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新輔助治療,讓不可能成為可能

    新輔助治療,就是相對于“術后輔助治療”的另外一種“輔助性”的治療方案,目的是讓乳腺癌的根治手術效果更好。

    和“輔助治療”最大的區別在于,“新輔助”是在手術之前進行的,而“輔助治療”則是在術后。

    新輔助治療最大的意義是能讓乳腺癌在術前實現“緩解”,除了有機會讓腫瘤徹底“消失”(pCR),也能讓轉移的腋窩淋巴結實現“轉陰”。

    最關鍵的,讓全身治療前置,還意味著手術切得更加干凈,即便術后不再使用毒害身體的“強力”藥物,腫瘤也不容易復發!

    新輔助治療,讓不可能成為可能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如果說,化療、手術、營養支持是乳腺癌患者必須經歷的一個個關卡,那么新輔助的順利完成,就是讓每個患者順利“通關”重獲新生的有利保障!

    新輔助治療,讓不可能成為可能

    新輔助治療前,有兩件事情一定要提前做好。

    首先,應該對臨床上判斷存在“轉移”的淋巴結做一次穿刺活檢,明確分期

    其次是對乳腺癌進行“瘤床定位”

    新輔助治療,讓不可能成為可能

    所謂“瘤床定位”,就是把腫瘤明確存在的區域給“標注”出來。可以在皮膚表面進行紋身的方式進行標記, 也可以在超聲引導下把金屬標志物嵌入腫瘤周圍。還可以對陽性淋巴結進行染色標記

    “瘤床定位”不僅可以協助我們評價“新輔助”干預的效果,還能幫手術醫生明確切除范圍。有保乳的患者,這種“定位”的意義更加重大,不至于切少了或切得不夠而讓病情反復。

    01新輔助治療期間,多久觀察一次療效?

    新輔助化療期間,建議每周由醫生做一次全身體格檢查,同時做一次乳腺B超,看看腫瘤在治療干預下有沒有變小。

    每兩個治療周期結束,就應該做一次MRI,腫瘤醫生會按照以RECIST 1.1(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來評估療效。

    02哪些患者適合新輔助治療?

    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進行新輔助治療,正如前面所說的,新輔助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實現“降期”,以適應手術的需要。本就處于手術適應期的患者就沒必要進行新輔助治療了。

    總的來說,腫塊大于5cm×5cm,或腋窩淋巴結轉移(+),或HER-2表達(+),或三陰性(ER(-)PR(-)HER2(-))的乳腺癌,新輔助干預效果是比較明確的。

    有保乳要求的患者,腫瘤過大不符合保乳手術要求,也可以通過新輔助的方式獲得保乳“資格”。保乳手術的具體要求是什么?小覓蜂會在以后的文章和你做進一步探討。

    03新輔助治療就是手術前的一波化療嗎?

    無論是常規化療,還是靶向治療、內分泌治療,這三類全身干預手段都是新輔助治療的選擇。所謂“新輔助”并不單指化療。

    但是,目前對乳腺癌的新輔助治療主要局限在化療和HER-2抗體靶向這兩個方面。

    將來,隨著臨床研究的深入,內分泌藥物、抗HER-2小分子靶向藥、CDK4/6抑制劑將有機會進入新輔助治療領域,屆時乳腺癌患者的治愈機會又將進一步提高!

    04HER-2陽性乳腺癌,術前新輔助少不了HER-2抗體靶向藥的應用

    HER-2陽性患者,新輔助治療期間就能使用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赫賽汀 Herceptin)進行靶向了。

    此時,靶向藥聯合化療能提高pCR(病理完全緩解)率,目前這一折衷方案成為HER-2陽性乳腺癌新輔助治療的標準。

    新輔助治療,讓不可能成為可能

    根據《腫瘤化療療效判定基本標準》,病理完全緩解(pCR)的一般定義是指:乳腺癌原發灶中的惡性腫瘤全部消失了,或僅存原位癌成分
    嚴格來說,pCR的定義還包括:乳腺癌轉移的區域淋巴結也實現了“轉陰”,或是只有原位癌成分。

    2018年圣安東尼奧乳腺癌研討會(SABCS)上,哈佛醫學院的Laura Spring博士介紹說:“我們證明了pCR與減少復發和延長生存密切相關,實現pCR的患者,術后無論接不接受額外的化療干預,都不影響日后的生存期。”

