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一文回顧:肺癌靶向治療領域重磅研究進展

    不平凡的2020年即將進入尾聲,一起來回顧下肺癌靶向治療領域的重磅研究進展吧!

    靶向治療-EGFR

    今年4月,《Lung cancer》雜志發表了一項單臂、前瞻性研究,探索了奧希替尼用于EGFR TKI耐藥后、不論T790M突變患者的療效。同時,研究還探索了奧希替尼用于兩種敏感EGFR突變(19外顯子缺失、21外顯子L858R突變)患者的療效。

    推薦閱讀:奧希替尼治療19外顯子缺失和L858R突變NSCLC,哪種突變療效更佳?| 藥物新發現

    藥物新發現 | T790M突變陰性,使用三代EGFR TKI竟有效?

    今年ESMO大會上, FLAURA研究中國隊列最終OS結果公布。中國隊列的OS結果提示:奧希替尼在中國患者中OS有數值上的獲益。

    推薦閱讀:ESMO 2020 | FLAURA研究中國隊列最終OS結果公布,與FLAURA全球數據獲益方向一致

    一起來回顧下,今年ASCO大會期間,EGFR敏感突變非小細胞肺癌(NSCLC)最新研究進展吧!

    推薦閱讀:

    一文匯總 | EGFR敏感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最新研究及新進展

    i Hope 學院 | ASCO NSCLC聯合治療策略新進展

    靶向治療-EGFR 20外顯子插入突變

    EGFR基因是NSCLC中最常見的突變基因,該基因上兩個比較常見的突變是19外顯子缺失突變,以及21外顯子的L858R點突變,這兩個突變之外的突變類型被稱為罕見突變。

    ,EGFR 20外顯子插入(exon20ins)突變,約占EGFR突變的1%~10%,此類患者使用傳統的一二代EGFR-TKI和化療的療效均不理想,亟待尋找新的治療方法。

    推薦閱讀:2020 ESMO | EGFR 20外顯子插入突變NSCLC的最新研究進展

    今年ESMO年會期間,迷你口頭有哪些重磅研究?本文整理了轉移性NSCLC治療領域的部分重要研究進展,其中有四項研究涉及20外顯子插入突變。

    推薦閱讀:2020 ESMO | 迷你口頭報告: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進展盤點

    EGFR TKI一線治療策略優化

    今年CSCO會議期間,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張力教授分享了《EGFR突變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晚期一線治療的優化選擇》,張力教授主要從更新迭代與克服耐藥兩個方面解析了如何優化EGFR突變陽性NSCLC的一線治療選擇。

    推薦閱讀:張力教授:如何優化EGFR突變陽性NSCLC一線治療選擇?

    全球GioTag研究評估了一線阿法替尼治療進展后T790M陽性患者使用奧希替尼的療效和安全性。今年8月,該研究公布了亞組分析結果,結果顯示,阿法替尼序貫奧希替尼的中位總生存期(OS)達近4年。

    推薦閱讀:EGFR TKI治療順序怎么選?真實世界研究:一探究竟“2+3”治療模式

    廣東省人民醫院吳一龍教授和涂海燕教授于今年10月發表綜述,總結了阿法替尼在中國患者中的療效和耐受性數據、劑量調整對中國患者的影響,并分析了阿法替尼治療進展后的后續治療。

    推薦閱讀:吳一龍教授、涂海燕教授:阿法替尼一線治療中國EGFR突變陽性NSCLC患者數據分析

    靶向治療-腦轉移NSCLC

    柔腦膜轉移(LM)患者的神經功能和體力狀態會迅速惡化,將多灶性累及中樞神經系統(CNS)。不幸的是,除了姑息治療,這部分患者很少有治療方案可選擇。

    既往研究顯示,柔腦膜轉移患者術后的中位總生存期(OS)約為3個月,而隨著現代治療手段的進步,患者OS得到一定提高,例如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可將OS提高至6~11個月。一項回顧性研究探索了奧希替尼用于柔腦膜轉移EGFR突變NSCLC患者的生存結果。

    今年8月,該研究刊登在《JTO》雜志。

    推薦閱讀:藥物新進展 | 奧希替尼或成柔腦膜轉移NSCLC患者新選擇!

