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癌癥,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陌生、驚慌、逃避,還是憤怒?癌癥,是令人恐懼的病魔,對人類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權威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新發癌癥病例超過2400萬例,癌癥死亡病例超過960萬例。其中,男性最常見的癌癥前3位分別是皮膚癌,氣管、支氣管和肺癌和前列腺癌,女性最常見的癌癥前3位分別是非黑色素瘤皮膚癌、乳腺癌和結直腸癌。
在過去的10年間,大部分國家的平均癌癥年齡標準化發病率有所上升,這意味著,癌癥越來越趨于年輕化。
而且,從全球范圍來看,癌癥似乎重男輕女,男性一生中患癌的幾率為1/3,女性一生中患癌的幾率為1/4。
雖然癌癥不斷高發,但是醫療水平也在不斷提升,現在癌癥已經被定義為一種慢性病,部分可以實現臨床治愈。不過,與此同時,癌癥高發的背景之下,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普及率低。
面對癌癥,有人相信科學,有人一知半解,有人聽信各種謠言、“偽科學”,一定程度上都對癌癥防治造成了影響,所以今天小艾就來個辟謠集錦。
謠言1:接觸、食用了致癌物就一定會得癌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將致癌物分為了4個等級,1級致癌物主要有酒精、煙草、檳榔、黃曲霉素、中式咸魚等;2級致癌物主要有丙烯酰胺、鉛等,其中煎炸燒烤等食物在高溫的狀態下容易產生丙烯酰胺;
3級致癌物主要有蘇丹紅、三聚氰胺、糖精等;4級致癌物目前較少。
從致癌性上面來說,1級>2級>3級>4級,其中,1級和2級致癌物涉及到比較多生活中常見的物質。
對此,有人擔心:我接觸或者食用了致癌物就一定會得癌嗎?答案是否定的。
致癌物要發揮致癌性,需要一定量的積累和長時間的刺激。舉個例子:大家都說隔夜菜當中含有亞硝酸鹽,亞硝酸鹽致癌;發霉的糧食里面有致癌物黃曲霉素;
燒烤里面含有苯并芘等等,這其中的致癌物雖說很危險,但是你吃一次兩次其實影響并不大,增加風險的是你長期接觸或食用這些食物,讓致癌物積累到了可以質變的量。
以上也可以看出,這些致癌物的危險是可以預防的,日常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預防,不必過于擔憂。面對致癌物,要有防范意識,也要少點無謂的擔心。
謠言2:得了癌癥就離死不遠了
癌癥等于絕癥,很多人都有這個想法。確實有一部分癌癥患者,在一檢查出癌癥的時候就已經到了癌癥晚期,而且癌細胞已經發生了轉移,治療難度很大。
但是癌癥能不能治得好,不是一概而論的,要看癌癥的類型、分期等各方面的因素。像前列腺癌、甲狀腺癌、早期乳腺癌、早期胃癌、早期食管癌等,5年生存率基本都可以達到90%以上,前提是發現及時,早期診斷,科學治療。
而且,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每一年都有抗癌新藥和新療法問世,癌癥也不再是“絕癥”,而是被重新定義成一種慢性病,通過適當的治療可以控制,讓患者獲得較好的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
謠言3:化療死得更快
化療是通過借助能殺死癌細胞的藥物來達到治療效果,由于大部分的化療藥物都不具有專一性,所以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殺死一部分正常的細胞,因此患者會出現一系列副作用,比如頭暈、惡心、嘔吐、脫發、營養不良、白細胞減少癥、肝損傷等,導致原本就虛弱的身體雪上加霜。
所以,有人以為,化療只會帶給癌癥患者無限的痛苦,加劇死亡速度。
事實上,是藥三分毒,不管是普通的藥物也要,化療藥物也好,被人體攝入之后,多多少少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只是,由于癌細胞太強,在被藥物滅殺時才會導致身體出現嚴重不適反應。
無論如何,化療是目前臨床上治療癌癥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在化療時,醫生會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開一些對抗副作用的藥物,而且,隨著研究的深入,化療藥物也在不斷改進,毒性和不良反應也在日益下降。
福鼎市總醫院副院長邱文斌解釋:“臨床上,十個病人就有1、2個拒絕化療,認為人做了化療會垮掉!我們醫院常會遇到拒絕化療的患者。其實做到化療的規范合理應用,化療沒那么可怕。”
謠言4:西醫都是謀財害命,中醫才能救命?
