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吳孟達罹患肝癌|肝癌的一級預防,我們能做些什么?

    導讀

    肝癌是常見惡性腫瘤之一。美國癌癥學會官方期刊發表了《2018年全球癌癥統計數據》報告,2018年全球1810萬新發惡性腫瘤中,肝癌有84.1萬,占4.7%,960萬惡性腫瘤死亡病例中,肝癌有78.16萬,占8.2%。我國是肝癌的高發國家,全球每年新發肝癌中,我國占50%。肝癌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做好肝癌的預防至關重要。

    癌癥的預防一共分三級。一級預防是指通過病因預防,不讓機體出現癌癥,保持身體健康;二級預防是指通過定期體檢,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使患者達到「治愈」和長期生存;三級預防是指對已發生的非早期癌癥,盡可能地采取各種治療措施,以延長患者的生命、改善生活質量。

    對于大多數普通人來說,真正有意義的是一級預防,一級預防是最徹底、最理想的防癌途徑。肝癌的確切機制我們尚不清楚,但肝癌的一些致病因素是已知的,針對這些致病因素做好一級預防,可以更好地避免癌癥的發生。

    一、預防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

    多項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導致肝癌的主要原因。在世界范圍內,50%以上的肝癌均由HBV感染所致。在HBV感染率較高的地區,HBV所導致的肝癌比例高達70%~80%。HBV和HCV感染聯合所致的肝癌占全球肝癌發病數的80%以上。所以,預防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可以大幅降低肝癌的發病率。

    1.主動免疫:乙肝疫苗接種

    乙肝疫苗接種是預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手段。我國《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推薦乙肝疫苗全程接種三針。新生兒應在出生當天接種一針乙肝疫苗,然后在出生1個月和6個月時再分別接種一針。血清表面抗體陽性提示對乙肝有免疫力,一般至少可維持12年以上。

    當成年期血清表面抗體轉陰、或抗體水平下降低于10mIU/mL時應加強乙肝疫苗接種,使血清表面抗體回升到10mIU/mL以上,以維持對乙肝的免疫力,表面抗體水平越高提示免疫力越強。對乙肝高危人群(如醫護人員、免疫功能低下者、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和血液透析的患者等)應特別強調乙肝疫苗接種。

    2.被動免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表面抗體陰性的人,若發生乙肝病毒意外暴露(如被乙肝患者血污染的針刺傷、破潰的皮膚黏膜接觸到乙肝患者的血液)應及時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400IU)。

    3.做好乙肝母嬰阻斷

    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做好乙肝母嬰阻斷:(1)有乙肝病毒感染的已婚女性,在生育前若有治療指征應積極抗病毒治療,待病情穩定、病毒得到有效控制后再受孕;(2)在孕中若出現肝功異常,建議積極抗病毒治療,可選擇對胎兒無致畸作用的替比夫定或替諾福韋;(3)肝功一直正常的孕婦,但乙肝病毒載量較高時可在孕后期3個月口服上述抗病毒藥,分娩后即時停藥;(4)新生兒除按標準接種乙肝疫苗外,還應在出生當天注射一針乙肝免疫球蛋白。

    4.日常生活防護

    目前還沒有丙肝疫苗,所以丙肝預防的關鍵,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針對傳播途徑采取各種防護措施,如:不與他人共用牙刷、剃須刀;不到非正規醫療機構紋身、拔牙;注意性生活衛生,潔身自愛,拒絕不良的性行為;拒絕毒麻藥品,靜脈藥癮者不要共用注射器等。這些措施同樣也適合于乙肝和艾滋病的日常防護。

    二、積極抗病毒治療

    抗HBV治療: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治療比較棘手,尚不能籠統地說可以根治,但通過抗病毒治療,不少患者出現血清表面抗原/表面抗體轉換的情況也確實存在。毫無疑問,乙肝的抗病毒治療可以穩定病情、降低病毒載量、減少肝癌的發生的,少數患者可以達到根治。抗病毒治療可選擇的藥物包括聚乙二醇干擾素和各種核苷(酸)類似物。

    抗HCV治療:隨著直接抗病毒藥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s)的研發成功,丙肝的抗病毒治療已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目前已經達到根治的水平。醫生可根據患者丙肝病毒的基因型有針對性地選擇抗病毒藥物,對未檢測或無條件檢測病毒基因型的患者可選擇泛基因型藥物。經過3個月到6個月的抗病毒治療,95%以上的丙肝患者可以達到根治。在此強烈建議,丙肝患者務必積極抗病毒治療,不可錯失良機。

    三、減少酒精攝入,拒絕霉變食物

    研究表明,全世界5.5%的癌癥發生和5.8%的癌癥死亡是酒精引起的。2017年,來自美國臨床腫瘤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2%的肝癌與飲酒相關。酒精的化學名為乙醇,是一種強氧化劑。乙醇在乙醇脫氫酶的作用下,脫氫變成乙醛,乙醛在乙醛脫氫酶的作用下,再脫氫轉變為無毒性的乙酸。乙醛的毒性比乙醇大得多。酒精在肝臟代謝,若長期大量飲酒必然增加肝臟負擔,并對肝細胞產生毒性刺激,誘使肝細胞惡變,若同時存在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感染,則發生肝癌的風險將大幅增加。

    酒精是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患者肝癌的催化劑,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患者必須絕對忌酒。

    已知與食物有關的致癌毒物有:霉變糧食中的黃曲霉素、腌制食物和剩飯剩菜中的亞硝胺、熏制食物中的苯并芘、油炸食物中的多環芳烴等。

    這些毒素隨食物進入人體后,首先要經過肝臟,并經肝臟代謝解毒,肝臟是第一受害者。

    這里特別要強調的是黃曲霉素。黃曲霉素的致癌性是公認的,其毒性比亞硝胺類強75倍。黃曲霉素已被國際癌癥研究署確認為一類致癌物,是早已被確立的肝癌病因,遠離黃曲霉素對預防肝癌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肝癌一級預防專家共識(2018)》中明確指出,應防范黃曲霉素暴露的個體行為,在溫暖潮濕的南方地區,注意糧油食品的干燥和通風保存與儲存,并盡量減少儲存時間。避免廚房竹木制廚餐具的霉變,注意這些廚餐具的清洗和干燥儲存,減少個體暴露風險。

    結語

    肝癌是人體的常見惡性腫瘤。針對肝癌病因而采取的各種一級預防措施是可為的,預防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積極抗乙肝和丙肝病毒治療、減少酒精攝入和拒絕霉變食物等,可以大幅降低肝癌的風險。

    吳孟達罹患肝癌|肝癌的一級預防,我們能做些什么?

    參考文獻

    [1] 中華預防醫學會腫瘤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感染相關腫瘤防控學組,中華預防醫學會慢病預防與控制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 中國肝癌一級預防專家共識(2018), 中華腫瘤雜志, 2018,40(7) : 550-557.

    [2] 左婷婷, 鄭榮壽, 曾紅梅, et al. 中國肝癌發病狀況與趨勢分析[J]. 中華腫瘤雜志, 2015(9): 691-696.

    [2]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臨床肝膽病雜志,2015,31(12):1941-1960

    [3] 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感染病學分會.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中華肝臟病雜志,2015;23(12):906-923

    [4]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感染乙肝病毒的育齡女性臨床管理共識. 中華肝臟病雜志.2017,25(4):254-256

    吳孟達罹患肝癌|肝癌的一級預防,我們能做些什么?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