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了,怎么回事?”看著溫度計上的數字——37.9,小琳有些忐忑。
住院后,身體癥狀已經逐漸緩解,手術后的傷口也沒有感染,為什么還會發熱?不會是病情加重了吧?
“沒事,這是正常的腫瘤熱,不要太擔心。”醫生看了看溫度計,淡定地說。
“腫瘤熱”到底是怎么回事?
“腫瘤熱”的發生與多種因素相關,簡單來說可以分成2種情況:
1.感染導致的發熱
感染導致的發熱可以從2方面來說:一是惡性腫瘤本身就會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讓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或喪失,這樣患者就容易發生感染;
二是腫瘤患者因為放化療等腫瘤治療方法,可能導致骨髓抑制,當骨髓不能產生足夠的粒細胞時,人便會因為缺乏這種物質,致使免疫力低下,而容易引起各種感染,比如真菌感染。
2.非感染導致的發熱
腫瘤本身引起的發熱,尤其是像非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腎細胞癌、胰腺癌、直腸癌、肝細胞癌或轉移癌等惡性腫瘤,本身就會導致發熱,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腫瘤細胞生長的速度比較快,機體供血的速度跟不上,部分癌細胞便會被“餓死”,這樣壞死的細胞被吸收后,就會導致腫瘤熱。
此外,一些藥物的使用,比如保骨針、抗結核藥、PD-1抗體、兩性霉素、β內酰胺類抗生素等,可能導致藥物熱,一般在用藥后第1~2周發熱。
不同原因引起的發熱,出現的癥狀也存在差異,解決的方法也不一樣,預后更不一樣,所以,腫瘤患者一定學會判斷屬于哪種腫瘤熱,這樣才能及時正確解決。
不同原因引起的腫瘤熱一般有哪些特點?
如果是肺感染導致的腫瘤熱,溫度一般不會超過38.8℃,癥狀也沒有感染導致的發熱嚴重;如果是感染導致的腫瘤熱,溫度通常≥38.3℃,一般不超過41℃。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粒細胞缺乏伴隨發熱,即使是使用大量強效的抗生素,也很難將感染控制住,比較嚴重的腫瘤患者,很可能因此失去生命,
就比如肺部侵襲性真菌感染,在腫瘤患者中病死率甚至高達30%以上,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處理。
病人出現“腫瘤熱”如何處理?
對于腫瘤熱的出現,我們最先要做的就是明確患者屬于哪一種情況,一般情況下,腫瘤熱的治療臨床上還是主要以抗腫瘤治療為主,包括手術、化療、放療、靶向、免疫、內分泌等,再輔以吲哚美辛(消炎痛)或類似藥物降體溫,高熱伴大量出汗患者需適當補充糖鹽水及電解質等對癥治療。
這里需要特別重視腫瘤治療(化療)后的發熱,一般來說,除了藥物本身導致的“藥物熱”外,比較多見的是化療后導致白細胞降低或中性粒細胞降低,導致顯性或隱性感染,
這種情況需及時給予升白細胞處理、高級別抗生素,不然很可能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另外,化療期間,患者的免疫力多是比較低下的,所以為了避免感染,建議患者盡量不要出門,減少交叉感染風險,可選擇在室內開展適量鍛煉與運動。
總結:發熱是腫瘤患者比較多見的一個現象,但是導致腫瘤熱出現的原因有很多,所以不可一概論之,一旦發現,要及時查明原因,
尤其是要警惕是不是粒細胞缺乏伴發熱這種極其危險的狀況,為了避免一些不好的情況發生,建議腫瘤患者在放化療期間一定要和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定期復查,觀察腫瘤的恢復情況。
參考資料:
[1]《有一種發燒可能是“腫瘤熱”》.新民晚報.2019-03-10
[2]《腫瘤發熱可致命?不是危言聳聽!》.咚咚資訊.2017-06-27
[3]《腫瘤熱”與“新冠”發熱有什么區別?》.張劍副 高水平.2020-03-24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