癌癥的種類紛繁復雜,治療手法也多種多樣,就像逛商場一樣,同樣也讓人挑花了眼。有的患者在住院治療一段時間之后,發現自己的癌細胞并沒有得到控制,反而身體越來越不行了,
于是轉而求助中醫,并有所好轉,于是理所當然地認為:西醫收費不但貴,而且治不好癌癥,只有中醫才能救命。
雖然我國傳統以來一直有“西醫治表,中醫治本”的觀念,但是涉及治療癌癥,就復雜了。
西醫一般會通過手術切除、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等方式徹底殺死或者抑制癌細胞,中醫則講究辨證治療,從調節人的自身情況來達到治病的目的。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還是要依靠西醫的治療,才能清除大部分癌灶。如果考慮到西藥的毒副作用太大,可以結合中醫治療。
總的來說,在癌癥治療上,沒有中西醫誰優誰劣的說法,兩者是相輔相成,互相配合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提醒我們:中藥針對骨髓抑制、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虛弱出汗等情況有很好的療效。但對于一些所謂的“神醫神藥”,千萬不要偏聽偏信,以免耽誤了病情、浪費了救命錢,落得個“人財兩空”的結果。
謠言5:癌癥患者要清淡飲食,不能吃肉、發物
都說癌癥是“吃”出來的,因此對于癌癥患者來說,飲食也尤為重要。一生什么小病大病,中國人都喜歡強調清淡飲食,這確實沒錯,但很多人卻曲解了清淡飲食的意思,誤以為清淡飲食就是只吃素,不吃肉。
真正的清淡飲食是相對于肥甘厚味而言的,對于癌癥患者來說,本身機體免疫力低下,治療還需要大量的體力和精力,務必要保證營養充足,才能為身體提供足夠的支撐。
所以,癌癥患者的飲食更強調的是飲食多樣化,營養均衡,保證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避免吃辛辣刺激、腌熏煎炸類的食物。
類似于中醫所說的會加重病情的發物,如牛肉、海鮮等,目前沒有任何科學研究證明這些食物會導致腫瘤惡化和復發,所以,除非是本身有過敏反應或不良應激癥患者,不需要過于小心,盲目忌口。
謠言6:癌癥患者跑步運動這些會加劇腫瘤擴散?
一些癌癥患者認為,癌細胞是靜止不動的,如果突然運動會導致癌細胞擴散。這是毫無科學根據的,癌細胞主要通過血液、淋巴液等途徑進行擴散和轉移。
而且癌細胞不是靜止不動的,它本身就在不斷運動,所以癌癥患者適度鍛煉并不是造成癌細胞擴散。
相反,適度運動有助于提高免疫功能、緩解化療的副作用、增強抗癌積極性等。不過,癌癥病人運動要量力而行,選擇散步、跑步、游泳、太極拳等中低強度運動,切忌運動過量。
此外,在運動的時候,要盡量避免對腫瘤所有部位進行擠壓,以防造成蒂扭轉、破裂、大出血等意外,危及生命。
總結:隨著環境的變化、生活方式的改變等,每一年,都會出現新的一批癌癥患者,隨之而來的,也有各種治療癌癥的偏方,以及預防癌癥的謠言。
面對這些不靠譜的言論,我們要理智,不能盲目聽信,而是要相信科學,用正確的眼光看待癌癥。
參考資料:
[1]《醫生幫你粉碎五大癌癥謠言》.北京青年報.2019-07-09.
[2]《喝隔夜水和千滾水會致癌?這些關于癌癥的說法是謠言》.科技日報.2019-02-19.
[3]《識別真假防癌知識:染發劑、手機輻射致癌不靠譜》.南方日報.2015-04-14.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