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韓國男星樸智勛因胃癌不幸去世,年僅32歲。很多網友得知后都表示惋惜:
“天吶!好可惜,跟我愛豆一樣大啊,這么年輕怎么就得了胃癌呢?”
“感覺這幾年得癌的人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年輕了,大家一定要注意防癌呀!”
“韓國胃癌發病率本來就很高,天天吃泡菜這些,鹽攝入太多了,風險也會增加。”
……
有網友提到了飲食習慣與胃癌發生之間的關系,雖然解釋得過于簡單,但也不是毫無根據。
胃癌越來越高發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世界每年新增胃癌人數100萬例,其中發病率最高的是東亞、中亞和拉丁美洲。在東亞地區,韓國、日本以及我國的發病率排在前三。
而在我國,根據《中國癌癥研究》發布的統計,截至到2014年,全國新確診的胃癌病例達到了410400例,死亡人數是293800人,其中男性胃癌的發病率高于女性,農村地區高于城市地區。
在40歲到44歲,55歲到64歲的不同對照組里,男性的發病率都是女性的兩倍。所以從數據上看,無論是死亡率還是發病率,胃癌呈現出來的都是壓倒性爆發趨勢。
胃癌發生與哪些因素有關?
胃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而一些不良的飲食偏好,是導致胃癌的直接誘因。
比如長期高鹽飲食,鹽分的滲透壓過高,胃粘膜直接受到刺激影響,長時間的刺激之下便會發生病變。在我國的東北、西北和沿海地區,是胃癌的高發區域,因為這些地方的人恰恰喜歡吃腌制食品和海產品,而這些食物中的鹽分明顯偏高。研究顯示,高鹽飲食和清淡飲食相比,胃癌的發病風險要高出兩倍。
除了吃的咸之外,吃太燙的食物以及辛辣食物,也會刺激胃黏膜表皮細胞,長期的損傷影響下,容易誘發表皮細胞發生突變;而由于胃黏膜屏障被破壞,胃酸會直接侵蝕和刺激胃壁,這也會引發胃炎等一系列慢性炎癥問題,進一步則會有癌變風險。
與此同時,很多人有吃隔夜飯菜的習慣,而這些食物中富含亞硝酸鹽,人體中的蛋白質與其分解形成亞硝胺,胃部的環境恰恰適合亞硝胺的生成。亞硝胺是明確的致癌物質,長期攝入亞硝酸鹽形成亞硝胺,會增加胃癌風險。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制鹽分的過多攝入,此外,太燙、辛辣以及隔夜的飯菜也要少吃,平時做到清淡飲食。
除吃的因素之外,煙酒刺激、熬夜以及情緒壓力等因素,也導致胃癌呈現年輕化的趨勢。
煙草中的尼古丁可不僅僅只刺激肺,它會順著食管侵襲到人體的腸胃系統,進而會引起胃酸以及膽汁分泌紊亂;而酒精則是直接刺激胃粘膜,從而會形成損傷,產生慢性炎癥問題。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熬夜和情緒控制不當時常發生,這會導致胃腸功能的紊亂。還有在熬夜的過程中,有的人吃喝無度,憑空給腸胃系統增加負擔,進而會導致消化不良的發生。
當胃腸功能出現紊亂的時候,慢性的胃病也會接踵而至。而這些因素,又會進一步增加癌變的幾率。
除了飲食和不良的生活習慣外,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也是引發胃癌的一大因素。幽門螺旋桿菌是唯一一種可以生存在人體胃部的一種微生物病菌,它會引起胃炎、消化道潰瘍等一系列腸胃系統的疾病。而治愈不徹底的話,則可能會誘發胃癌。
上述幾種情況都會導致胃炎等胃部疾病的發生,而胃炎等疾病一旦轉化成慢性炎癥問題,根除和治愈的難度就大大增加了。
一般來說,胃病發展成胃癌要經過胃粘膜受損、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化生、異型增生等多個階段。所以,普通的胃病并不會馬上變成胃癌,但胃病如果沒有得到有效治愈,并且任憑其繼續發展下去的話,你便離胃癌又近了一步。
除了外部因素的影響之外,胃癌還存在一定的遺傳性。胃癌的家族聚集性傾向占發病率的10%,有家族腫瘤史的人,要比其他人患胃癌的風險高出2到3倍。
所以綜合而言,導致胃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只要加以重視,并且以科學的方式進行控制,也能降低發病率,提高生存率。
日本胃癌5年生存率高達60%,遠高于其他國家
數據顯示,雖然日本的胃癌發病率也很高,但是5年生存率卻遠遠高于其他國家,達到了60%(而中國胃癌的生存率卻只有20%至30%),這是由于日本在胃癌的早期防控上取得的良好效益。
早在1963年,日本就提出了“早期胃癌”的概念,全民科普,提高了大眾對胃癌的認識。此后到1983年,日本政府出臺了《健康服務法》,法律規定40歲以上的成年人要做上消化道鋇餐造影篩查胃癌,這大大增加了胃癌的早期確診率,對之后的進一步治療大有裨益。
到了1994年,日本將癌癥篩查納入國民癌癥篩查計劃,政府要求企業的常規體檢中必須包含胃鏡。
當幽門螺桿菌被認定為一級致癌物的時候,日本政府隨即又提出了根除幽門螺桿菌的計劃。全民普及,早期的體檢以及政府的扶持,使得日本從2013年到2017年間,胃癌的死亡人數下降了9.2%。
所以,從別國經驗我們也可以知道,早期的篩查是防治胃癌尤為重要的一環。
總的來說,成年人在45歲以后,就應該定期進行胃癌的篩查。目前,胃癌的篩查包括血清學篩查和胃鏡篩查兩個方面。血清學篩查是血清胃蛋白酶原、血清胃泌素17、Hp感染檢測、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內鏡主要是電子胃鏡、磁控膠囊胃鏡以及高清內鏡。
提前的篩查可以早確診,有助于以后的進一步治療。而對于胃的保護,則需要大眾從年輕的時候,就要建立起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才能最大程度避免胃病以及癌變的出現。
參考資料:
[1]《慢性萎縮性胃炎會發展成胃癌嗎》.北京晚報.2019-10-31.
[2]《日本胃癌5年生存率高達60%,遠高于其他國家,秘密在這里!》.健康時報網.2020-1-9.
[3]《高鹽是胃癌第一殺手 五種隱藏高鹽食物要少吃》.人民網.2018-6-28.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