    既往研究顯示,腦脊液(CSF)可能比血漿更敏感,可更有效提示腦膜轉移患者的基因表達特征。CSF基因分型是否能夠預測腦膜轉移患者使用EGFR TKI的療效尚不清楚。

    11月,吳一龍教授團隊開展了一項研究,探索了CSF基因分型在奧希替尼治療腦膜轉移NSCLC患者中的預測價值,并分析了奧希替尼治療進展后腦膜轉移患者的耐藥機制。研究結果發表在《JTO》雜志。

    推薦閱讀:吳一龍教授團隊:CSF基因分型或可指導奧希替尼治療腦膜轉移NSCLC

    肺癌腦轉移是腦轉移瘤中最常見的類型,約20%~56%的肺癌會發生腦轉移。隨著精準醫學的發展,放療、靶向治療及免疫治療等新方法已開拓了一片新領域,越來越多的方法被證實能為患者帶來生存獲益。本文主要總結了NSCLC中腦轉移相關的靶向治療研究進展。

    推薦閱讀: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靶向治療研究進展盤點

    靶向治療——ALK

    i Hope學院創始人Dr.Qin力薦:璨若晨“曦”——李曦教授主要從ALK TKI耐藥機制、一代ALK TKI和二代ALK TKI耐藥機制和治療策略講解了ALK TKI的治療策略優化。

    推薦閱讀:i Hope 學院 | 李曦教授:從耐藥機制看ALK TKI的治療策略

    今年8月,《JCO》 發表了 ALTA-1L研究的第二次中期分析數據,進一步支持布加替尼給ALK 陽性NSCLC患者帶來了明顯獲益。

    推薦閱讀:藥物新進展 | 二代ALK抑制劑布加替尼一線治療數據更新,“鉆石突變”熠熠生輝

    今年ESMO大會上,在全體大會專場,肺癌領域有三項重磅研究公布,分別是ADAURA研究、CROWN研究和LungART研究,一起來看下CROWN研究有哪些重磅研究數據公布吧!

    推薦閱讀:2020 ESMO 重磅:一線勞拉替尼治療ALK+ NSCLC,強效克服腦轉移!

    2020年11月12-11月15日,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CCO)在花城廣州隆重召開。會議期間,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張力教授在主旨報告專場為大家分享了《晚期肺癌治療的精準與創新》。

    推薦閱讀:2020 CCO | 張力教授:晚期肺癌治療的精準與創新

    靶向治療-ROS1

    2019年8月,恩曲替尼獲FDA批準用于ROS1融合陽性NSCLC患者和NTRK融合陽性實體瘤。至此,已有兩種激酶抑制劑用于NTRK基因融合陽性實體瘤,拉羅替尼是首款獲批針對NTRK患者的激酶抑制劑,但目前還沒有直接對比恩曲替尼和拉羅替尼療效的臨床試驗,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在《柳葉刀腫瘤學》發表的兩項匯總分析顯示,恩曲替尼的顱內活性與全身活性相當。

    推薦閱讀:藥物新進展 | 腦轉移NSCLC新希望,CNS療效與全身療效相當?

    靶向治療——MET

    新發現:Capmatinib在這類腦轉移NSCLC患者中初顯療效。

    推薦閱讀:

    AACR速遞 | 腦轉移NSCLC新希望——Capmatinib用于初治患者有效率達67.9%!;

    刊登《NEJM》雜志,后起之秀MET靶向療法用于初治MET 14跳變患者,ORR達68%!

