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術后,很多乳腺癌患者朋友會不同程度地出現一些上肢水腫、肩關節活動障礙等問題,這些問題或多或少會對生活質量產生影響。
淋巴結清掃后的患者,終身存在淋巴水腫的風險。上肢淋巴水腫的發生率約為25%,程度不同。嚴重的淋巴水腫可能繼發感染、甚至淋巴管肉瘤。
如果手術后很快就出現上肢水腫,沒有正確的鍛煉,在復查當中會發現患者的胳膊越來越粗,就會變成術后遠期水腫,實在影響生活質量。
本篇文章中將提及一些術后康復鍛煉的方法,希望可以給到大家一些幫助!
七大活動方法
該部分活動方法主要針對術后2個月以內,大家可進行適量鍛煉,達到預防上肢活動功能受限的目的:
● 術后次日
可作手指伸屈、握拳、腕伸屈、前臂旋前旋后、肱二頭肌靜力性收縮活動。
● 拔除傷口引流管后
改為仰臥位,可逐步加做肘、上臂、肩的活動。并在他人的協助下用術側上肢洗臉、涮牙、吃飯,逐漸過渡到自己獨立完成。
●傷口拆線后
可增加上臂、肩的活動范圍和活動次數。
● 出院前
可用患側手拿起少于0.5Kg的物品進行活動。如:水杯倒水,進食,洗臉,化妝,梳頭,操縱家電,打電話,翻書報等等。
●出院回家的最初2周
活動負荷量逐漸增加。如:洗頭,一般打掃房間,一般烹調,折疊衣服,穿套頭衫等。
● 回家1個月時
負荷量可進一步增加。如:掛衣入柜,鋪床被,抓公共汽車把桿等。
● 回家2個月時
可作提手提包。如提菜籃,背包,輕量體育活動等。
五個醫療體操動作
● 擺動運動坐位或立位,身體前傾,術側上肢自然下垂,作前后內外方向的擺動,作內收活動時要使術側上肢的擺動超過身體中線。
● 聳肩、旋肩運動坐位或立位,緩慢聳肩,使肩上提達耳朵水平,然后下降,再使肩在水平面上作緩慢的內旋和外旋活動。
● 雙臂上舉運動立位,雙手緊握,伸肘,緩慢上舉,達到盡可能的高度(以不牽拉到傷口,且無明顯不適感為宜),然后緩慢放下。
● 爬墻運動立位,面對墻壁,足趾離墻約30cm,雙手指尖抵墻面,緩慢向上爬,使雙臂保持平行,連續練習數次。然后改為側立,使術側肩對墻壁,肩外展,手指尖抵墻面,緩慢上爬,連續練習數次。肩活動范圍有改善時逐漸縮小足與墻的距離。
● 護枕展翅運動坐位,雙手十指交叉,上舉至額部,然后移向后枕部,將雙肘移向前方,再分開移向耳部。然后將交叉的雙手舉至頭上,再降回到起始部位。
注意:
1)以上所有動作均應緩慢進行,訓練之初,可用健側帶動患側上肢,逐漸加大活動范圍。每日訓練3次,一般堅持6個月~1年。
2)練習中,術側肩出現疼痛時,可繼續努力試活動,疼痛有所增加時,作幾下深呼吸,然后繼續練習或暫停。疼痛以耐受為度,切忌強力牽拉,以免發生撕裂傷。
3)要結合日常生活活動進行訓練。
4)注意盡量減少或避免以健側上肢代替術側上肢完成動作,逐漸增加術側上肢的活動和負荷。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