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的小青身體一直很健康,前段時間單位體檢,到醫院拿檢查報告時,上面顯示宮頸高危型HPV感染,宮頸細胞學檢查顯示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小青便去詢問醫生,接受建議后又做了陰道鏡檢查,結果醫生說是已經宮頸癌前病變了。
小青一聽,慌了:“癌前病變?是不是就是宮頸癌?可是我之前沒有什么不舒服的表現啊,醫生,我才26歲,我不想死啊!”
哪些情況屬于宮頸癌前病變?
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統計,每兩分鐘就有一名女性死于宮頸癌。宮頸癌儼然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
隨著癌癥篩查的普及,越來越多女性注重宮頸健康的檢查。但由于相關知識欠缺,不少女性就如小青一般,一聽到癌前病變就緊張的不得了,誤以為宮頸癌前病變就是癌癥前期。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婦科張蓉主任表示,宮頸癌前病變實際上是宮頸重度上皮肉瘤樣病變,這種瘤樣病變有可能向癌演變的趨勢,但距離宮頸癌可能有相當長的距離,及時治療是可以痊愈的。
一般來說,宮頸癌前病變(CIN)通常分為三級:輕度(CIN1)、中度(CIN2)、重度(CIN3),它是一個連續發生發展的過程。
60%的CIN1級會自然消退,建議患者定期隨訪觀察。
20%的CIN2會發展成CIN3 ,患者可考慮進行物理治療,包括:冷凍、激光電凝等,對于不能定期隨訪的CIN1也建議進行物理治療。
12%的CIN3會發展成宮頸癌。 建議CIN2以上以及CIN1級持續兩年的患者應該進行宮頸切除性手術治療。
宮頸癌前病變雖不是癌,但有可能最終發展成癌癥。宮頸癌的發生和發展有一個漸進的演變過程,時間可以從數年到數十年,一般認為這個演變過程經過這樣幾個階段:增生→宮頸上皮肉瘤樣病變→宮頸早期浸潤→浸潤癌。
所以,根據具體情況及時干預很重要。
宮頸癌前病變,容易出現3種異常表現
不少被檢查出宮頸癌前病變的患者都很訝然,表示自己身體沒有感覺任何不適。據臨床數據統計,50%—70%的女性是沒有特殊的臨床癥狀的,張蓉主任建議如若女性身體出現以下癥狀,就要警惕有可能是宮頸病變的預警:
宮頸炎癥:年輕女性宮頸炎癥經久不治,并伴有長期白帶增多、出血應該引起重視。
接觸性出血:性生活后陰道出血,或是婦科內診檢查后陰道出血,70%-80%的宮頸癌患者有這一癥狀。
白帶混血:女性長期白帶增多、白帶顏色異常、白帶混血等應及時檢查。
如果出現上述癥狀,一定要特別留意,及時就醫。對于沒有癥狀的女性,可通過定期接受TCT、HPV檢查預防。
日常如何預防宮頸癌前病變?
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都跟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有關。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葉雙醫生建議,想要預防宮頸癌病變,定期宮頸檢查和注射HPV疫苗是關鍵。
想要預防宮頸癌,就要做好三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注射HPV疫苗,宮頸癌疫苗是預防性疫苗,沒有治療效果,建議9歲~26歲的無性生活女性注射都有積極意義。
第二道防線:21歲以上的女性或者有性生活3年以上的女性,至少每兩年做一次TCT宮頸癌篩查,HPV呈陽性,需做陰道鏡檢查,以判斷是否處于癌前病變。
第三道防線:中、重度的癌前病變要手術治療,即宮頸錐切,以判斷是否為更嚴重的宮頸癌類型。
得了宮頸癌前病變,并不意味就是宮頸癌,只要及時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大部分人都會痊愈。
不過痊愈后,定期的檢查和隨訪也很重要,專家建議規范治療后,每年應進行一次TCT檢查,隨訪20年以上。另外,改變生活方式也有助于增強免疫力,幫助女性抵抗HPV病毒。女性平日一定要注意戒煙戒酒、平衡飲食、保證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態。
參考資料:
[1] 《宮頸癌前病變是癌嗎?HPV疫苗怎么打?》.健康時報網.2018-04-15
[2] 周友珍;《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怎么治?》[J].人人健康.2019年16期
[3] 《宮頸癌前病變發展成為癌平均需要10年!》.健康時報網.2016-07-26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