    間質-上皮細胞轉化因子(MET)被認為是NSCLC中繼EGFR/ALK之后又一重要的分子治療靶點,一起回顧下今年ASCO上關于MET靶向治療的新進展吧。

    推薦閱讀:一文盤點:MET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最新研究進展

    Tepotinib是一種每日用藥一次的高選擇性口服MET抑制劑,本文以Tepotinib近期的研發進展為例,與大家分享NSCLC中兩種MET異常改變的探索方向和結果。

    推薦閱讀:非小細胞肺癌MET靶向進展之Tepotinib

    靶向治療——HER2

    今年ASCO大會上公布了新型抗體藥物偶聯物trastuzumab deruxtecan(也稱作T-DXd 或 DS-8201)和SAR408701的兩項研究結果。

    推薦閱讀:ASCO 2020 | HER2陽性NSCLC重磅新藥

    一起來回顧下,今年ESMO大會上,口頭報告專場上,肺癌領域部分重磅研究進展(免疫治療和靶向治療)吧,靶向治療領域涉及DS-8201和阿帕替尼。

    推薦閱讀:一文盤點:轉移性肺癌免疫治療與靶向治療重磅研究新進展

    今年7月,由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周彩存教授擔任主要研究者的多中心、開放標簽的單臂II期臨床研究——吡咯替尼二線及以上治療HER2突變晚期NSCLC的研究結果在線發表于國際頂級學術期刊《JCO》雜志。

    推薦閱讀:周彩存教授 JCO 刊文:吡咯替尼二線治療HER2突變晚期NSCLC療效可期

    靶向治療——RET

    今年ASCO年會上有多項Pralsetinib (BLU-667)相關的研究結果公布,其中Pralsetinib治療晚期RET融合陽性NSCLC患者的研究入選了本屆ASCO壁報討論報告環節(摘要9515),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

    為此,我們特邀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名譽所長、中國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CTONG)主席吳一龍教授為我們分享本次年會上Pralsetinib在RET融合陽性NSCLC診療方面的最新進展。

    推薦閱讀:

    ASCO大咖談│吳一龍教授:Pralsetinib (BLU-667)前景可期,RET融合陽性NSCLC或迎來新曙光!

    范云教授丨RET抑制劑—Pralsetinib:改變現狀,創新未來

    靶向治療——BRAF V600E

    有研究表明,BRAF V600E突變的NSCLC患者對BRAF抑制劑和MEK抑制劑較為敏感,或能從BRAF抑制劑聯合MEK抑制劑中獲益。醫脈通有幸邀請到了中山大學肺癌研究所副主任張力教授,為我們解讀BRAF V600E突變在肺癌治療中的研究進展。

    推薦閱讀:張力教授:BRAF V600E突變在肺癌治療中的研究進展

    靶向治療——KRAS

    幾十年來,KRAS突變患者一直無靶向藥物可用,相關研究紛紛折戟沉沙。一度被認為是“不可成藥”靶點。2019年WCLC大會上,CodeBreak 100研究驚艷亮相,Sotorasib(AMG510)首度突破KRAS突變不可成藥困局。960mg劑量Sotorasib在NSCLC中的疾病控制率(DCR)達100%。

    今年ESMO大會上,CodeBreak 100研究再更新肺癌隊列研究數據,DCR達91.2%。今年11月,CodeBreak 100研究更新結果全文發表于《NEJM》雜志。

    推薦閱讀:Sorasasib首度破局KRAS p.G12C突變,研究更新結果刊登《NEJM》!

    一起來回顧下,今年ESMO大會上,口頭報告專場上肺癌領域的部分重磅研究進展(免疫治療和靶向治療)吧!

