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2021年2月11-13日,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泌尿生殖系統腫瘤年會(ASCO GU)在線上舉行。會議期間,在口頭報告專場,腎癌治療領域有哪些重磅研究,一起來看下吧!
“可樂組合”用于晚期腎細胞癌療效如何?
背景
與依維莫司相比,侖伐替尼+依維莫司可顯著延長晚期腎細胞癌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一項I/II期研究顯示,侖伐替尼+帕博利珠單抗也顯示出較好的抗腫瘤活性。本研究旨在評估侖伐替尼+帕博利珠單抗或侖伐替尼+依維莫司對比舒尼替尼用于晚期腎癌的療效和安全性。
方法
入組患者按1:1:1比例隨機分配接受侖伐替尼(20mg,每日兩次)+帕博利珠單抗(200mg IV Q3W)或侖伐替尼(18mg)+依維莫司(5mg,每日兩次)或舒尼替尼(50mg,每日兩次)。主要終點為獨立評審委員會(IRC)評估的無進展生存期(PFS)。次要終點包括總生存期(OS)、客觀緩解率(ORR)和安全性。
結果
1069例患者被隨機分組。截至2020年8月28日,中位隨訪27個月時,與舒尼替尼組(9個月)相比,侖伐替尼+帕博利珠單抗組(24個月)的中位PFS明顯改善(HR=0.39)。與舒尼替尼組(9個月)相比,侖伐替尼+依維莫司組(15個月)的中位PFS明顯改善(HR=0.66)。與舒尼替尼組相比,侖伐替尼+帕博利珠單抗組的中位OS也明顯改善(HR=0.66)。
而與舒尼替尼組相比,侖伐替尼+依維莫司組的中位OS無明顯差異(HR=1.15)。與舒尼替尼組(36%)相比,侖伐替尼+帕博利珠單抗組(71%,OR=4.35)、侖伐替尼+依維莫司組(54%, OR=2.15)的ORR明顯提高。侖伐替尼+帕博利珠單抗組、侖伐替尼+依維莫司組和舒尼替尼組≥3級治療相關不良事件發生率分別為73%、72%、59%。
表 療效分析
結論
與舒尼替尼相比,侖伐替尼+帕博利珠單抗在晚期腎細胞癌患者中顯示出PFS、OS和ORR的明顯改善;侖伐替尼+依維莫司顯示出PFS和ORR的顯著改善。臨床試驗信息:NCT02811861。
MET激酶抑制劑卡博替尼在乳頭狀腎細胞癌中初顯效
背景
MET信號通路是轉移性乳頭狀腎細胞癌(pRCC)發生發展的關鍵信號傳導途徑。II期SWOG 1500研究探索了MET激酶抑制劑卡博替尼、克唑替尼、沃利替尼對比標準治療舒尼替尼用于轉移性pRCC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
方法
研究納入經組織學確認、Zubrod評分0~1、具可測量病灶的轉移性pRCC患者。按1:1:1比例隨機分配接受舒尼替尼或卡博替尼或克唑替尼或沃利替尼治療。分層因素包括既往治療方案、pRCC類型。主要終點為PFS,次要終點包括安全性、ORR和OS。
結果
2016年4月至2019年12月期間,研究納入147例患者,中位年齡為66歲,76%患者為男性,92%患者既往未接受過治療。經局部病理學評估,分別有18%、54%和28%患者為I型、II型和NOS型。相比之下,經中心評估,分別有30%、45%和25%患者為I型、II型和NOS型。
與舒尼替尼組(5.6個月)相比,卡博替尼組(9.2個月)的中位PFS明顯更高(HR=0.61,P=0.021)。舒尼替尼組、卡博替尼組、克唑替尼組和沃利替尼組3或4級不良事件發生率分別為69%、72%、37%和39%。
表 PFS結果
結論
研究顯示,與舒尼替尼相比,僅卡博替尼在轉移性pRCC患者中顯示有臨床意義的PFS改善。研究支持卡博替尼可考慮作為這類患者的標準治療選擇。臨床試驗信息:NCT02761057。
MK-6482有望用于各風險組透明細胞腎癌患者!
背景
在美國,透明細胞腎癌(ccRCC)約占腎癌的70%。有幾種一線治療方案已獲批用于ccRCC,但很少有患者會完全緩解,且大多數患者在5~11個月會發生疾病進展。
低氧誘導因子2α(HIF-2α)是一種轉錄因子,在腎癌發生發展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MK-6482是一種小分子HIF-2α抑制劑,可阻滯HIF-2α與HIF-1β異源二聚化,從而誘導腫瘤消退(臨床前研究)。本次會議公布的數據來自MK-6482在晚期實體瘤中首次I/II期研究擴展隊列的結果。
方法
研究納入18歲以上晚期ccRCC患者,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方案。ECOG PS評分為0或1,預期壽命6個月以上。入組患者接受MK-6482治療(120mg,每日兩次)。主要終點為安全性,次要終點包括ORR、緩解持續時間(DOR)和PFS。
結果
55例ccRCC患者接受MK-6482治療(120mg)。中位既往治療方案數為3,81%患者既往接受過PD-L/PD-L1治療,92%患者既往接受過VEGF抑制劑治療,基于國際轉移性腎癌數據庫聯盟(IMDC)標準評分,分別有24%和76%患者被分類為低風險和中高風險。
中位隨訪28個月時,最常見不良事件為(>30%)為貧血(76%)、疲勞(71%)、呼吸困難(49%)、惡心(36%)、咳嗽(31%)和低氧(31%)。貧血(27%)和缺氧(16%)是最常見的3級不良事件。2例患者(4%)發生4級不良事件,4例患者(7%)發生了5級不良事件。
ORR為25%,其中14例患者為確認的部分緩解(PR)。30例患者(55%)為疾病穩定(SD),疾病控制率(DCR)為80%。中為DOR未達到,77%患者緩解6 個月以上。
13例低風險患者中有4例達到部分緩解,ORR為31%。42例中高風險患者中有10例達到部分緩解,ORR為24%。低風險和中高風險組患者的DCR分別為92%和76%。總人群的中位PFS為14.5個月。截至2020年6月1日,有33例患者(60%)因疾病進展而停藥,2例患者(4%)因不良事件而停藥,11例患者(20%)仍在接受治療。
結論
MK-6482的耐受性良好。進一步的隨訪發現,MK-6482單藥在各IMDC風險組患者中均顯示出有潛力的抗腫瘤活性。目前,正在進行III期研究。臨床試驗信息:NCT02974738
參考文獻:
1.Phase 3 trial of lenvatinib (LEN) plus pembrolizumab (PEMBRO) or everolimus (EVE) versus sunitinib (SUN) monotherapy as a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pts) with advanced renal cell carcinoma (RCC) (CLEAR study). Abstract 269
2.Sunitinib versus cabozantinib, crizotinib or savolitinib in metastatic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pRCC): Results from the randomized phase II SWOG 1500 study. Abstract 270
3.The oral HIF-2 α inhibitor MK-6482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RCC): Updated follow-up of a phase I/II study. Abstract 273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