0.723,p=0.0166)也顯著改善。PFS、OS和ORR的亞組分析表明,在幾乎所有亞組中,CPT+TD均優于安慰劑+TD。
研究者表示:本研究證明CPT是治療R/R MM的有效藥物,即使是在多線治療的MM和pI和/或IMIDs難治性MM患者中也是如此。CPT與TD聯用顯著延長PFS和OS,增加ORR,且耐受性良好,不良反應輕、短暫、可逆。
摘要號128:沙利度胺聯合強的松和甲氨蝶呤治療癥狀性大顆粒淋巴細胞白血病:一項前瞻性、單中心、初步研究
報告者:易樹華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研究所
大顆粒淋巴細胞白血病(LGLL)是一種慢性淋巴細胞增殖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外周血和骨髓中大顆粒淋巴細胞浸潤。研究者評估了沙利度胺、強的松和甲氨蝶呤(TPM方案)聯合治療初治LGLL患者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結果顯示:25名患者(89%)獲得血液學和癥狀緩解。其中CR 21例(75%),PR 4例。3年PFS為90%,3年OS為92%。
研究者表示:TPM方案的療效明顯高于既往報道且毒性可控。多中心臨床試驗已經開始驗證這一結論。
CAR-T治療不斷進化:
多靶、通用型CAR-T登上“國際舞臺”
摘要號161:供體源性靶向CD-19 CAR-T細胞治療R/R 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b-all)的可行性和療效臨床相關摘要
報告者:張弦陸道培醫院
28例異體造血干細胞移植(allo-HSCT)后復發的患者中,27例(96.4%)在輸注CAR-T細胞后30天內達到CR,其中25例(89.3%)為微小殘留病(MRD)陰性。術后1個月內,3例患者發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其中1例皮疹,2例腹瀉。
28例患者中19例(67.9%)有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CRS),其中2例(7.1%)為3-4級CRS。中期隨訪103天(1-669天),中位總OS為169天(1-668天),中位無白血病生存期(LFS)為158天(1-438天)。
研究者表示:從供體獲得CD19+CAR-T細胞是可行的。對于allo-HSCT后復發的患者,移植供者來源的CAR-T細胞安全有效,CR率高達96.4%。如果患者在接受CAR-T細胞治療之前沒有GVHD,那么繼CAR-T細胞治療后GVHD的發生率很低。
在沒有移植史的病人中,不能收集自體淋巴細胞標志著病人的病情已經到了非常晚期。然而,根據經驗來自HLA同卵同胞的CAR-T細胞仍然可以被認為是GVHD患者,但是來自單倍體相合供體的CAR-T細胞的療效很差。
摘要號178:首次在人雙BCMA和CD19靶向的新型靶向CAR-T細胞治療R/R MM(R/R MM)的多中心研究的臨床結果
報告者:JIANG HUA上海長征醫院
研究者將BCMA與CD19單鏈抗體連接,通過CD8鉸鏈、跨膜區、共刺激區和CD3z連接,構建BCMA-CD19雙CAR。在CAR-T輸注前,患者接受為期3天的預處理方案,即30 mg/m/d氟達拉濱和300 mg/m2 2/d環磷酰胺,并輸注一次CAR-T細胞,劑量水平為1×105/Kg(DL1)(1例)、2×105/Kg(DL2)(9例)和3×105/Kg(DL3)(6例)。
研究者表示:BCMA-CD19雙靶CAR-T的數據顯示早期高反應率為93.8%,在最高劑量水平DL3(100%)中早期高MRD sCR率是有希望的,在停藥時的中位隨訪時間為7.3個月。數據顯示BCMA-CD19雙靶CAR-T活性非常好,對R/R MM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BCMA-CD19雙靶CAR-T(GC012F)可能為R/R-MM患者提供一個有效的、新的治療方案,包括那些有高危特征的患者,這些患者先前多次治療(包括抗CD38)失敗。這項研究仍在進行中,我們將更新結果。
摘要號449:CRISPR/Cas9工程化通用CAR-T細胞產品(CTA101)治療復發/難治性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報告者:黃河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研究者制備的CD19/CD22雙靶向通用型CAR-T細胞(CTA101)顯示出強大的抗原特異性細胞毒性,并減輕腫瘤抗原逃逸。
臨床結果表示:截至2020年8月5日,共納入6名成人患者均接受CTA101一次輸注(DL1:3分;DL2:3分)。所有患者均出現CRS(3例G1、2例G2、1例G3)。
CTA101輸注后第28天,5/6(83.3%)患者達到CR/CRi,5/5(100%)患者達到MRD陰性。平均隨訪85天(53-202),4/5的患者保持MRD陰性,1/5的患者有MRD陽性的CR。只有1名患者在第60天時接受了造血干細胞移植(HSCT)緩解病情。
研究者表示:CTA101顯示了可管理的安全性和高MRD-CR/CRi率的深度緩解。未發生GVHD和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相關的不良事件。細胞藥物代謝動力學(PK)和療效的早期數據表明CRISPR基因編輯并不能抑制CAR-T的擴增和抗白血病能力。更新的數據,包括長期基因編輯相關的不良事件,將在進一步的隨訪后提供。
