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癌癥斗了半年,總算看到希望了。”病房里傳出一陣哭聲。
正在哭的是老王,他今年56歲,半年前查出癌癥,輾轉多家醫院,終于得到“正在緩解”這個答案,一家人欣喜不已。
緩解期雖然不算治愈,但它算是病情有起色,對癌癥病人而言,這肯定是個好消息。
什么是緩解期?
如果在至少一個月內,癌癥病人未出現活動性疾病,那么我們就可以說癌癥病人進入了緩解期。
這段緩解期里,病人的癥狀和指標都會有所下降,病人所感受到的疼痛感和疲憊感也會有緩和,甚至消失。
如果所患的是實體瘤,比如肝癌、胃癌等,在緩解期內,癌腫會有所縮小。如果是非實體癌,比如淋巴瘤、白血病等,緩解期意味著癌細胞在減少。
如何判斷癌癥緩解?
要看一個癌癥病人是否進入了緩解期,是有好幾個途徑的,比如觀察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
觀察臨床表現:癌癥病人,尤其是進入中晚期,往往會有一些可見的癥狀,比如乏力、精神不振、沒有食欲、消瘦。進入緩解期的患者,在這些方面都會得到改善,體重會回升,精神更為飽滿,食欲增加等。
影像學檢查:在治療癌癥期間,醫生會安排定期給病人做B超、CT、MR等影像學檢查,以觀察治療方案的療效。
如果影像學檢查觀察到腫塊變小或者消失了,或腹腔積液或胸積液減少,則病人有可能進入緩解期。
實驗室檢查:這個通常指抽血化驗,觀察腫瘤標志物的變化。單靠腫瘤標志物,很難判斷一個人是否患了癌癥,或者一個癌癥病人的病情是否轉好或轉壞。
腫瘤標記物指標升高,不一定代表癌癥惡化,相反,其降低也無法說明癌癥就一定好轉了。
但在足夠長的時間里,觀察腫瘤標記物的變化,可以看到治療是否有效,患者是否進入緩解期。
癌癥是一種很復雜的疾病。通常醫生會根據上面的幾個方面綜合評價治療效果。
但不能已經一些指標的短暫好轉而掉以輕心,就算有足夠的理由說明病人已經進入緩解期,也要做好復查工作,配合治療。
為什么有些人患癌后幾個月就死了?
“為什么有些人患癌后幾個月就死了?”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問題。但事實上,他們都是在確診之后幾個月就死了。
多數人是在癌癥的中晚期才發現的,但早前,癌癥往往已經存在了很久的時間,只是沒有癥狀,他們不知道而已。
不過就算在中晚期才發現,不同人之間的生存期也是有很大差別,這取決于以下幾個因素。
癌癥分期對患者生存期有很大影響。正如上面所說,很多患者是在中晚期發現的。這時才接受治療,效果就會差很遠。
比如胃癌,早期患者接受治療后的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九成以上,而中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50%左右,至于晚期的5年生存率就更低了。
癌癥種類也是一個影響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這主要是因為不同癌癥之間的惡性程度差別大。
前列腺癌發展很慢,很多前列腺癌患者到死都不知道得了癌。但胰腺癌的惡性程度則非常嚇人,其總體5年生存率只有5%。就算同樣是肺癌,小細胞肺癌比非小細胞肺癌要更難治得多。
當然,治療方式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有的人相信一些民間偏方,而不接受正規治療,很容易錯過癌癥治療時機,導致病情迅速惡化。
藥物本身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選擇更好的,以及更適合的藥物,控制好藥物的副作用等,對治療很重要。
此外,同樣是正規治療,不同醫生的經驗,所制定的方案,也對患者生存期有很大影響。
還有一點是患者的心態。積極的心態可以對身體產生正面效果,使得體內免疫力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不過,心態所起的作用有多大,仍無明確結果,但至少積極的心態會讓患者更積極地配合治療。
不管如何,癌癥病人要獲得一個比較要的治療效果,減輕癌癥帶來的痛苦,提高生活治療,病情得到緩解甚至治愈,病人都應該積極配合治療。
參考資料:
1. What Does Remission Look Like?. WebMD. Jan. 1,2019
2. Cancer Remission:What You Need to Know. Healthline. Jan, 2019
3. 莫鵬,周丁華.《得了癌癥活多久,專家忠告記心頭》.健康生活 , 2016年第1期
4. 楊學寧,吳一龍.《實體瘤治療療效評價標準——RECIST》.循證醫學.2004年第4期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