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結節、息肉、增生…哪些會“癌變”?

    來源:河南省腫瘤醫院

    大部分人體檢的時候,

    可能會查出各種結節、息肉……

    其實它們大部分是良性的,

    但如果超過了一定大小,

    就要提高警惕。

    在此,

    河南省腫瘤醫院專家提醒:

    發現這樣的“病塊”,

    及早診療、清除隱患,

    才是最佳選擇!

    結節、息肉、增生…哪些會“癌變”?

    膽囊息肉:>1厘米得切掉膽囊

    結節、息肉、增生…哪些會“癌變”?

    膽囊息肉又稱為膽囊息肉樣病變。膽囊息肉樣病變有良性也有惡性病變,一般認為直徑大于1厘米的惡變可能性較大。

    一般來說,膽囊息肉直徑在0.1厘米或0.2厘米以下,患者每一兩年做一次B超檢查即可。但如果膽囊息肉直徑超過1厘米,那就有高度癌變的風險了。

    建議

    膽囊息肉直徑>1厘米,尤其是年齡在50歲以上患者,須盡快進行手術切除膽囊,以防癌變。

    腸息肉:發現應盡早切除

    結節、息肉、增生…哪些會“癌變”?

    大腸癌是一個“緩慢過程”,即從小息肉→大息肉→不典型增生→癌。

    腸息肉通常是一種良性病變,小至幾毫米,大至幾厘米;有的長得像蘑菇,有的像桑葚,有的則像小山包;數量上可從一個至數個不等,甚至整條腸子都是,若某一部位有兩個以上的息肉,就是“多發性息肉。

    一般來說,單個、兩個息肉癌變概率不高,但數量越多,癌變機會越高;息肉越大癌變率也越高。

    建議

    從息肉到腸癌,通常要經歷5-10年的發展期,只要在癌變之前,做個腸鏡找到它,切掉就可以了。45歲以上人群最好每年做個腸鏡,懷疑有息肉癌變者應3~6個月復查一次腸鏡。

    甲狀腺結節:>4厘米可能癌變

    結節、息肉、增生…哪些會“癌變”?

    調查顯示,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高達18.6%,其中有5%~15%為惡性,即甲狀腺癌。一般結節直徑>1厘米時就能用手摸到,這也是初步檢查甲狀腺最簡單的方法。

    建議

    結節直徑<1厘米,原則上不用怕只有少數需做甲狀腺細針穿刺;

    結節直徑在1-4厘米,則須做穿刺檢查;

    結節直徑>4厘米,可能發展為惡性腫瘤,需盡快手術治療

    乳腺結節:警惕不痛的結節

    結節、息肉、增生…哪些會“癌變”?

    患者通常都是發現乳腺內有結節時才來就診,如果結節沒有痛感,則要小心乳腺癌。

    建議

    發現乳腺結節,應先做超聲、鉬靶或核磁等檢查,鑒別乳腺腫塊的良惡性。懷疑惡性,盡早手術切除。

    淋巴結腫大:當心“不痛”

    結節、息肉、增生…哪些會“癌變”?

    感冒發燒、牙齦炎、咽喉炎后都可能會淋巴結腫大。

    但要注意的是:淋巴結腫大,雖不痛,這不是小事。惡性淋巴瘤最典型的表現就是淋巴結無痛性腫大。

    建議

    淋巴結腫大,不痛,伴有長期不規則發熱,應盡快到專科醫院進行診斷與篩查。

    想了解癌癥的科普、預防及治療,癌癥心理咨詢等,請搜索我們的三個公眾號:1,女性癌健康;2,植物硒教授;3,癌友群,關注了解。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