    05HER-2陽性乳腺癌術前的全身治療:首選TCbHP或THP方案

    上面這兩個詞其實是幾個大寫字母的聯合,每個大寫字母代表著一種藥物:

    T紫杉類(多西他賽,紫杉醇等)Cb卡鉑HHER-2抗體:曲妥珠單抗PHER-2抗體:帕妥珠單抗

    可見,T-Cb-H-P是雙化療+雙靶,T-H-P則是單化療+單靶。

    以上只是給出了基本的藥物組合,具體到劑量、用藥時間、注射方式等等,還會有更詳盡的要求。一般一個療程21天,每個療程的第1天住院輸液,剩下的時間進行臨床監控。一共做六個療程,這是國內指南對新輔助全身治療的基本要求。

    以下臨床研究給出了上述方案的循證依據:

    GBG69研究白蛋白紫杉醇比普通的溶劑型紫杉醇有更高的pCR,無病生存期更長NOAH研究H靶向聯合化療提高pCR率NeoSphere研究TH+P增加pCR率KRISTINE研究TCbHP方案的新輔助治療是安全有效的TRAIN-2研究TCbH基礎上增加P靶向,不額外增加心臟毒性

    06新輔助使用單靶 OR 雙靶?pCR后的治療走向大有不同

    手術以前,先進行一次全身治療,越來越引起腫瘤醫療界的重視。而且,新輔助的用藥方案也會直接影響到術后全身治療的選擇。

    根據上面的分析,新輔助的藥物一般涉及兩種不同情況:單靶新輔助,雙靶新輔助。

    新輔助治療,讓不可能成為可能

    如果術前新輔助方案只是使用過H單靶,并且術后達到pCR了,就應該繼續使用H單靶輔助;這種情況的二級推薦是使用HP雙靶輔助。

    如果H單靶干預下,術后沒能達到pCR,接下來的一級推薦就是在H的基礎上加P靶向,也就是HP雙靶——所謂的“妥妥雙靶”;也可以考慮更加強效的抗體偶聯藥物T-DM1。

    有患者問,我H單靶用得好好的,沿用單靶治療不香嗎?畢竟都是乙類藥,負擔不小。

    新輔助治療,讓不可能成為可能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不是不行,只是不太保險。就算手術再成功,沒達到pCR的患者,術后復發風險就是要高一些。

    目前,T-DM1已被臨床研究證實,早期和晚期乳腺癌都能依靠T-DM1控制腫瘤。

    KATHERINE研究T-DM1對早期乳腺癌術后輔助治療有效EMILIA研究T-DM1對轉移性乳腺癌有效

    如果術前就使用了HP這樣強力的雙靶治療,而且術后達到pCR了,那么術后的首選就是繼續使用HP雙靶輔助;沒達到pCR的患者,那么后續輔助的首選是直接使用強力的T-DM1。

    T-DM1,又稱恩美曲妥珠單抗(ad9-trastuzumab emtansine),其中T代表曲妥珠單抗,DM1屬于微管抑制劑類化療藥,二者通過硫脒連接子連接而成的抗體偶聯物(ADC),具有“團滅”HER2陽性腫瘤細胞的作用。

    2013年,FDA批準其用于T+H(紫杉醇 + 曲妥珠單抗)治療失敗的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患者;2019年,FDA批準其用于TH新輔助治療后有殘留的HER2陽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輔助治療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只有完成足夠療程的新輔助治療,才能根據上述策略來決定術后的治療方案。

    譬如,你因為不良反應等原因變更了新輔助藥物的劑量或療程,病情走向復雜化,那么后續的治療也變得“沒那么簡單”。

    07HER-2陰性乳腺癌,規范的術前新輔助是TAC或AT

    抗HER-2靶向藥的出現,讓HER-2陽性乳腺癌的治療選擇更加多樣,療效也顯著提高。可是HER-2陰性患者的選擇就相對較少,首選的方案是TAC方案,或AT方案

    T紫杉類(多西他賽,紫杉醇等)A蒽環類抗生素(表柔比星等)C環磷酰胺

    由于缺乏靶向藥的“加持”,從遠期療效上看,HER-2陰性和HER-2陽性腫瘤也不可同日而語。

    年紀較輕的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特別是攜帶BRCA突變患者,由于對鉑類化療藥特別敏感,也可考慮TP方案。

