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要不要做化療。”70歲的李伯在一周前被確診患有多發性骨髓瘤,為防止腫瘤惡化、轉移,醫生向李伯及其家屬建議做化療。
但他們卻陷入了糾結,原因是他們看到網上很多關于化療不好的說法:“化療沒效果”“化療讓人死得更快”……
其實,像李伯他們這樣憂慮的癌癥患者不在少數。那么,如果得了癌癥,到底要不要做化療?
是否做化療應視具體情況而定
一看癌癥的類型,有的癌癥對化療敏感,效果就好;有的癌癥對化療不敏感,效果就差。比如,對于甲狀腺癌、腦癌、皮膚癌等癌癥來說,化療的作用就有限。對于白血病、淋巴瘤等癌癥來說,化療是主要治療手段。
二看癌癥的分期,手術治療是早期癌癥的首選治療方法,通過手術治療切除病灶之后,再輔助化療,效果更好。對于晚期癌癥來說,如果癌細胞已經發生了擴散和轉移,那么手術治療的意義就不大了,只能通過化療進行全身性治療,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
三看患者的身體條件,由于化療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對正常的細胞造成損傷,引起頭暈、惡心、嘔吐、脫發等副作用,因此,對于身體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來說,如果因為化療出現了嚴重的副作用,就會大大削弱化療藥物的療效,化療的意義也就不大了。
所以,是否化療,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不過,有3種情況,最好不要做化療。
1.癌細胞發生了全身性的擴散和轉移,并且合并惡病質,化療對于患者來說,只會增加痛苦,而起不到緩解癥狀的作用。
2.處于I期的惡性腫瘤,即早期。早期沒有發生淋巴結轉移或遠處轉移,可以通過手術切除病灶,暫時不需要進行化療。
3.對化療藥物不敏感或者已經產生耐藥性的人群,即使進行化療,也無法消滅體內的腫瘤,作用不大,反而會使患者出現副作用,降低生活質量。
化療對任何腫瘤都有效嗎?
所謂化療,就是化學治療,是指通過化學藥物阻止癌細胞的增殖、浸潤、轉移、擴散,直至殺傷癌細胞的治療方法。
從上述可知,化療并非對所有腫瘤都有效,而只對增殖期的腫瘤細胞有作用。換句話說,如果腫瘤細胞不分裂,就無法使用化療藥物。此外,化療也會產生不同程度副作用,導致一些患者在化療之后身體情況更糟糕了。但是,從整體和長遠來看,化療依然是目前腫瘤治療不可或缺的一種手段。
而且,化療不是單一的療法,分為根治性化療、姑息性化療、輔助化療和新輔助化療。
根治性化療適用于可治愈的敏感性腫瘤,有助于徹底殺滅癌細胞。姑息性化療的目的是減輕患者癥狀,提高生活質量。輔助化療主要是對手術或放療后殘留的癌細胞進行“追殺”,預防腫瘤復發。新輔助化療,可以幫助不適合手術治療的患者增加手術治療的機會,同時還可以消除遠處微小病灶。
化療是把雙刃劍
腫瘤患者對化療可以說是又愛又恨,“愛”是因為化療可以通過化學藥物殺滅癌細胞,尤其是在治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血液腫瘤的時候,是首選手段之一。
此外,化療在治療絨癌、小細胞肺癌等實體腫瘤上,有效率也高達80%以上。“恨”更多的是因為化療不能區分敵我,化療藥物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對正常細胞造成傷害,引起惡心、嘔吐、脫發等副作用,導致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影響治療效果。
化療是把雙刃劍,有利有弊,但是,對于適合化療的癌種和病人,化療的利遠大于弊。畢竟,與生命健康相比,在化療過程中承受不良反應不值一提。
更何況,治療中,醫生會嚴格遵守化療用藥準則,充分考慮病人情況,制訂個體化的化療方案。而且,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已經有藥物可以減輕化療產生的副作用,不必過于擔心。此外,腫瘤患者還可以通過各種方法,減輕化療引起的副作用。
總的來說,目前化療依然是治療腫瘤的重要手段。對于化療的利弊,我們要用科學的眼光看待。切忌道聽途說,以為化療產生的副作用會讓人死得更快,從而拒絕化療,最終耽誤了治療。
參考資料:
[1]《新方法有望緩解化療導致的疼痛》.新華網.2018-05-30
[2]《化療到底要不要做,腫瘤專家解讀化療的真相》.生命時報.2017-07-11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