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小劉是一名互聯網行業的精英,經常加班到12點,有時忙得忘記吃飯,還得陪老板出去應酬喝酒。但雖如此,小劉每年體檢的各項指標都挺正常,沒什么大問題。
最近,小劉時常感覺身體很累,而且腹部不時會脹痛,整個人的臉色和皮膚都變得蠟黃蠟黃的,看著鏡子里憔悴的自己,想到自己是家里的頂梁柱不能倒下,小劉只好到醫院做個檢查。
檢查結果讓小劉驚訝不已:診斷小劉為肝癌晚期!
小劉大吃一驚:我每年體檢都顯示肝功能正常啊,我怎么會得肝癌呢?我還有救嗎?
肝功能正常=不患肝癌?
很多人在體檢時看到自己肝功能正常就以為自己的肝不會出問題,實際上,肝功能正常僅代表在抽血時肝臟細胞沒有發生炎癥和壞死,但是有可能肝臟已經硬化,又或是曾經有過炎癥但在抽血時炎癥已停止了。
在肝癌的早期和中期,一般只有癌細胞周圍的肝組織會受到壓迫和侵犯,所以作為“肝臟晴雨表”的轉氨酶指標可能只是輕度升高甚至顯示正常。因此,對于檢驗單,我們應該綜合整體去分析和評估病情,不能只盯著一個指標。
此外,普通體檢和癌癥篩查體檢有所不同,前者追求全面,后者要更復雜和更精準一些,所以普通體檢很難篩查出癌癥。若出現異常癥狀或是以下4類肝癌高危人群,建議到正規醫院做肝癌的篩查。
4類肝癌高危人群
1.慢性肝病患者。研究表明,臨床上有“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有10%的病毒性肝炎會發展為慢性活動性肝炎,有50%的慢性活動性肝炎發展成了肝硬化,有9.9%到16.6%的肝硬化會演變成肝癌。
2.有肝癌家族史。研究顯示肝癌有家族聚集的現象,可能是乙肝病毒的家族性,或某些遺傳缺陷導致,不少患者是在醫院探望罹患肝癌的親人時,順便進行檢查發現的。
3.有酗酒習慣。飲酒是重要的慢性肝病因素,酒精的攝入和肝癌發病風險的增加有關。
4.重度脂肪肝。由于飲食上的問題,攝入大量高脂肪食物導致肝臟負擔增加,長期下來肝臟對脂肪的分解能力下降,脂肪在肝臟囤積,久而久之就變成了重度脂肪肝,這種患者發展成肝癌的風險大。
另外,高危人群在注意早篩的同時,也要留意自身情況,是否出現了肝癌的早期癥狀,如肝區疼痛,發熱乏力,出現食欲減退、腹脹腹瀉、惡心、嘔吐等肝消化道癥狀,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肝癌晚期一定要做化療嗎?
肝癌晚期患者是否要做化療,取決于多項因素。
首先是患者的體質。晚期肝癌患者往往會出現營養不良、消瘦等情況,而化療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如果是體質很差的晚期患者不建議進行化療,可能會使得身體狀況變得更差。
其次,看患者對化療藥物的敏感度。如果肝癌晚期患者的腫瘤對化療并不敏感,不建議繼續進行化療,造成的損傷可能會大于收益。如果對化療極其敏感且效果良好,能有效控制腫瘤,可以考慮進一步的化療方案。
隨著醫學的進步,即便肝癌晚期,可選擇的治療方式也不少,盡可能選擇對患者損傷較小、痛苦感較弱的方案進行治療。
肝癌免疫時代的到來
我國的原發性肝癌病例占全球病例的55%,有70%的肝癌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接受手術或其他一些治療方法的機會。免疫治療的出現,給晚期肝癌患者帶來福音,在對肝癌進行精準治療的同時,不良反應發生率也比其它多種治療方案更低。
在2020年,由我國恒瑞醫藥自主研發的pd-1抑制劑卡瑞利珠單抗獲批。可用于接受過索拉非尼治療和/或含奧沙利鉑系統化療的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的治療。這是全球第三個、我國第一個肝癌的PD-1藥物。
卡瑞利珠單抗全部數據源于中國患者,更加適用于中國患者。另外,與每年約花費20萬元的進口PD-1藥物相比,卡瑞利珠單抗用于肝癌治療一年的費用在12萬元以內,價格相對低廉。
“T+A”方案有效延長肝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期
在今年1月,美國臨床腫瘤學會胃腸道腫瘤研討會正式報告了IMbrave150研究總生存最新結果。在經過15.6個月的隨訪后,數據顯示,泰圣奇聯合安維汀免疫聯合療法(簡稱“T+A”方案)可降低死亡風險34%,接受該治療的中國亞群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達到24個月。
這項研究,讓晚期肝癌的治療實現了新的突破,可改善肝癌晚期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期,是肝癌治療的重大突破,對于中國的肝癌患者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預防肝癌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預防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同時,肝癌也相對容易被早期診斷,一年進行兩次查體或B超檢查和甲胎蛋白測定,都有助于早期肝癌的發現。
參考資料:
[1]《胃病與肝癌癥狀相似!1/3肝病患者初期以為是胃病》.健康時報.2016-10-16
[2]《最新研究:“T+A”方案進一步延長晚期肝癌患者總生存期》.健康時報.2021-01-12
[3]《中國首個<晚期肝癌患者生存質量調查>啟動》.健康時報.2020-07-29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