    T紫杉類(多西他賽,紫杉醇等)P經典鉑類化療藥(順鉑,卡鉑等)

    注意:這里的P不再代表HER-2靶向藥帕妥珠單抗了

    08無論何種治療方案,假如療效欠佳,就要盡快更換

    無論哪種乳腺癌,新輔助治療都不是萬能的。

    假如治療過程中腫瘤不減反增,更換別的藥物進行序貫治療或許還能扭轉“局勢”。

    換了藥還是沒能縮小癌灶,就要即刻終止新輔助,馬上手術去除腫瘤負荷才是最佳選擇。

    一般來說,三陰型乳腺癌患者,如果新輔助治療沒能讓手術達到pCR目的,術后可以再加6~8個周期的卡培他濱鞏固一下。

    隨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廣泛的實體瘤治療領域“大放光彩”,多個國家的腫瘤指南將PD-(L)1抗體藥物納入新輔助的次選方案中。但是,由于臨床研究數據不足,一般建議患者以參加臨床試驗的方式使用。

    KEYNOTE-522研究三陰乳腺癌新輔助治療中,加用PD-1抑制劑可提高pCR率
    Ⅲ期隨機對照研究數據仍不足

    09激素依賴型乳腺癌,還有另一種治療方案可供選擇

    激素依賴型患者,也就是腫瘤存在雌孕激素受體高表達(ER+/PR+),那么除了上述全身治療方法可用于術前外,還有一個“Plan B”,那就是——內分泌治療

    新輔助治療,讓不可能成為可能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也許是不能耐受化療,或者只是暫時不能手術又需要對腫瘤加以控制的患者,術前使用內分泌藥物優勢明顯。

    新輔助治療,讓不可能成為可能

    如果是絕經的患者,首選強效的第三代AI(芳香化酶抑制劑),也就是阿那曲唑,來曲唑,依西美坦這類藥物。
    由于絕經期可能存在骨質疏松等問題,假如骨密度T<-2.5,就不能使用AI藥物,因為會進一步影響骨質。這時推薦雌激素受體拮抗劑,如氟維司群等。
    腫瘤超過5cm,或者是侵犯到胸壁或皮膚,也可以考慮新輔助內分泌治療。鑒于這時分期相對較晚,為保證根治術的效果,還可以考慮加用最新的CDK4/6抑制劑。

    不同于新輔助化療按周期評價的方式,內分泌治療是按月評價的。一般每2個月應該做一次全面檢查判斷療效。假如內分泌治療效果明顯,毒副反應也被控制得很好,患者應該持續治療進行6個月,之后再手術,實現pCR的機會才會更大。

    由于內生性雌孕激素在乳腺癌發生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在選擇內分泌治療方案上,自然的要區分絕經前和絕經后人群。上述方案基本上僅限于已完全絕經的女性。

    原因很簡單,絕經前,女性的雌孕激素分泌旺盛,激素依賴性腫瘤的生長就有明顯的刺激作用。絕經后女性這方面就不再是主要問題了。

    目前,絕經前患者可以考慮用OFS(手術或藥物“去勢”)的方式讓身體進入一種“假絕經”的狀態,去除雌孕激素的內生性影響,再聯合AI藥物進行術前干預。

    但是,這方面的臨床研究還非常有限,多數專家并不認可新輔助內分泌藥物優于新輔助化療,因此原則上不推薦沒絕經的患者使用術前的內分泌藥物。

    OFS,是卵巢功能抑制的英文縮寫,是指通過各種方式阻止卵巢釋放雌孕激素,達到治療激素依賴型(ER+/PR+)乳腺癌的目的。OFS方式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是直接手術切除,醫學上也叫去勢,是最有效的OFS方法。第二種是藥物去勢,現在用得最多的藥物是GnRHa(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戈舍瑞林、亮丙瑞林等屬于此類藥物。第三種是卵巢放射,這種方法已經逐漸被淘汰了。

    封面圖片來源:稿定設計

    參考來源:CSCO(中國臨床腫瘤學會)乳腺癌診療指南(2020年版)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