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1年V1版NCCN非小細胞肺癌指南進行了更新,醫脈通特整理了主要更新點,供讀者參考!
臨床評估,治療前評估——NSCL-2
對于IA期(Pt1abc,N0)患者,經治療前評估為縱膈淋巴結陰性患者,醫學上不可手術患者的初治治療為根治性放療,最好選擇立體定向消融放療(SABR)。
臨床評估,治療前評估——NSCL-3
對于IB期(pT2a,N0)、I期(cT1abc-T2a,N0)、II期(T1abc-2ab,N1;T2b,N0)、IIB(T3,N0)、IIIA(T3,N1)患者,經治療前評估為縱膈淋巴結陰性患者,醫學上不可手術患者(N1)進行根治性放化療后,序貫度伐利尤單抗鞏固治療(III期患者為1類推薦,II期患者為2A類推薦)。
增加腳注q:考慮對IB-IIIA期患者的手術組織或活檢組織進行EGFR突變檢測。
手術所見——NSCL-4
對于IB-IIIA期切緣陰性(R0)患者,輔助治療考慮選擇奧希替尼。
增加腳注w:對于曾接受過輔助化療或不適合接受鉑類化療的EGFR突變陽性NSCLC患者。
臨床表現——NSCL-6
肺上溝瘤(T4擴展,N0-1),潛在可切除患者經初治治療后,術后評估為不可切除患者,輔助治療為完全根治性放化療(RT+chemotherapy改為chemoradiation)。
臨床表現——NSCL-10
腳注修改為:不同細胞類型的病灶(例如,鱗狀細胞癌、腺癌)通常是不同的原發腫瘤。分析可能因活檢樣本量小而受到限制。同一細胞類型病灶不一定是轉移。
臨床表現、放射學或病理特征為對側單發肺結節提示同步原發性肺癌(例如無病生存期長、磨砂玻璃成分、不同組織學特征),適于接受局部治療,應考慮為可能的獨立原發性腫瘤,并適合進行局部治療。
臨床評估——NSCL-13
對于IVA期患者,術前評估增加:FDG PET/CT掃描(若之前未使用)、腦部增強MRI、分子檢測
臨床評估——NSCL-14
體能狀況評分分類:由PS 0-1改為PS 0-2,PS 2-4改為PS 3-4。
治療——NSCL-15
對于可進行根治性治療的胸部疾病患者,進一步確定分期以確認是否進行根治性治療,患者(T1-3,N1)推薦放化療(優選方案)。
根治性治療后的監測——NSCL-16
評估是否復發,推薦方法之一由腦部MRI改為腦部增強MRI。
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分子檢測——NSCL-18
對于鱗狀細胞癌,刪除:從不吸煙者、小樣本活檢和混合組織學類型的限定條件。
EGFR敏感突變陽性患者的治療——NSCL-20
EGFR敏感突變NSCLC患者的一線治療其他推薦方案中厄洛替尼+貝伐珠單抗推薦級別由2B升級為2A類,并從特定情況下使用改為其他推薦方案。
EGFR敏感突變陽性患者的后續治療——NSCL-21
孤立病灶改為有限轉移(NSCL-21、NSCL-24、NSCL-25同)。
增加腳注uu:有限轉移的數量暫無定義,臨床試驗中一般包括3~5個轉移灶。
EGFR敏感突變陽性患者的后續治療——NSCL-22
腳注zz修改為:對于中樞神經系統(CNS)進展或腦膜轉移患者,不論T790M狀態如何,考慮使用奧希替尼。Bloom研究中,腦膜轉移患者奧希替尼的使用劑量為160mg。
ALK重排陽性NSCLC的一線治療——NSCL-23
布加替尼由其他推薦改為優選推薦(1類)。
ROS1重排陽性患者的治療——NSCL-26
一線治療進展后的后續治療新增恩曲替尼(2A類)。
新增腳注eee:恩曲替尼在腦轉移患者中療效可能更好。
新增腳注fff:恩曲替尼主要用于克唑替尼治療后CNS進展的患者。
BRAF V600E突變陽性患者的治療——NSCL-27
達拉非尼單藥從治療選擇中移除
維羅非尼一線治療從其他推薦改為特定情況下使用。
METex14跳躍突變NSCLC的治療——NSCL-29
增加腳注tt:關注因耀斑停止TKI治療的患者,若疾病進展應再次使用TKI。
PD-L1表達陽性(≥50%)晚期NSCLC的一線治療——NSCL-31
對于腺癌、大細胞癌、NSCLC-非特指型患者,納武利尤單抗+伊匹木單抗作為一線治療由2A類推薦升級為1類推薦(NSCL-32同)。
對于鱗狀細胞癌,阿替利珠單抗作為一線治療由2A類推薦升級為1類推薦。
繼續維持治療中,新增納武利尤單抗+伊匹木單抗(2A類)(NSCL-32同)。
分子檢測PD-L1<1%和陰性患者的系統治療——NSCL-33
包括腺癌、大細胞癌、NSCLC非特指型和鱗狀細胞癌患者。
增加腳注rrr:一線治療期間的監測:2周期后進行應答評估,隨后每2~4周期對已知病灶進行CT或增加CT評估或臨床指定時進行評估。
增加腳注sss:后續治療期間的監測:每6-12周對已知病灶使用CT或增強CT進行應答評估。
病理學檢查原則——NSCL-A 1 of 4
病理評估移除:AJCC、國際抗癌聯盟(UICC)和國際肺癌研究協會(IASLC)建議在手術切除過程中至少移除6枚淋巴結,3枚來自N1站,3枚來自N2站,以便精準分期。
手術治療原則——NSCL-B 1 OF 4
評估第六點修改為:術者不應單純根據吸煙狀態而拒絕給予手術治療,因手術治療是早期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療方案。
放射治療原則——NSCL-C 1 OF 10
新增第六點:在劑量集中放療(SABR或加速分割放療)之前或之后使用強效VEGF抑制劑會累及近端支氣管樹、肺門血管或食管,可能導致嚴重毒性。對于轉移性患者,在治療策略上,藥物治療和放射治療的謹慎協調非常重要,包括強效VEGF抑制劑藥物的選擇和治療順序以及放射治療的放療劑量和分割次數。