    推薦閱讀:一文盤點:轉移性肺癌免疫治療與靶向治療重磅研究新進展

    2020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亞洲峰會(ESMO ASIA)年會將采用線上虛擬會議的形式,于11月20-22日隆重召開,醫脈通特梳理了肺癌免疫治療和靶向治療領域口頭報告專場和迷你口頭報告專場的重磅研究。

    推薦閱讀:2020 ESMO ASIA | 肺癌免疫治療和靶向治療重磅研究盤點

    化療

    超過三分之一新診斷病例為75歲以上患者,化療仍是非典型驅動基因突變患者或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耐藥或不耐受患者的支柱方案。今年3月,《JAMA Oncology》雜志發表了首個針對75歲以上老年非鱗狀NSCLC患者的III期臨床研究。

    結果顯示,卡鉑聯合培美曲塞序貫培美曲塞維持治療可為75歲及以上的晚期非鱗狀NSCLC患者帶來明顯獲益。

    75歲以上老年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方案怎么選?

    聚合物膠束紫杉醇(pm-Pac)是一種新型、不含聚氧乙烯蓖麻油(CrEL)的紫杉醇納米顆粒膠束(20nm)。在臨床前研究中顯示出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2019年WCLC大會上,吳一龍教授口頭報告了注射用pm-Pac一線治療NSCLC的III期研究。

    今年11月,該研究結果全文發表于《Annals of Oncology》雜志(IF:18.274)。

    中國之聲 | 吳一龍教授、韓寶惠教授團隊領銜:更新迭代,新型“紫杉醇”有望助力一線NSCLC治療!

    抗血管生成藥物——聯合治療

    目前已知的促血管生長因子包括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轉化生長因子(TGF)、表皮生長因子(EGF)、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PDGF)等。其中針對VEGF/VEGFR及下游信號通路靶點是研究的熱點,目前已有的抑制劑包括:VEGF抑制劑、VEGFR抑制劑、針對包括VEGFR在內的多靶點小分子TKI等。本文總結了抗血管生成藥物聯合化療、EGFR TKI治療的相關研究進展。

    非小細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藥物聯合治療研究進展盤點

    既往研究顯示,阿帕替尼在NSCLC患者中顯示出有效性,阿帕替尼聯合治療可能是非鱗狀NSCLC患者的潛在治療選擇,因此,中國研究者開展了一項研究,旨在探索阿帕替尼聯合化療用于非鱗狀NSCLC患者的療效。

    該研究是首個探索阿帕替尼+培美曲塞+鉑類用于NSCLC療效的研究,結果顯示,在20例NSCLC患者中,聯合治療的客觀緩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別達到80%和100%。該研究結果刊登在《Lung Cancer》雜志。

    中國之聲:阿帕替尼+培美曲塞/鉑類用于非鱗狀NSCLC,ORR達80%!

    NSCLC——圍手術期進展

    今年ASCO大會上,ADAURA研究重磅結果提前揭盲。

    ASCO第一時間 | ADAURA研究公布:奧希替尼角色前移,助力NSCLC術后輔助治療

    當地時間9月19日,ESMO大會再次更新研究結果,并同步發表《NEJM》雜志(影響因子:74.69)

    ADAURA研究更新:ESMO發布同期登陸《NEJM》,大咖共談早中期肺癌治療新風向!;

    2020 ESMO | Lung ART和ADAURA研究,肺癌輔助治療之爭,花落誰家?

    今年ASCO會議的口頭報告專場,廣東省人民醫院的吳一龍教授領銜的CTONG1104研究公布最終結果。

    ?ASCO中國之聲 | CTONG1104研究重磅更新,輔助EGFR TKI成就新選擇!

    在2020胸部腫瘤大灣論壇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周清華教授詳細講解了非小細胞肺癌(NSCLC)輔助靶向治療及新輔助靶向治療的探索與進展。

    周清華教授:NSCLC圍手術期靶向治療的探索與進展

    2020胸部腫瘤大灣論壇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的馬鍇教授解讀了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新輔助治療。

    想了解癌癥的科普、預防及治療,癌癥心理咨詢等,請搜索我們的三個公眾號:1,女性癌健康;2,植物硒教授;3,癌友群,關注了解。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