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國家為全國人民送上一份新年大禮:國產新冠疫苗獲批上市,且全民免費!目前,各地疫情都有抬頭趨勢,許多人都希望能夠早日接種疫苗。作為免疫力低的癌癥患者,其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更高,且預后較差。那么,癌癥患者能否接種新冠疫苗呢?
央視新聞及北京市疾控中心也給出了明確答案:惡性腫瘤患者目前不適合接種新冠疫苗。新冠疫苗接種知情同意書上也明確標示:接種禁忌包含惡性腫瘤。
為什么癌癥患者不能接種疫苗呢?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臨床數據。所有藥物包括疫苗在上市前都要經過漫長而嚴格的臨床試驗,來確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然而由于新冠肺炎的傳播性強,波及范圍廣,從研發到獲批這短短一年中,很有可能一些風險沒有表現出來,也就決定了新冠疫苗目前以一般人群為主,而孕婦、哺乳期婦女、惡性腫瘤患者等特殊人群則暫時不在此范圍之內,這也是當下局勢決定,屬無奈之選。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癌癥患者免疫力普遍比平常人低,身體素質較差,其接種風險也相應會比常人多。
新冠疫苗是一種滅活疫苗,不會繁殖,但又保留了其“壞蛋”的屬性標簽,注射到人體后,機體會“誤以為”感染了,從而刺激B細胞形成相應抗體,形成記憶。當真正的新冠病毒入侵時,這些抗體會迅速集結,憑“經驗”迅速投入戰斗,短時間內就可消滅敵人。
問題就在這里,為了產生抗體,疫苗會刺激免疫系統,消耗免疫力,而腫瘤患者本身免疫力就低,很有可能會出現一些無法想象的后果。
癌癥患者如何提高免疫力?
不過就算癌癥患者暫時無法注射疫苗,我們仍然可以通過其它手段來提高免疫力,來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給大家總結了關于疫情期間增加免疫力的幾個重要方面:
① 加強飲食管理,調出好腸胃
能“吃”非常重要。針對不同的腫瘤患者,飲食方面一定要注意合理搭配,膳食平衡。接受治療的癌癥患者,應適當增加攝入高蛋白、高熱量食物。
每天食欲最好的時間盡量多吃,食欲不好的時間可用流食代替,保證每天3-5餐,食物方面以易消化吸收的食物為主。對于未接受治療或推遲治療的癌癥患者,可盡可能多地攝入豐富的蛋白質,如蛋、奶、魚、肉、豆類及堅果,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保證疫情期間的營養充足。
黃芪山藥薏米湯—健益氣脾
【材料】黃芪30g,山藥60g,薏米30g適量。
【制作】黃芪加水煮半個小時,去渣。加入山藥60g,薏米30g,再煮30分鐘,加白糖(便秘者加蜂蜜)即成。每日早晚各服一次。
【功效】健脾益氣,增加食欲,提高胃腸道吸收功能。
② 調整好心態,避免“心理感冒”
不良情緒是癌癥的催化劑。隨著各地疫情突起,不少計劃接受治療的癌癥患者,面臨目前無法到醫院接受規范治療的困境,難免會產生焦躁、抑郁等情緒。
而負面情緒可能會進一步引起身體出現不適的癥狀,所以患者及陪護家屬都要認識到心理防護的重要意義,做到及時發現,同時尋找適當的途徑進行自我排解。
放下心理包袱,千萬不能讓新冠病毒誘發產生“心理感冒”,影響癌癥患者的治療。
烏梅玫瑰甘草茶
【材料】烏梅2-3個,玫瑰花2-3朵,野菊花2-3朵,陳皮2克,生甘草3克。
【制作】放入保溫杯中,用沸水泡,當茶飲。
【功效】斂肝健脾,解毒利咽。
③ 規律睡眠,維護正氣
中醫認為,正常的睡眠能保證人體氣血的正常運行,臟腑功能的協調。從氣血運行的時間規律看,21–23點三焦經最旺,而三焦通百脈,21–03點是養護肝膽最佳時間,是睡眠的關鍵時間。如果長時間熬夜,容易影響三焦、肝膽功能,導致氣血運行失常,為癌癥的發生創造了可能的條件。
疫情期間,由于外出減少,居家休息,往往造成人體生物鐘的紊亂,對于患者而言,會影響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復。所以,建議規律作息,每天睡眠時間不少于8小時。
④ 適度鍛煉,氣血調暢
由于疫情的影響,無法外出鍛煉,這對癌癥患者的康復確實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針對目前情況,建議患者堅持在家鍛煉,如太極拳、八段錦等。避免久坐、久臥情況,讓氣血更流通。
⑤ 堅持服用中藥
疫情期間,建議癌癥患者一定要堅持服用中藥治療,一方面可以增強免疫功能,防治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另一方面,也可改善體內環境,增強對抗癌癥的自身能力。中醫講: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日常生活中,我們還可以配合使用傳統中醫,如香囊、艾灸、足浴等方法,提高免疫功能,避免疫毒。
雖然全國各地都有零星新冠病例發生,但我們要保持理性冷靜,戰勝恐慌情緒,并樹立戰勝癌魔的信念。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