放射治療原則——NSCL-C 5 OF 10
晚期/轉移性NSCLC(IV期)
第二點第三句修改為:在兩項II期隨機研究中,對于系統治療未進展的患者,對寡轉移病灶進行局部鞏固治療(RT或手術)對比維持治療或觀察可顯著改善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
晚期/轉移性NSCLC的姑息性放療
增加第二點:在一項II期隨機試驗中,12-16Gy單次分割立體定向放療對比標準放療(30Gy/10次照射)的疼痛緩解率更高,非脊柱骨轉移的局部控制率也更高,而且有希望延長患者生存。
新輔助與輔助治療方案——NSCL-E
新增:
既往接受過輔助化療或不適合接受含鉑化療
奧希替尼,每日80mg:對于既往接受過輔助化療或不適合接受含鉑化療的完全切除IB-IIIA期EGFR敏感突變NSCLC患者,考慮使用奧希替尼。
同步放化療方案——NSCL-F
對于不可切除II/III期NSCLC(PS 0-1)以及2周期及以上根治性放化療后無進展患者的鞏固免疫治療
建議度伐利尤單抗使用劑量為10mg/kg IV,每兩周一次,至多12個月(III期患者為1類推薦,新增:II期患者為2A類推薦)。
增加腳注€:對于上溝瘤患者,推薦放療時同時給予2周期度伐利尤單抗治療,術后再給予2周期治療。Rusch VW, Giroux DJ,Kraut MJ, et al. Induction chemoradiation and surgical resection for superior sulcus 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s: long-term results of Southwest Oncology GroupTrial 9416 (Intergroup Trial 0160). J Clin Oncol 2007;25:313-318
分子與生物標志物分析原則——NSCL-H 2 OF 5
EGFR突變檢測
增加第二點:考慮對診斷時的活檢組織或術后切除樣本進行EGFR突變檢測,以確保制定IB-IIIA期NSCLC患者輔助治療決策時有可用的EGFR突變檢測結果。
增加:EGFR外顯子20(EGFRex20)突變具有異質性,其中一部分突變對靶向治療有應答,需要知曉特異突變類型
-EGFR p.T790M突變最常見于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 TKI應答的患者,是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 TKI最常見的耐藥機制。對于第一代和第二代治療進展且p.T790M突變作為主要耐藥機制的患者,第三代EGFR TKI通常有效。若在未使用EGFR TKI之前就出現p.T790M突變,需要進行遺傳咨詢和可能的胚系基因檢測。
-其他大多數EGFRex20突變是不同的框內重復突變或插入突變
這些突變通常與EGFR TKI不應答相關,以下突變除外:
p.A763_Y764insFQEA突變與TKI治療敏感相關;p. A763_Y764insLQEA突變可 能與TKI治療敏感性相關。
基于以上, EGFRex20插入突變的特定序列很關鍵,部分試驗將鑒定是否存在 EGFRex20插入突變而不檢測特定序列。這種情況下,需要再進行額外檢測明確 EGFRex20插入突變類型。
分子與生物標志物分析原則——NSCL-H 4 OF 5
分子靶標分析
新增:
MET外顯子14(METex14)跳躍突變:MET蛋白是一種受體酪氨酸激酶。NSCLC中可能發生導致外顯子14缺失的突變。METex14缺失會導致信號通路異常。
-
METex14跳躍突變與口服MET TKIs應答相關。
-
很多突變或導致METex14跳躍突變
-
檢測方法:基于NGS的檢測是METex14跳躍突變的主要檢測方法,基于NGS的RNA測序在檢測方面表現出優勢。IHC不是檢測METex14跳躍突變的方法。
RET基因重排:RET蛋白是一種受體酪氨酸激酶,在NSCLC中可發生重排。通過RET激酶結構域的激活,最終可導致下游信號通路的異常。
-
常見的融合伴侶包括KIF5B、NCOA4和CCDC6,也已經發現了很多其他融合伴侶。
-
RET重排與口服RET TKIs的應答相關,而與融合伴侶無關。
-
檢測方法:可使用FISH 斷裂分離探針進行檢測,但有可能檢測不到一些融合突變。某些情況下,可使用實時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方法進行檢測,這種方法不可能發現新的融合伴侶。基于NGS的檢測具有較高特異性,對于融合突變檢測,RNA測序優于DNA測序。
NTRK1/2/3突變部分新增第四點:
NTRK1/2/3點突變通常是不被激活,目前還沒有與靶向治療相關的研究
新增第二點:
如果在治療開始前不能合理地完成所有生物標志物的完整評估,在一線治療進展時,如果可以對病灶進行取樣和檢測,可以考慮再進行panel檢測或選擇生物標志物進行檢測。
確定轉移性NSCLC患者新療法的新興生物標志物——NSCL-I
對于高水平MET擴增患者,新增卡馬替尼靶向治療。
對于ERBB2(HER2)突變患者,新增Enhertu(fam-trastuzumab deruxtecan-nxki)。
移除:TMB及相應的治療方案。
想了解癌癥的科普、預防及治療,癌癥心理咨詢等,請搜索我們的三個公眾號:1,女性癌健康;2,植物硒教授;3,癌友群,關注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