摘要號601:多靶點嵌合抗原受體修飾T細胞療法(4SARA2.0)治療復發性或難治性淋巴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納入60例患者,其中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DLBCL)42例,原發縱隔大B細胞淋巴瘤(pMBCL)10例,濾泡型淋巴瘤(FL)7例,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MALT)1例。
研究者表示:多靶點4SCAR2.0治療高耐藥淋巴瘤的結果表明,這種新方法提高了安全性以及有效率。與單一CD19-CAR-T治療相比,多靶點CAR-T方案有明顯的臨床益處。持續隨訪將驗證4SCAR2.0治療方案是否能夠實現長期OS。
摘要號618:R/R B細胞淋巴瘤自體移植后CD19/CD22細胞雞尾酒療法
報告者:曹陽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研究者進行了一項開放標簽、單中心自體HSCT后連續輸注CD22和CD19 CAR-T細胞的單臂初步研究。本研究中42名患者接受了BEAM條件下的HDT-ASCT治療,隨后接受CAR 19/22 T細胞輸注。ORR為90.5%(95%CI,77.4-97.3)。12個月PFS率為85.7%(95%CI為70.9-93.3)。僅2例(5%)患者出現3級CRS。
研究者表示:除了極高的完全緩解率外,本研究中檢測的自體HSCT加CD19/CD22 CAR-T細胞雞尾酒療法的緩解持久性和低毒性,強調了這種清髓性預處理和雙重靶向CAR-T治療R/R B細胞淋巴瘤的強大潛力。
ASH中國研究,專家如何看?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
黃海雯 教授
免疫治療已經成為腫瘤治療的新方向,并且在血液腫瘤的治療當中也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今年的ASH大會上,免疫治療仍然是大家關注的重點,并且中國專家也有很多重磅的研究入選口頭報告。
由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朱軍教授、宋玉琴教授牽頭的 GLS-010治療復發性或難治性經典霍奇金淋巴瘤的臨床研究是繼今年的ASCO會議之后的數據更新,研究結果顯示出ORR高達90.59%,明顯優于其他非人源化PD-1單抗的療效,給復發性或難治性經典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治療帶來了新的且療效更好的臨床選擇。
由于NK/T細胞淋巴瘤在中國的發病率相對較高,PD-1單抗在中國NK/T細胞淋巴瘤患者中的應用也是很多歐美專家關注的重點,今年的ASH會議上,黃慧強教授團隊公布了PD-1單抗(信迪利單抗)聯合組蛋白脫乙酰酶抑制劑(西達本胺)治療復發/難治結外鼻型NK/T細胞淋巴瘤的研究結果,從數據上看這樣的聯合治療方案ORR超過50%,其中CR率更是高達44%。
從臨床實踐上來看,這樣的聯合方案帶給一些體能狀態比較差的老年患者以及不能應用門冬酰胺酶治療的患者人群帶來了新的治療希望。
除外PD-1單抗的不斷探索,CAR-T治療研究依舊如火如荼,臨床需求量大、研究技術不斷進步,中國專家在CAR-T治療領域也積累了更多的臨床經驗。今年ASH大會上公布了包括單靶、雙靶、供體來源、通用型CAR-T治療等等的數據。
從這些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CAR-T治療不再僅僅局限于B-ALL以及B-NHL,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患者,包括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以及其他類型的血液腫瘤都能夠從CAR-T治療當中獲益。
總之,對于血液腫瘤患者來講,如果不能從傳統的治療方式獲益或是接受傳統治療后又進入復發難治階段,免疫治療尤其是CAR-T細胞治療,將來會成為這部分患者治療的主流方向。
專家簡介
黃海雯教授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 淋巴細胞疾病學組委員
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 淋巴血液學組 委員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 淋巴瘤專業委員會 副主委
中國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委會淋巴瘤學組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工作組成員
江蘇省淋巴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江蘇省淋巴瘤聯盟,副主席
想了解癌癥的科普、預防及治療,癌癥心理咨詢等,請搜索我們的三個公眾號:1,女性癌健康;2,植物硒教授;3,癌友群,關注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